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電動車創新 削減銅需求成長潛力

2023/07/13

產業分析師表示,特斯拉(Tesla)和競爭對手設計的新型電動車,減少銅用量以提高效率。隨著下一代電動車上路,這種變革可能會限制銅的需求成長。 路透社報導,根據最近的兩項預測報告,在中國電動車成長的帶動下,電動車銷量激增意味銅需求將在未來十年持續成長,但電動車的創新已成為限制因素。 用於電動車線材的銅被視為綠色能源轉型的一種選擇。電動車可使用多達80公斤的銅,是典型內燃機汽車用量的4倍。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在本週發布的報告中表示,電動車占去年全球銅需求成長的2/3。 高盛和大宗商品研究調查機構CRU Group分別表示,電動車和電池製造商已經找到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的方法,這也意味著每輛車所需的銅更少。 CRU Group將今年至2030年電動車平均銅用量估值下調至51到56公斤,低於之前預測的同期65至66公斤。 高盛估計,到2030...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研調:全固態電池車最快2030年續航力追平燃油車

2023/07/13

研調機構TrendForce發布新能源車固態電池發展分析報告預估,全固態電池新能源車有望在2030至2035年左右開始量產,屆時續航力將追平燃油車。 TrendForce表示,隨著車廠加速在固態電池的投資與研發,搭配高活性正負極材料的全固態電池有望在2030至2035年左右開始量產,屆時鋰電池能量密度可達到500 Wh/kg,對應的續航里程約是液態鋰電池的2至3倍,追平燃油車續航力。 TrendForce表示,目前新能源車主要使用液態鋰電池,隨正極材料不同分為鎳鈷錳(NCM)和磷酸鐵鋰(LFP)兩大類,兩者的能量密度發展皆已逼近各自的極限。 TrendForce分析,搭載NCM電池的車輛續航里程約500至600 km;LFP電池則約300至500 km,但對比燃油車600至1200 km的續航里程仍有2至3倍的差距。雖然導入更高容量的正、負極材料是提高電池容量的方式,但...


TrendForce/提供

TrendForce:鋰價波動趨緩 6月動力電池價格跌幅收斂

2023/07/10

6月中國大陸市場動力電池價格續跌,但各類產品跌幅開始收斂。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6月車用方形三元電芯、鐵鋰電芯及軟包型三元動力電芯均價(以下均以人民幣計)月跌幅1~2%,分別跌至人民幣0.74元/Wh、0.65元/Wh和0.78元/Wh,主要是上游材料成本下降,帶動電芯成本向下,需求方面6月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穩步復甦,已逐漸恢復至2022年第4季水準。 儲能電芯方面,市場需求恢復較好,尤其是海外市場,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儲能電芯供應商頻獲客戶儲能電池大額訂單,下半年將以產品交付為主。同時中國大陸市場也在鋰價逐漸回升後,儲能電芯市場需求逐步釋放,綜合之下6月儲能電芯均價月漲3%,達人民幣0.67元/Wh。預計今年下半年儲能市場需求將持續回穩,企業訂單將高於預期,但市場競爭將逐步加劇,市場訂單或將出現分化,後續供應商佈局全球市場的能力是發展關鍵。 消費電芯方面,6月下游消費...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限制鎵、鍺出口 歐洲製造業影響有限

2023/07/10

中國8月起將對鎵、鍺兩種稀有金屬實施出口管制,德國官員和業界表示庫存還夠,研判影響有限;若從中國停止出口石墨到瑞典的例子來看,中國限制出口反而刺激歐洲自行生產。 「德國礦物資源署」(The German Mineral ResourcesAgency,簡稱DERA)署長布霍爾茨(PeterBuchholz)表示,鎵相對容易生產,相較之下鍺取得不易,中長期也難以找到其他供應國,德國應效法美國、日本、南韓建立國家戰略儲備。 根據歐盟報告,中國的鎵產量占全球94%,鍺83%,外界憂心美中科技戰持續延燒,鎵、鍺的管制範圍擴大,半導體、太陽能、光纖的生產恐受到衝擊。 對此,這位德國官方機構首長接受「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訪問時表示,庫存量還夠,即便供應量減少製造業也不會停擺。 位於法蘭克福的歐洲重要礦物和稀土交易商Tradium也認為,中國實施出口管...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管制鎵鍺出口 產業憂稀土淪為下個目標

2023/07/07

中國決定對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和電動車的鎵和鍺實施出口限制,受到影響的企業今天爭相確保這兩種金屬供貨無虞。部分產業供應商擔心,中國接下來可能限制稀土出口。 路透社報導,中國3日突然宣布從8月1日起針對部分鎵和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加劇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戰,還可能會進一步打亂全球供應鏈。 中國是在美國獨立紀念日前夕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訪問北京前做出這項宣布。 中國商務部稱此舉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不過,分析家認為,這是中方對華府加強遏制中國技術發展所做的回應。 中國國際礦業協會主席阿克爾(Peter Arkell)表示:「中國的貿易限制措施擊中了美國的痛處。」 策略顧問公司歐布萊特石橋集團(AlbrightStonebridge)中國事務資深副總裁崔歐洛(PaulTriolo)指出,中方的限制措施可能是針對半導體和國防產業,且可能...


