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汇整各种市场资料及专业分析,让买主及读者更快掌握台湾各主要出口产业中的最新亮点,包括创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场趋势及未来展望等,


数位转型学院院长詹文男(左)本周特别邀请车辆研究测试中心董事长王正健(右)来分享台湾在自驾车领域的研发、测试与验证的现况与趋势。数位转型学院/提供

詹文男X王正健 自驾车的研发、测试与验证

2023/09/23

自驾车是未来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然而自驾车上路后,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确保?关键在于研发、测试和验证。数位转型学院院长詹文男本周特别邀请车辆研究测试中心董事长王正健来分享台湾在自驾车领域的研发、测试与验证的现况与趋势。 以研发而言,自驾车需要先进的感测器、演算法和高速晶片,台湾在车用领域上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而在实际上路之前,也需对自驾车进行大量的模拟测试,以了解其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也需要考虑到法律和监管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合规。 在测试(Testing)方面,除了在封闭、控制的场地环境中测试自驾车的基本功能之外,也需在实际道路条件下进行测试,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自驾车在各种不可预见情况下的状况,甚至在不同天气、光线和交通状况下进行多条件测试,并测试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例如急煞车、避让等安全性测试。 在验证(Va...


全球车用链大挪移,台厂拚美国制造。示意图。(路透)

车用台链挪移拚美国制造 就近服务客户、分散地缘风险

2023/09/23

全球车用链大挪移,台厂拚美国制造。美中电动车产业争锋,台厂为「就近服务客户」也为分散地缘政治风险,指标大厂堤维西、和大等都前进美国建造制造基地,概估投资额上百亿元。 其中,车灯大厂堤维西、电动车传动大厂和大脚步最快,将分别在底特律、新墨西哥州设厂,且将强攻OEM市场。 零组件大厂指出,美国车厂对于两岸政治有疑虑,因此要供应美国车厂,前往北美设厂恐怕是必要的选择。尤其在疫情之后,全球供应的问题更被凸显,车厂为了确保供应链,要求零组件厂前往美国设厂,可以预期未来将会有愈来愈多零组件厂前往北美设厂。 业者认为,台厂赴美设厂将成一股新趋势,在美国车厂的要求,以及电动车的快速发展下,台厂前进北美设厂将在这两年间蔚为风潮,投资金额上看百亿元。 和大工业将赴美设厂就地供应美车厂,堤维西更是直接前进底特律,在当地买厂,计画在底特律设厂,在地供应美国车厂,抢进美国车厂的一阶供应商(...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中德汽车产业链交织 中媒称欧盟反补贴恐伤已

2023/09/23

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专家指出,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也有外资,加上德国汽车业依赖中国市场,此调查可能伤及欧洲本身。中欧磋商最终也可能以达成「最低出口价格承诺」来解决。 欧盟已确定到2035年全面停止销售非零碳排放的新燃油汽车,这为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盟创造商机。不过,当前中国电动车的迅速发展已让国际警惕。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13日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以决定是否祭出惩罚性关税,保护欧盟汽车制造商。 中媒第一财经今天报导,近日刚从慕尼黑车展(IAA)归来的广州开发区驻德国海德堡离岸创新中心总监费瑞翔(Daniel Frerichs)说,德国业界对于反补贴调查相当谨慎,因为德国有高达30%至40%的汽车销往中国,所以受中国任何反制措施的影响也会最大。 一些数据说明了当前中欧、中德间汽车业的依赖...


欧盟上周宣布对中国大陆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但欧盟高层说,从调查开始到实际开徵关税,需要很长时间。路透

欧盟高层:向陆电动车开徵新关税 距离还很远

2023/09/23

欧盟上周突然宣布,对中国大陆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但欧盟高层表示,从调查开始到实际开徵关税,需要很长时间。 CNBC报导,欧盟执委会副主席塞夫柯维奇(Maros Sefcovic)19日表示:「距离向中国电动车开徵进口关税,还很遥远。我的意思是为了公平起见,调查必须妥善进行。」 欧盟执委会指出,反补贴调查启动后,可能需耗时13个月,暂时性措施最晚需在九个月内实施,之后若法律许可,最终措施将在四个月内上路。 塞夫柯维奇说,与此同时,必须加倍努力确保欧洲汽车业能维持竞争力。欧洲素来非常自豪,最优越、最安全、最乾净的车辆,都是由欧洲制造。 另一方面,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仍表示欧盟需要调查中国对电动车的支持措施,因为该产业得到政府的大量补贴,「我们喜欢竞争,但必须是公平竞争」,「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对电动车产业的大规模补贴,这当然是破坏竞争环境的做法。」...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车用零组件厂三年内 掀起迁徙风潮

2023/09/22

车用零组件厂除了为了分散供应链风险,群起前进北美外,产品开发型态也将逐渐从AM(售后维修,副厂件)转向OEM甚至ODM(原厂品牌件),业内预期,两三年内将形成车用链另一股产业版图迁徙的风潮。 业界指出,之所以要从AM转向OEM,关键原因之一是智慧驾驶时代即将到来,交通碰撞事故将大幅减少而导致AM市场萎缩,车用链必须及早因应,否则将被淘汰在市场之外。 未来AM的市场会萎缩, OEM成为重中之重,以堤维西为例,为了快速对应未来世界的需求,该公司锁定北美车厂作为切入车厂一阶供应商(Tier 1)的首要对象。 汽车碰撞件(车灯、保险杆、钣金等)主要的AM市场主力在北美,包括东阳、堤维西、帝宝、耿鼎与昭辉等都是以北美AM市场为主力的汽车零组件厂。撞车零件是在各种交通事件中最经常换修的零件,往往一次的碰撞,前后车的保险杆、车灯再到钣金都受创,这也是保险公司出险最多的零部件。 ...


