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應大陸擬擴大中止ECFA 經部協助產業高值化

2024/01/23

大陸頻頻出手擬擴大中止ECFA早收清單,對此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昨(19)日表示,已掌握並協助產業布局與因應。他並以石化、機械業為例,將協助與半導體產業結盟,轉型為半導體產業材料、設備等,朝高值化邁進。 連錦漳昨也談及今年景氣,他說,多數產業可望在第2季恢復,部分產業由於疫情期間訂單太旺,仍在庫存去化中,恐怕要到今年第4季、明年第1季才會復甦。 大陸繼去年12月21日宣布中止台灣12項石化產品優惠關稅後,今年1月9日再表示,有關部門正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早收清單項目,包括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與紡織都遭大陸商務部點名。 對此連錦漳昨在產發署年終記者會上表示,去年年初起,國內部分產業就開始受ECFA關稅優惠取消影響,出口數據不佳,就像「健康檢查」發現一堆紅字,當時已聽到風聲,產業當時就開始分散市場、多元布局。 連錦漳也提到,經濟部早已長期推動石化產業高值化,輔導石...


淨零碳排概念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企業拚減碳 台廠大商機

2024/01/22

這幾年來國際品牌大廠已愈來愈重視產業鏈的碳管理效益,除了要求本身減碳與碳中和目標外,也包含了強化對整個供應鏈的碳排管理。至目前為止,全球前2,000大上市公司中,已經有600多家響應承諾淨零碳排,其中,亞馬遜(Amazon)宣布,2025年使用100%再生能源,2030年半數運輸淨零碳排,2040年完全實現淨零碳排。 蘋果(Apple)承諾要在2030年對供應鏈和產品實現100%碳中和;Google已自2007年起每年皆達成碳中和,現承諾要在2030年實現完全去碳化;Meta承諾2020年以後運作皆要達到淨零排放,並在2030年達到價值鏈100%淨零排放;Microsoft宣布,2030年微軟本身和供應鏈的碳排放減少一半以上,2040年達到碳中和,並於2050年實現負碳排放。 在國際品牌大廠開始逐漸加強供應鏈碳管理的力道下,使得國內相關廠商達成淨零碳排的壓力愈來愈大,也愈來愈...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連錦漳致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產創修法拚展延、擴大適用 業界盼擴及低碳、AI等領域

2024/01/20

《產業創新條例》智慧機械、5G投資抵減租稅優惠將於2024年底落日,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昨(19)日表示,將朝展延方向努力,此外業界希望擴大適用範圍,包含低碳、AI人工智慧、半導體EDA等,且不只硬體,也希望擴及軟體。 智慧機械投抵等優惠是規範在產創條例10-1條,實施至2024年底,符合投資金額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範圍,可選擇以當年度抵減率5%或三年內抵減率3%來抵稅,上限不超過當年度營所稅額30%。 產發署昨日舉行年終記者會,連錦漳說明今年施政重點,重中之重是推動產創條例修法,延長10-1條租稅優惠,將與產學界討論並了解需求。 連錦漳指出,蒐集各產業意見後,會再與財政部溝通,希望能趕在今年9月、10月將草案送入立法院,爭取在優惠落日前順利三讀通過,使租稅優惠能夠無縫接軌。 連錦漳透露,過去與企業座談時,不少企業向產發署表達,在2050淨零碳排目標壓...


