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車用零件廠 本季營運踩油門

2023/11/21

中國大陸汽車銷售回升,新能源車扮演要角,催動台灣零組件廠接單量增,相關廠家也隨之擴充產能因應。業內預期,東陽、英利-KY、麗清、廣華等汽車零組件族群,本季起隨著大陸車市需求帶動,營運可望續揚。 LED車燈模組大廠麗清指出,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銷售表現回升,帶動一階(Tier 1)車燈廠客戶對於LED車燈模組訂單需求熱絡,以及擴增頭燈控制器產能逐步開出,未來營運可望保持良好動能。 英利將跟著安徽大眾汽車前進合肥設新廠。英利董事近期通過子公司合肥英利公司新建基地案,預計將投資人民幣2億元(約新台幣8.8億元)在合肥建設新廠,預計在2025年量產,投產後將挹注英利公司的營收。 英利公司此次的投資是對應安徽大眾的需求,擴充的領域主要生產電動車相關的部門,投資金額中的人民幣1億元,將作為新廠的建設,其餘1億元為購置設備及作為下一階段新廠的規劃與流動資金之用。 廣華-KY指出,由...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運安會:台灣無真正自駕車 開輔駕系統事故都查

2023/11/20

國道上電動車自駕事故頻傳。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任委員林信得今天說,台灣並無真正自駕車,但只要開啟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車輛事故,無論是否有死傷,都會調查。 林信得上午到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報告運安會業務及113年度預算。 因電動車快速成長,國道發生愈來愈多電動車以自動駕駛造成的事故,朝野立委紛關注運安會的公路事故調查,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說,運安會不能再依目前的做法,公路事故死亡3人以上才調查。 林信得答詢表示,依據事故調查法的精神,只要運安會認為有必要調查時,就可啟動調查,事實上,運安會已做好準備,只要有開啟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車輛事故無論否為電動車,無論是否有無死傷,運安會都會調查。 林信得會後接受媒體訪時說,很多人會以為電動車都有自駕功能,事實上台灣並無真正的自駕車,自駕車有6個等級,台灣目前進口的車輛,都是1或2等級,但車商常會誤導消費者是...


隨著高利率衝擊電動車銷售,車用晶片業者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和萊迪斯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都提出令人失望的財測。歐新社

這兩家晶片商的財測暗示 電動車與汽車銷售可能疲軟到明年

2023/11/17

隨著高利率衝擊電動車銷售,車用晶片業者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和萊迪斯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都提出令人失望的財測,再加上電池製造商Panasonic減產,都證實投資人對電動車和整體汽車銷售減緩的憂慮,並暗示疲弱的電動車與汽車銷售可能延續到明年。 若通膨和高利率持續到明年,汽車銷售預料將維持不振,曾預測安森美半導體展望有壓的Benchmark公司分析師威廉斯指出,「我們這(銷售疲弱)將持續到明年第1季左右,因多數景氣循環都是六到九個月」,「然而,消費者購買力減弱和整體總體環境,可能使買主在未來兩季保持觀望」。 安森美半導體表示,受一家歐洲汽車客戶的訂單缺口影響,現在預期今年用於電動車的碳化矽(Sic)出貨額將減少2億美元,但未提供這家客戶的名稱與進一步細節,只說今年來自該客戶營收為8億美元,比去年高出四倍。 安森美去年...


國內車市旺,10月單月掛牌量衝上4萬台佳績,為40,540台,月增9%、年增11%。記者黃淑惠/攝影

車市熱!前十月掛牌量攀高 累計逾39萬台 創18年新紀錄

2023/11/17

國內車市旺,10月單月掛牌量衝上4萬台佳績,為40,540台,月增9%、年增11%;累計前十個月掛牌量逾39萬台,改寫近18年來新高紀錄,這樣的熱度將旺到年底。 業內預期,在各大車廠年底促銷大戰下,全台迎接換車潮,預估11月掛牌量將來到4.1萬台,今年國內車廠、車市將同步過個豐收年。 不僅車場豐收,10月也堪稱是買車消費者的幸福月,不僅有多款備受市場期待的重量級新車發表,包括YARIS CROSS、CR-V、X-trail及ZS於上市話題助攻,再加上各品牌加大促銷力道,賞車選擇多、買車也可多比較,也同步帶動市場買氣。 尤其在多款國產新車助威下,10月國產車的銷售占比上升至56.6%,對比前九個月的國產車銷售占比52.2%,則有明顯成長。 從各車廠的銷售排名來看,10月國內銷售前五名的品牌依序分別為TOYOTA銷售台數為1.12萬台,10月國內新車銷售前五名的熱銷車...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電動車充電商機及大陸工業逐漸復甦 銅價低檔反彈回升

2023/11/14

街口投信表示,由於市場持續看好電動車的充電商機,使得許多能源公司紛紛開始跨入電動車充電器的市場。根據媒體報導,近期英國石油公司(BP.L)的電動車充電器部門正在訂購價值1億美元的特斯拉(TSLA.O)超快充電器,以便在美國推出充電服務。該公司表示,首批充電收費站將在休士頓、鳳凰城、洛杉磯、芝加哥和華盛頓安裝,並計劃在2030年底前,投資高達10億美元在全美建設充電站。 此外,大陸官方為了挽救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加大力道刺激基礎設施支出和鼓勵經濟增長。有消息人士表示,大陸上周二批准額外發行略高於人民幣1兆元(約1,370億美元)的主權債務。而該項主權債有將近一半的資金將用於水利防洪建設,其餘資金則將用於災後的重建和建設高標準農地。 隨著大陸官方推出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措施,9月中國工業企業利潤連續第二個月上升,增添經濟穩定復甦的跡象。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五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


