•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預告電動車戰國時代即將來臨。記者吳康瑋/攝影

電動車浪潮避無可避?2大老先後證實 大廠搶位戰開跑

2023/05/11

全球節能減碳風潮崛起,綠色能源電動車也成為勢在必行的主流趨勢。大廠紛紛搶進相關市場,提早佈局供應鏈,有研究預估2030年全球銷售量將達3千多萬輛,產值有望超過1.3兆美元,對此,台達董事長海英俊及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也先後證實電動車市場的龐大商機即將到來,而在這波錢潮中,該扮演什麼角色也成為當務之急。 全球車廠動態日新月異,而台達董事長海英俊近日在法說會上透露,電動車戰國時代即將開始,無論車廠是否提早佈局,恐怕仍都會面臨一波「大洗牌」,像上海車展每年都可以看到上百種新能源車出來,而近日特斯拉決定降價,就是為了取得市占率,目前電動車仍比燃油車貴一點,若是降價對這個領域是很好的事,他評估電動車市況會變得更競爭。 至於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則針對電動車及儲能方面指出,海外電動車市場是持續在朝正向調整,但大陸目前是用比較大的減價促銷力道在推動,因此仍不可小覷;而在大陸儲能市場方面,由於最...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陸車企泰國設廠 一窩蜂

2023/05/11

包括比亞迪汽車、哪吒汽車、上汽集團三家大陸車企,分別宣布在泰國開工建設首個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掀起了大陸車企赴泰建廠的熱潮。其他如奇瑞集團、長安集團與吉利集團等車企,也紛紛表達要到泰國建廠的意願。 經濟觀察報報導,招銀國際研究部副總裁白毅陽表示,泰國是東南亞的電動車領頭羊,占東南亞電動車銷量58%,其次是印尼20%、越南16%。 在燃油車時代,東南亞市場主要被日系占據,而在電動車時代,五菱、比亞迪、長城等車企憑藉技術和性價比,開始搶奪市占。 市場規模來看,泰國、印尼等國在東南亞一直排名靠前。如果算上出口銷量,泰國是東南亞第一銷售大國。2022年泰國汽車產銷為188萬輛,同期印尼與馬來西亞的汽車銷量分別為101萬輛、70萬輛。 投資環境方面,東南亞各國對於外資進入國內發展普遍持積極態度,均公布包括稅收減免、資金補貼等大量激勵措施,吸引整...


大陸純電動車發展迅速,並成為攻佔市場的重點產品。圖為2023年上海車展中大陸電動車品牌展區持續維持高人氣。記者黃雅慧/攝影

靠純電超車!乘聯會:陸純電動車銷量Q1全球占比近6成

2023/05/08

大陸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表示,受到高基數和各國補貼政策逐步退出的影響,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走勢強,前3個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255萬台,年增26%。其中大陸在純電動車佔比表現特別突出,可以佔到全球59%,而被視為對手的歐洲在純電動車市占則為21%。 崔東數指出,今年前3個月廣義新能源汽車銷量370萬台,其中混合動力達到109萬台,佔比30%。他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車中的純電動持續走勢較強,插電混動表現逐步改善,氫能源持續走弱。 對於今年新能源車市,崔東樹預計今年大陸新能源車銷量回落較大,歐洲也是政策退出,美國車市較強,未來大陸車市將持續良好發展。今年年初補貼退出帶來快速回落。受政策影響不大的是日韓等國家,份額提升較慢的是日本、韓國等。亞洲其他地區的新能源市場增長也是一般。 崔東樹文章提及,世界新能源車滲透率總體呈現快速提升趨勢。去年第4季已達到17...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電動車產業廝殺 5年內已超過百家企業出局

