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海運供應鏈斷鏈危機衝擊來了,汽車零組件廠示警,短線出貨受到影響。 中新社

海運缺櫃衝擊汽車零組件廠 東陽:短線出貨受影響

2024/06/18

海運供應鏈出現危機,汽車零組件廠示警,短線出貨受到衝擊。零組件龍頭廠東陽說,「零組件缺櫃,斷班的往事重演」。不過,業者強調,需求不弱但出貨會受影響,海運調度是否順暢,將是影響產業表現的變數之一。 零組件龍頭廠東陽總裁吳永祥指出,目前汽車零組件的市場需求強勁,東陽前五月營收成長逾10%,但現在的問題和疫情期間塞港問題一樣,不只是運價大漲,而且面臨缺櫃問題。 吳永祥說,近期恐有部分航班原定抵台,卻直接跳過台灣,海運問題勢必影響出貨,原本期待更高的成長幅度,後續成長動能有多少,必須觀察海運的壅塞狀況。 在營運方面,東陽指出,State Farm效益持續顯現,即使海運缺櫃可能限縮東陽全年成長幅度,但預期今年仍會創新高,維持兩位數成長。 吳永祥認為,以大陸為主力的OEM市場今年可望反彈,隨著愈來愈多國際車廠的電動車擴大規模,東陽OEM業務將為全年獲利助攻,明年會有更大幅度的...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電動車企調整布局 投資海外換取市場准入

2024/06/18

中國電動汽車以出口為主,近年出口量激增下引發歐盟反補貼調查,分析認為,中方已調整策略,轉向在歐洲、拉美和亞洲直接生產,以此獲取市場准入。 德國之聲14日引述美國智庫榮鼎集團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去年在電動汽車相關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很可能創下新紀錄。而這些對外投資正從北美轉向歐洲、中東和亞洲。 報導指出,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廠商以出口為主,而不是海外生產。2022至2023年,出口量激增。這也引發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進行反補貼調查。 報告提到,中國電動汽車廠商已經意識到,純出口戰略可能會因強大的政治阻力而被排除在各國市場之外,但如果中國電動汽車選擇直接在歐盟投資,則受到歡迎。 不同於美國的嚴格審查中國電動車企作法,歐盟成員國著眼中國電池廠帶來技術和就業機會,並增加當地的附加值下,為中國企業提供激勵措施,而歐盟電動汽車調查的結果也激勵中國電動汽車業在歐盟直接投資。 例...


據傳北京當局要求比亞迪等本土車廠擴大國產晶片的採購比率。路透

彭博:北京要求本土電動車採購更多國產晶片 以因應美國打壓

2024/06/17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大陸政府已暗中要求比亞迪、吉利等電動車製造商,大幅提高國產車用晶片的採購比率,以減少對西方進口的依賴,同時促進國內晶片產業發展。 知情人士透露,大陸工信部要求車廠今年擴大採購國產零組件,以加速採用國產晶片。工信部先前設定了一個非正式的國產車用晶片採購目標,在2025年比重要達到20%,該部會對目前的進展並不滿意。 因談論敏感資訊而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說,工信部現在直接要求車廠儘量避免採用外國零組件。其中一人說,這意味著外國晶片業者實際上將不得不通過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這類大陸晶圓廠來生產晶片。另一人說,在最近一次大型大陸車廠的招標中,一家報價估計比最終得標企業低30%的外國晶片製造商遭淘汰。 此舉反映出,北京當局正力圖振興自家的科技產業,以因應美國透過制裁和限制措施、阻撓中國晶片技術取得進展的局面。大陸的本土採購要求,將對輝達、恩智浦、瑞薩電...


賓士汽車執行長Ola Källenius反對提高中國大陸進口電動車的關稅。 美聯社

賓士CEO:反對歐盟提高大陸電動車關稅 保護主義是錯誤道路

2024/06/11

賓士汽車執行長Ola Källenius呼籲布魯塞爾,降低從中國大陸進口電動車的關稅,此時正值歐盟執委會考慮提高進口關稅,並調查北京對汽車業的補貼。 Källenius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想向歐洲出口電動車是「競爭的自然發展」。長期而言,競爭加劇有助歐洲車廠生產出更好的車。他反對提高進口關稅,指保護主義是「走上錯誤道路」。 法國汽車製造商如Stellantis和雷諾等,在大陸沒有大型業務,大肆強調大陸電動車的威脅,然而,德國汽車製造商有不同的立場,後者有很大一部分的銷售和利潤依賴中國大陸。例如賓士汽車有三分之一銷往大陸,福斯汽車40%的銷量也靠大陸市場。德國車廠比較擔心北京和大陸消費者的潛在報復。另外,大陸的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持有賓士五分之一的股份。 Källenius表示,賓士未要求(歐盟執委會)調查,也沒要求保護,相信最好的中國大陸公司也不要求保護,...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右二)表示,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調查預估,20年全球鋰電池市場產值將高達4500億美元。記者鍾張涵/攝影