中國大陸電動車市場的需求放緩,使得包括鋰在內電動車用金屬的價格跟著下跌。路透

陸電動車需求疲軟 鋰、鈷價腰斬 有助電動車降價普及

2023/07/04

日經報導,中國大陸電動車市場的需求放緩,使得電動車用金屬的價格也跟著下跌,相較於去年秋天的近期峰值,鋰價幾乎腰斬。由於礦商計劃擴產,鈷和鎳的價格預計一段時間內都將維持疲軟。部分專家預測,電動車可能因此降價,並進一步普及化。 根據Argus Media的數據,4月中下旬,作為鋰基準價的碳酸鋰平均售價為每噸人民幣177,500元(24,500美元),大約19個月來最低,比2022年11月創下的2016年以來最高價格大減69%。鋰價在生產商減產時再次飆高,但6月趨於平穩。周二來到31萬元,較11月峰值下跌45%。 作為國際基準的歐洲鈷現貨價周二跌到每磅15.25美元,是2020年8月以來最低,比起2022年5月峰值慘跌62%。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鎳期貨周一收在每噸20,305美元,較2022年3月的歷史高點暴跌63%。 全球轉向減少碳排的預期需求推動上述趨勢。電池級金屬價格...


電動車示意圖。(路透)

市場觀測站/陸車出口告捷 電動車貢獻大

2023/07/03

中國大陸在今年第一季度超越日本,成為了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今年第一季大陸汽車出口量為107萬輛,近去年同期成長58.1%。而日本第一季度汽車出口量為95.4萬輛,僅成長5.6%。 據統計,大陸汽車出口大幅增成長主要受惠於來自電動車。今年前四個月,大陸出口約34.8萬輛電動車,進去年成長超過170%。電動車出口占汽車整體出口金額的比重已經提升至42.9%,對汽車出口增長貢獻率達51.6%。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約25%電動車出口來自大陸,而2022已成長為25%。國際能源署在2022年7月份的報告顯示,大陸生產了全球75%的鋰離子電池,擁有85%的正極產能和70%的負極產能,代表大陸完全有能力滿足全球對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大幅增長。在國外電動車和儲能市場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推動下,今年第一季度大陸鋰電池出口1097.9億元,大幅94.3%。 今年第一季按汽車...


印度研擬提供數十億美元補貼給生產電網電池的企業。美聯社

印度打造電網儲電設施 將提供數十億美元補貼

2023/07/03

英國金融時報見到的提案顯示,印度政府正準備為生產電網電池的企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補助計畫,此時印度政府試圖讓這個煤炭消費大國加速朝乾淨能源轉型。 印度總理莫迪設定了宏大目標,盼在2030年前建立5,000億瓦的再生能源發電量。目前,化石燃料占印度發電量的約四分之三,印度也是世界上成長最快的能源消費國。 想要儲存再生能源,電池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有別於燃煤發電廠定期的電力供應,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可得性一整天都在波動。 印度與生產電網電池相關聯的獎勵補貼計畫草案將為今年起到2030年提供2,160億盧比(26億美元)資金,協助企業在印度設置裝置容量達5,000億瓦的電池組。 這項由印度電力部提交的計畫正在討論中,也可能調整。當局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對於印度當局而言,提高國內電池製造是很重要的,不只為了能源轉型,也要減少依賴從競爭對手國中國大陸進口電池。 文件顯...


三三會今天邀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左)在會員大會發表專題演說。(本報系資料庫)

如何因應大陸電動車產業崛起?鴻海董座劉揚偉這樣說

2023/06/28

針對中國大陸比亞迪與小米等在電動車(EV)產業快速崛起,台灣如何突破?以及鴻海是否能帶領成為電動車國家隊,協助業者切入Apple Car或是亞馬遜Car?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21)日出席三三會6月例會並表示,我也希望台灣企業,大家一起來,抓住電動車商機這個機會,就像個人電腦(PC)早期發展一樣,初期沒有統一的標準,後來出現win/tel(微軟與英特爾)標準,接著市場發展迅猛,台灣有機會成為EV界的英特爾,但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鴻海協助成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就是在協助台灣發展電動車,希望大家一起支持。 劉揚偉說,例如電池,若是大家都做的一樣,我的電池就可以插入你的電動車使用,同樣的,我的電動車也可以使用你製造的電池,這樣可以讓客戶得到最好的產品,若是台灣業者能放開心胸,就像在PC與手機產品上,很多零組件都是相容的,就是因為有一個標準,讓大家可以互通互用,市場才會變得這麼大...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 走低

2023/06/27

經濟部統計處昨(26)日公布5月工業生產指數為85.03,年減15.7%,製造業生產指數為84.22,年減16.4%;兩項生產指數都陷入連續12個月、長達一年的負成長。統計處說,去年同期工業生產指數仍有破百,預估至少要到下半年,甚至第4季才會因低基期而使跌幅收斂。 針對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統計處預估為73.36至83.36,年減20.8%至年減16.8%;第2季及上半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則預估雙雙衰退18%以上。 統計處上月預估,5月製造業生產指數恐跌破二成,實際優於預期,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塑像膠製品均大幅月增,汽車及其零件業一口氣月增超過三成。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認為是4月清明連假,工作天數少於5月,許多產業呈現月增,無法依此斷定是否已落底。但5月並非毫無喜訊,黃偉傑說,5月底庫存量指數逐月下降,顯示去化庫存朝向好的方向,但終端需求仍偏冷,不太可能立即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