經濟學家陶冬。 記者曾學仁/攝影

2024投資展望論壇/經濟學家陶冬:「轉向」是全球經濟核心詞

2024/01/19

經濟學家陶冬昨(14)日表示,2024年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折方向極其明確,「轉向」是2024年核心詞,但時機難以判斷,主要是各國政府的態度相當曖昧。 陶冬昨天出席「經濟投資展望論壇─進擊2024」,以「陶冬看2024」為題發表演講。 他指出,美國明年經濟將會「軟著陸」,不過,在美國這兩年強勁升息後,金融將是最弱的一環,不知何時就會崩掉,這是美國經濟最大的問題,且不只是單一問題,而是會有一系列的反應,一旦發生這種情況,Fed就會開始降息,但「火還沒著起來時,救火車不能出現,以免引起市場不安」。 因此,明年美國降息,不會是因為經濟衰退帶來的降息,而是因事件帶動。 另外,他表示,美國經濟今年最大的金融灰犀牛在商業房地產,總金額5.6兆美元,其中寫字樓(商辦)在商業房地產裡問題最大。 他指出,新冠疫情結束,但大家回公司工作的習慣還沒有回來,於是出現了租金不斷下跌,貸...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童子賢:3因素加持 2024產業趨勢更好

2024/01/17

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選舉之後台灣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是台灣公民社會成熟進步的象徵;由於國際衝突與紛爭進入尾聲、升息問題不再惡化、產業庫存調整告一段落,他期待2024年產業趨勢比2023年更好。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今天舉辦2023歲末晚宴,童子賢以協會理事長身分主持,並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及2024年產業趨勢。 他說,2023年「大家都在看水晶球」,原本預期秋天進入科技產品傳統旺季,有機會回春,結果秋天產業表現跟預期有落差。以和碩財報來看,2023全年營收年減約4.6%,其他同業包括廣達、鴻海、仁寶2023年營收大約年減5%至10%。 童子賢強調,營收不能代表一切,像廣達這樣值得尊敬的公司,2023年營收年減約10%,獲利卻大幅成長。 展望2024年產業趨勢,童子賢期待比2023年更好,主要有3個原因。首先是國際衝突與糾紛,到了2024年都進入中段或尾段,因...


美中對抗,東協國家成為不少企業「中國+1」、「台灣+1」的布局新選擇。圖為今年9月,亞洲多國領袖(左起)南韓總統尹錫悅、印度總理莫迪。中國總理李強,及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一同出席在雅加達舉行的東亞峰會。 路透

新南向2.0進行曲 1/美國扣板機 台商投資東協出現黃金交叉 對大陸仍藕斷絲連

2024/01/11

「三年前跟業者聊新南向,業者大多說『評估中』、『再看看』;兩年前則說『客戶叫我們要評估了』;到了最近一年變成『客戶說不去就不給我們訂單了!』」近期在一場新南向投資研討會中,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吳佩玲生動傳達了台廠赴新南向國家佈局,日趨急迫的心情。 根據經濟部統計,我國對大陸投資額自2015年起逐步下滑,對新南向國家則是自2014年開始成長,2021年兩者已十分接近。 到了去年,對東南亞投資額52.7億美元,超過對陸投資的50.5億美元,首次達到黃金交叉,而今年截至10月為止,亦是對東南亞高於對陸投資。 觀察1、對東協投資 去年首超大陸 另一項數據是,中華徵信所CRIF上月公布的2023年版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調查,從全球布局趨勢來看,百大集團2022年在東協地區增加32家分子企業,投資家數上升到637家。 資產總額則成長17.56%,首度突破6兆元,達到6兆...


美國總統拜登的產業政策,以稅務減免、補助和其他財務激勵措施吸引企業設廠生產太陽能板、半導體和電動車。路透

美產業政策引發全球補貼競賽 搶資源 又加重政府債負

2024/01/10

紐約時報報務,美國著手推進好幾代未曾有過的大規模產業政策,透過稅務減免、補助和其他財務激勵措施,吸引新設工廠生產太陽能板、半導體和電動車。但這些支出的影響範圍超出了美國。歐洲和東亞國家都斥資跟進,從而引發全球補貼競賽,並在高利率環境下加重了各國政府債負。 美國正透過通膨削減法案(IRA)部署近4,000億美元的支出和稅務減免,支持國內清潔能源產業。另有2,800億美元用於半導體生產和研究設施,以及更廣泛的技術研究。根據拜登政府,整個方案未來10年會釋出3.5兆美元的公共資金和私人投資。 其他國家指責美國實行保護主義,除了花時間向拜登政府抱怨,歐盟、英國和部分其他國家開始討論推出自家激勵措施來抵制美國的政策,以吸引外資並阻止本國公司遷往美國。 歐洲最大商業組織「歐洲工商聯合會」(BusinessEurope)總幹事Markus Beyrer說:「我們都否認存在補貼競賽,但...