2023/05/08

中國雖是當今電動車的藍海,然而競爭越發激烈,不只中國國內企業,國際車廠也想分一杯羹。業內認為整體市場已進入淘汰賽,超過百家車企已陣亡,年銷200萬輛成活下去最低門檻。 今年第1季,中國電動車市掀起了價格戰與瓜分市場競爭,包含電動車企業、合資車廠、傳統車企與國際廠牌,都想在中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面對兢爭,不少中國的車企顯得難以招架。一方面是中國政府的電動車補助措施逐步退場,另一面則是電動車汽自身的獲利能力與虧損問題一一浮上檯面。 第一財經報導形容,中國的電動車市場也越來越內捲,不少新興造車企業正承受壓力並且不斷調整策略。 報導引述多家中國新興造車企業人士分析,在未來的數年裡,車市將面臨殘酷的淘汰賽。其中,2025年是一個公認的關鍵時間點。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報導中表示,2017年時中國有400家車企,其中100家有穩定規模的銷量,另外300家被認為是PP...


中華經濟研究院與美國穀物協會舉辦「運輸部門多元減碳路徑專家討論會」。 圖/中經院提供

低碳汽油年減碳198萬公噸 產學籲淨零不能僅有電動化

2023/05/08

中華經濟研究院與美國穀物協會日前舉辦「運輸部門多元減碳路徑專家討論會」,邀集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能源局、環保署、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台北市環保局、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工研院、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環境工程學會等產官學專家齊聚一堂,探討低碳汽油推行可行性與減碳潛能。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副所長溫蓓章表示,依據「第二期運輸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估算,運輸部門距離2025年管制目標尚有198.4萬噸缺口,若全面導入E10低碳汽油 (混合10%生質酒精的汽油),每年減碳量估計達197.5萬噸,幾乎可補足缺口。 溫蓓章指出,現行運輸部門淨零轉型策略以電動化為主,惟參與者少,需要長時間部署基礎設施與汰舊換新才能看到減碳成效,而導入低碳汽油能夠讓龐大使用中的燃油車輛馬上加入減碳,擴大社會參與淨零進程。 美國穀物協會駐台代表盧智卿指出,全球有60餘國推動低碳汽油做為運輸部...


新清單受惠對象集中在特斯拉、通用、福特、Stellantis、Rivian、福斯。路透

新能源車鏈 喜迎利多

2023/05/03

美國國稅局公布2023年4月以後享有稅收抵免的車輛清單,法人機構指出,其稅收抵免條件愈加嚴格,且將提升長期美國在地化生產比例,其中在美國落實在地化的台達電(2308)、鴻海等供應鏈,將是主要受惠族群。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台新投顧協理范婉瑜表示,觀察美國IRS公布4月18日以後享有稅收抵免的車輛清單,符合稅收優惠的車款數量,相較先前減少,主要來自新清潔車輛取得稅收抵免的標準更為嚴格,除原先規範以外,需再符合二項主要條件,其一,滿足電池關鍵礦物開採或加工自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國之最低比例要求;其二,滿足電池零組件在北美製造或組裝的最低比例要求等條件。 新清單受惠對象集中在特斯拉、通用、福特、Stellantis、Rivian、福斯等在美國布局較深的品牌,日產、BMW等品牌部分車款已從稅收抵免名單中移除。 分析師表示,近幾年全球新能源車銷售量大幅成長,今年第1季...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IEA預估今年全球汽車銷售 五分之一是電動車

2023/05/02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今年全球銷售的汽車中,約五分之一將是電動車。此前,全球電動車銷量已首度突破1,000萬輛。 IEA年度展望報告顯示,市場對電池車款需求激增,代表電動車將占全球汽車銷量的18%,遠高於2020年僅4%的占比。電動車銷量預估今年達1,400萬輛,包括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車。 中國大陸占了2022年所有電動車銷售的約三分之二,主要是靠補貼計畫帶動。歐洲和美國則是電動車第二、第三大市場,兩地也都提供電動車獎勵措施。 「去碳化」車款的銷售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大重點。歐盟目標在2035逐步淘汰幾乎所有內燃機引擎驅動車款的銷售,美國則希望2030年前有半數的汽車銷售是電動車。 緊縮中的規則已促使幾乎每家汽車大廠都鉅額投資於電動車、氫動力車等零碳排車款。福特、Stellantis、通用、賓士等製造商都已制定數十億美元的計畫,希望在未來20年內達到只賣零...