宏棋集团创办人施振荣表示,电动车产业发展日益成熟,将由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 施振荣办公室/提供

趋势观察/电动车产业 启动典范转移

2023/09/21

宏棋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指出,电动车产业将启动典范转移,产业大趋势将走向垂直分工,顺势则兴;在典范转移的大趋势下,将加速产业创新的速度,成本也将大幅降低,可望造福消费者。未来汽车产业传统中心卫星厂的旧思维也将改变,大公司也可能是小公司的卫星厂。 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 1992年提出「微笑曲线」的施振荣,现在也以微笑曲线来分析电动车产业未来的发展。他指出,台湾曾经启动了个人电脑与半导体产业的典范转移,而创始者就是宏棋与台积电,产业趋势也从「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让台湾有机会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的分工角色。 在垂直分工之下,客户与供应商都是多元发展,不断竞争,降低成本,相对也更有效率。施振荣指出,如今随著电动车产业发展日益成熟,可以预见未来电动车产业发展也会跟个人电脑及半导体产业一样,从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展开产业的典范转移。 施振荣说,30年前美国的专业杂志就曾报...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电动车需求大增 集邦:估全球今年锂产量年增4成

2023/09/21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市场供需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锂产量约86万吨LCE(LCE碳酸锂当量),预估2023年可达121万吨LCE,年增约4成。 电动车发展带动关键金属「锂」需求大增,全球恐将面临「缺锂」问题。有分析师预测,全球最快将于2025年出现锂短缺,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不会这么快到来。 日前澳洲矿商Liontown Resources Ltd.公告,已同意美国锂生产商AlbemarleCorp.(ALB)提出的66亿澳币(约合43亿美元)的收购计画。 据集邦「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市场供需报告」研究显示,2022年全球锂产量约86万吨LCE,其中ALB锂产品(包括锂辉石、锂盐、代工)产量已超过18万吨LCE,占比约21%;预估2023年全球锂产量可达121万吨LCE,ALB产量占20万吨LCE,占比17%...


中国大陆预料将在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路透)

陆车跑天下!将跃最大出口国 穆迪预期今年超越日本

2023/09/18

中国大陆预料将在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这一转变代表欧美日韩数十年来支配汽车市场的时代已告落幕。然而,大陆崛起的背后潜藏国内汽车业深层结构问题,且大有颠覆全球汽车市场稳定之势。 据穆迪估计,大陆汽车年出口量已先后在2021年和2022年超过南韩和德国,今年则将超越日本。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于大陆的汽车工厂生产和当地需求之间严重失衡。原因出在业者错估三个关键趋势:内燃机汽车销售会急剧下滑、电动车日益普及,以及共享制随大陆人口都市化兴起,将降低私人拥车需求。 多年来工业政策支持加上民间投资确实提高大陆在汽车产业竞争力,但也导致全国各地汽车产量严重过剩。 Automobility顾问公司创办人、前克莱斯勒中国区负责人Bill Russo估计,有2,500万辆汽车搁在库存。 产能过剩问题冲击奇瑞、上汽、比亚迪、吉利和长安在内的本地业者。分析师指出...


高峰论坛贵宾与讲师合影,义隆电总经理特助叶宗颖(左起)、恩智浦半导体ADAS产品线资深总监Matthias Feulner、国发会主委龚明鑫、台湾先进车用技术发展协会理事长黄崇仁理事长、稳懋半导体资深协理黄智文、德州仪器台湾策略客户业务总经理冯伟意、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所长洪春晖。台湾物联网产业技术协会/提供

车用半导体高峰论坛落幕 多面向分析车用晶片商机

2023/09/18

世界各大车厂为提升驾驶汽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并迎合未来C.A.S.E.趋势(Connected联网科技、Autonomous自动驾驶、Shared & Services共享与服务、Electric电能驱动)对智慧车、电动车与自驾车需求,车用半导体发展已成为重要突破关键。 为让相关厂商了解车用半导体产业特性,迎接世界各国净零排放政策,进而协助台湾ICT业者切入智慧车与电动车应用兆元产业链,台湾物联网产业技术协会(TwIoTA)日前于SEMICON Taiwan展会期间,与亚洲.矽谷-物联网产业大联盟、台湾先进车用技术发展协会(TADA)、SEMI Taiwan、COMPUTEX、InnoVEX共同主办「车用半导体。驾驭新未来 Auto IC, Driving the future」高峰论坛。 本场高峰论坛由国发会主委龚明鑫主委、TADA理事长黄崇仁进行开场致词,并邀请恩智浦半导体...


比亚廸电动车在慕尼黑展示。该公司看好明年实现40万辆的出口销售目标。路透

FT:大陆将超越日本 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2023/09/15

中国大陆预料将在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一转变代表欧美日韩数十年来支配汽车市场的时代已告落幕。然而,大陆崛起的背后潜藏国内汽车业深层的结构问题,且大有颠覆全球汽车市场稳定之势。 据穆迪估计,大陆汽车年出口量已先后在2021年和2022年超过南韩和德国,今年则将超越日本。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于大陆的汽车工厂生产和当地需求之间严重失衡。原因出在业者错估三个关键趋势:内燃机汽车销售会急剧下滑、电动车日益普及,以及共享制随大陆人口都市化兴起,将降低私人拥车的需求。 多年来工业政策的支持加上民间投资确实提高了大陆在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但也导致全国各地汽车产量严重过剩。 Automobility 顾问公司创办人、前克莱斯勒中国区负责人 Bill Russo 估计,有2,500万辆汽车搁在库存。 产能过剩问题冲击了奇瑞、上汽、比亚迪、吉利和长安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