12月出口勁揚,財部認為,出口已走出低潮,外銷景氣回溫正在路上。(本報系資料庫)

12月出口勁揚 景氣回溫在路上 外銷歐美、資通產品都創高

2024/01/10

財政部昨(9)日公布去年12月出口399.4億美元,年增11.8%、連二紅,增幅優於預期,是17個月以來最大增幅,主要受惠於AI商機;去年第4季擺脫連續四季衰退,回歸正成長3.4%,財政部認為,出口已走出低潮,外銷景氣回溫正在路上。 去年出口4,324.8億美元,是史上第三高,僅次於2022、2021年,且有三大亮點:資通產品出口值、對美出口值、對歐出口值皆刷新歷年紀錄。 財政部上月原按季節走勢推估12月出口年增4%至7%,昨日公布12月出口近400億美元,年增11.8%、為17個月來最大增幅,遠優於預期,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基期因素、AI商機熱絡、庫存水位回歸正常是出口亮眼主因。 從出口貨類觀察,蔡美娜指出,由於在景氣復甦初期,各貨類表現仍呈分歧。 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於AI商機發燒,12月出口101.1億美元、年增94.7%,規模、增幅皆創歷年單月紀錄...


大陸電動車示意圖。 路透

大陸電動車業缺工危機現 青年投入意願低落

2024/01/09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8日報導,當前大陸經濟放緩,仍在快速成長的電動車製造業需工孔急,卻面臨缺職業培訓找不到可上手勞工的難題,而且許多大學畢業的青年沒興趣進工廠。 報導說,北京當局2021年估算,全大陸熟練技工職缺數,比符合資格的工人超出兩倍多。 尤其因國有銀行貸款和當局撥款的大力推動,大陸汽車製造商建電動車廠的速度超過車輛的銷售,引發的價格戰導致絕大多數企業虧損累累,例如車企蔚來11月即宣布,裁撤非生產線的員工10%。 分管製造的蔚來副總裁紀華強表示:「我們已經非常擔憂用工短缺的問題。」 社會風氣造就主流趨勢 用工短缺多年前即可預見,但北京當局卻沒有設法培訓足夠的合格勞工,像是工信部2016年預測,到2025年電動車業需要勞工120萬人,但當時具備技能的工人僅17萬。 雖然當地大專院校每年畢業生超過1100萬,逾2/5是理工科專長,約莫美國的兩倍,但他們渴望...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企業遇CBAM挑戰 曾文生:強化碳盤查與節能減碳工作

2024/01/03

歐洲商會和台電今天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涵蓋碳中和策略、氫能發展與混燒技術、電動車等綠能議題。面對CBAM挑戰,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現階段應著重精進碳盤查準確度,並由政府政策協助企業進行節能減碳工作。 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Paving the Way to Net ZeroPower Report)發布會今天舉行,由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及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將報告書呈遞給經濟部代表曾文生。 報告書內容透過台電與歐洲商會部分成員如駐台辦事處及其企業會員共20個機構集思廣益,彙整取材自法、德、荷、日、美等超過10國的經驗,並依政策脈絡、供給面、電網面與需求面,提出能源發展政策觀點與因應解方。 台電表示,報告書除了包含台電與歐商會員在各項領域的初步研討成果,也透過工作坊的形式,邀集業界代表提出創新解決方案,談及歐洲各國與日本在減碳技術、再生能源、氫、氨能、碳捕集與封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