各國消費者對充電站數量擔心程度

日電動車充電站 不夠用

2023/11/13

從東京車展改名的日本移動展(Japan Mobility Show)26日盛大開幕,展現日本正朝向擁抱電池動力車的未來,但這個國家卻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嚴重缺乏充電的基礎設施。 根據基礎設施供應商Enechange數據,目前日本全國只有30,000台電動車充電器,相當於每台要提供4,000名用戶使用。但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彙整數據顯示,在歐洲每500人就有一台充電器,在美國為600人,在中國大陸則為1,800人。 這會讓在日本開電動車的人十分焦慮,許多高速公路休息站都只設有一到三座快充站,而且時常大排長龍。而且就算停車場有充電器,電力也可能不足以讓電動車快速充電。甚至就算找到充電站,充電器也常常是壞的。 在BNEF的最新長期電動車展望報告中,沒有一個國家對任何問題的擔憂程度高過日本消費者對充電器不足的擔憂,約40%日本消費者擔心此問題。 日本政府留意到這問題...


石墨是電動車電池的必要材料。圖為石墨粉。路透

趕在大陸石墨管制上路前 電池業者加緊搶囤貨

2023/11/07

韓企正急著從中國大陸採購更多石墨,要趕在大陸12月起加強管制這種電動車電池原料的部分類別製品之前趕緊囤貨。 南韓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25日在公布財報時表示,將盡可能搶在大陸的管制措施生效之前試圖並採購更多石墨。 電池電擊製造商Posco Future M則在回覆詢問的電子郵件中表示,該公司也在12月1日的期限前努力維持「適當的庫存水準」。 中國商務部上周五表示,將把部分類型的石墨列入出口管制範圍,以便保護國安。雖然這些管制措施不必然代表會禁止出貨,但這起公告讓電動車製造業者大感焦慮,原因是中國占了全世界天然石墨產能的約60%,合成石墨則占了90%。 中國大陸加強對石墨管控,正值美中對於能源轉型和高科技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原材料競爭加劇,而且公布時機正值美國華盛頓加強管制先進晶片對陸出口新措施出爐的幾天之前。在8月,大陸當局限制鎵和鍺的出口,這兩種金屬對半導體和通訊產業極為重...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LG新能源看淡電動車前景

2023/11/07

南韓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上季獲利亮眼,但示警明年銷售將降溫,因車貸成本高漲和部分地區綠能轉型的步伐減緩,衝擊電動車買氣,加入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看壞需求前景的行列。LG新能源股價25日收盤應聲重挫近9%。 彭博資訊報導,LG新能源25日公布上季財報,財務長李昌實(音譯)在法說會上表示:「(明年)業績增幅不會像今年(約35%)這麼高。全球經濟成長正在放緩、高利率傷害需求、及中國大陸電動車的滲透率觸頂,眾家車廠可能從第4季開始縮減電動車產量。」 至於第3季營業利益年增40%至7,310億韓元(5.43億美元),與初步財報相符,優於市場預期,淨利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達到4,205億韓元,原因是美國的減稅計畫創造就業機會和吸引投資,以及與通用汽車合資廠房的產量增加。 LG新能源說,這座俄亥俄州工廠的產能利用率達90%,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的罷工行動也尚未影響當地的電動車生產...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2030全球電動車銷售占比將增至35% 法人:市場成長潛力大

2023/11/06

根據國際能源署24日發布最新年度「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2030年世界能源系統將發生重大變化,全球電動車的數量將是現在的近十倍,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占比將從低於25%增至35%。法人建議,電動車市場成長潛力大,投資人可以留意相關基金布局時機。 據外資研究機構預測,2025至2040年,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所有電動汽車的全球滲透率將從23%上升至67%。此外,EV Sales統計數據也顯示,電動車銷量正在快速增長,預計到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3380萬輛。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根據乘聯會預計,中國9月電動車銷售量為75萬,較上季增長4.7%,滲透率約37.9%。歐洲七國9月合計電動車銷售量約20.4萬輛,較上季增長6%,滲透率達約22%。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AI新科技的長線趨勢不變,明年仍持續...


特斯拉供應商Panasonic表示,已在上季減產車用電池,並將電池部門的全年獲利預測下修15%。(路透)

全球電動車銷售放緩

2023/10/31

特斯拉供應商Panasonic 30日表示,已在上季減產車用電池,並將電池部門的全年獲利預測下修15%,凸顯全球電動車銷售正在放緩。 路透報導,Panasonic發布的電池部門展望不太樂觀,之前已有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提出類似警告,原因是歐洲和中國大陸等主要經濟體成長較疲弱。 供應車用電池給特斯拉和其他車廠的Panasonic能源部門,全年獲利預測從1,350億日圓下修至1,150億日圓(7.69億美元)。 Panasonic在官網公布資料說,截至9月底的上季已調整日本的車用電池產量,較前一季減少60%,以滿足「適當的庫存水準,因應迅速下滑的需求」,且這些工廠短期不會回到產能滿載的情況。 該公司也說,日本的車用電池產量受北美高階電動車需求放緩拖累,還提到美國通膨削減法(IRA)已刺激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改買8萬美元以下的特斯拉車款,因這些車符合IRA減稅條件,但這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