庫存擾動、需求不振,終端寒氣蔓延至PCB上游,不少廠商透過降價攬訂單。路透

降價搶單成風!PCB廠商毛利堪憂 拐點或待庫存消化

2023/04/28

庫存擾動、需求不振,終端寒氣蔓延至PCB上游,不少廠商透過降價攬訂單。市場消息傳出,除中低階產品降低售價外,連需求相對硬挺的車用PCB也陸續降價。 財聯社報導,今年以來,開工不足、產能利用率低等許多難題擺在PCB企業面前。方融科技高級工程師、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周迪指出,電動車價格降低,導致上游供應鏈產品價格下降,PCB也難逃影響,新一輪降價,PCB廠商回頭爭取車用訂單更加深了這個局面。 對於今年上半年的PCB行業前景,多家公司仍「面露難色」,認為需求疲軟、價格戰將延續。而下游應用中,長期增長較為明確的汽車板、AI伺服器等則成為企業競相角逐點,高階HDI、高多層板、封裝基板等高附加值產品被看好。多位業內人士認為,PCB的需求恢復拐點,或許要等至庫存消化後。 PCB行業整體景氣度去年第4季開始放緩,未能延續2021年的高增態勢。實際上,經過前幾年強勁擴產加上目前行業寒...


智利宣布將「準國有化」鋰礦產業,震驚市場。美聯社

鋰礦開採商股價大跌 原因是這個拉美國家的政策改變

2023/04/27

隨著電動車市場對關鍵電池原料鋰的需求升溫,全球第二大鋰礦生產國智利決定擴大國家對鋰礦產業的掌控,主向「準國有化」震驚市場,拖累智利礦業巨擘SQM和美國鋰礦開採商Albemarle股價21日重挫。 智利總統博里奇(Gabriel Boric)20日晚間宣布,境內的鋰礦產業將轉向國家掌控模式,將成立國營鋰礦公司,所有礦商都須和國營鋰礦公司合作,從而讓政府擁有所有鋰礦開採計畫的主控權。不過,政府將尊重現有合約,只是現有合約到期後,將轉向國家掌控模式。 消息公布後,SQM和Albemarle 21日收盤各跌10%和18.6%。SQM在智利的鋰礦開採合約預計2030年到期,Albemarle的合約則將於2043年到期。 博里奇指出,智利立志加入與電池生產有關的高利潤產業,而非停留在採礦。 對爭相確保電池材料供應無虞的電動車廠而言,智利此舉無疑帶來新的挑戰。墨西哥去年才國有化...


據統計處今(24)日公布數據,3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9.69,年減14.5%、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21.33,年減15.2%,均為「連七黑」。經濟部統計處提供

3月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連七黑」 製造業復甦再等等

2023/04/27

3月工業、製造生產指數持續衰退,雙雙達到連續七個月負成長,但跌幅已比較預期好。對於製造業是否「觸底反彈」,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傳產庫存調整已逐步到位,但高科技業仍在去化庫存,且台積電也延後庫存去化期程,製造業要復甦還要再等等。 據統計處今(24)日公布數據,3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9.69,年減14.5%、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21.33,年減15.2%,均為「連七黑」。 昨日也同步公布第1季數據,第1季工業生產指數為112.02,年減14.7%;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13.56,年減15.3%,連續第二季衰退。 統計處預估,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減超過16%,短時間內難有翻轉,預估陷入「連八黑」。 統計處上月預估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恐年減二成,實際卻撐在約15%,是否可解讀製造業已觸底反彈?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明,優於預期兩大原因是雲端需求強勁,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