電動車效能商機夯 大立光、車王電、中興、能元紛搶進

2024/06/11

美中對抗、烏俄戰爭推動通膨飆升,經濟復甦產生阻力,但汽車產業中新能源車輛持續成長,如何透過包括氫能、太陽能、風能新能源、各類材料電池,提高電動車效能,減少城市交通運輸碳排,已成為各大城市智慧移動與再生能源重要政策。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 今指出,為協助台灣產業切入智慧移動與新能源生態系,將邀請工研院、中興電工、能元科技、車王電子、庫得科技等產業專家,從全球新能源車輛減碳商機、全球氫能載具發展現況、超跑/航空用超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智慧電動巴士低碳新未來、電動車整合商模等不同面向發表專題演講,探討智慧城市架構下,全球運輸產業新能源轉型策略與台灣產業商機。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指出,在智慧移動低碳趨勢中,除電動轎車與電動二輪/三輪機車外,包括航空器、巴士等運輸工具也都有電動化需求;能元科技經理葉南宏就認為超高性能圓柱形鋰離子電池開發、設計與發展具有龐大商用契機。 ...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短期稅制改革 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2024/06/11

台灣汽車價格居高不下,最近再度成為熱議焦點,但車價不論是國產車或進口車,都包含了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有立委或民眾質疑車價過高,呼籲調降整車進口關稅,但其實,在進口車稅賦中,最重的是貨物稅、其次才是關稅。也因此,就短期稅制改革,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依目前稅制,進口整車關稅稅率17.5%、國產車的零件進口關稅平均也約10%~15%(引擎關稅為17.5);至於貨物稅及營業稅,進口車和國產車都是依據引擎排氣量不同課徵25%(2000 c.c.以下)及30%(2000 c.c.以上)貨物稅、及5%的營業稅,若300萬元以上的高價車,則再課徵10%特種貨物稅(奢侈稅)。 以公會觀點,若調降進口關稅稅率,進口車的得利遠大於國產車,將進一步取代國產車,在台灣汽車市場規模小的不利條件下,形同讓進口車挾其規模絕對優勢進入,對國產車整車及零組件業者以及背後約三十萬家庭的生計帶來巨大衝擊...


中國大陸電動車廠比亞迪,上月底在墨西哥市開始展售平價車款Dolphin Mini。路透

雷蒙多:中國大陸電動車可能終會進入美國 前提是…

2024/06/11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率貿易團在菲律賓訪問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大陸電動車的軟體與感測器能擁有充足的控制,中國電動車終有可在美國上路之日。另在美國肯塔基州參訪一家電動車電池新工廠的財政部長葉倫則是強調,中國出口大增且輔以大量政府補貼,拜登政府現正致力確保國內電動車產業成功。 雷蒙多告訴CNBC記者:「是有可能的。我會看到有一天這些車子(中國電動車)開在美國路上。」不過她強調:「但前提是,我們有非常主要的控制權,也充分掌握這些車輛的軟體和感測器的各種狀況。」 白宮上月底表示,商務部將會調查由中國進口的、可連結電腦網路車輛,是否有國家安全疑慮。雷蒙多說,美國政府必須保護美國人民免於來自中國的威脅;「不論車子是在墨西哥或是北京製造完成」,北京當局都能夠取得中國品牌車輛所傳輸出去的位置、個人訊息等資料。 到電池廠參觀的葉倫被媒體問到:美國需不需要針對中國大陸電動...


熱軋高擴孔型高強度鋼HM780T-FB,可應用於汽車懸吊系統的控制臂 。(中鋼/提供)

中鋼成功開發熱軋高擴孔型高強度汽車用鋼系列產品

2024/06/07

國際市研機構 MarkLines預估2024年全球汽車銷量達9,225萬輛,年增率2.7%,另《經濟學人智庫》近日報告也預測2024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可望達1,490萬輛的水準,且占全球新車銷量的24.6%。中鋼採取創造難以替代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策略,繼成功開發電動車馬達用「超能效自黏塗膜電磁鋼」後,近期再成功開發及量產「熱軋高擴孔型高強度汽車用鋼」,包括HM590T-FB、HM620T-FB及HM780T-FB等系列產品,並通過日系、美系車廠國際規格驗證,已應用於安全帶扣件、安全氣囊氣體產生器機殼及控制臂等需特定加工成形的車用零組件,力助中鋼擴大車用鋼供料範圍,爭取全球車市復甦成長商機。 汽車車身骨架、內裝件、底盤件、鈑金件的總重約佔車體重量的75%,根據研究顯示,車體每減重10%,可減少燃油或電力消耗6至8%,故全球主要鋼廠皆以開發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為發展策略,透過車體輕量化來提高...


特斯拉(Tesla)在泰國曼谷設立的一處Model 3快閃體驗店。 歐新社

特斯拉優先考慮在東南亞擴張 面臨比亞迪競爭

2024/06/07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一位高階主管周二表示,特斯拉優先考慮向東南亞的擴張,並強調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公司面臨來自中國大陸比亞迪的競爭。 路透報導,近年來,東南亞地區已成為最熱門的電動車市場之一,在美國需求放緩之際,東南亞市場可以為特斯拉提供龐大的客戶基礎。 特斯拉公共政策和業務發展主管Rohan Patel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寫道:「未來幾年,東南亞無疑將成為電池儲能和電動車應用的主要增長地區。」他的這篇貼文是在回應一篇慶賀Model Y在馬來西亞首次交車的用戶的貼文。特斯拉在馬來西亞也銷售Model 3。 馬來西亞政府已於去年核發給特斯拉汽車銷售牌照,並表示特斯拉將在大馬境內建立充電站網。 特斯拉同時也在與東南亞其他國家商談擴大業務,包括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泰國政府一位官員本月稍早表示,特斯拉在2023年底勘查了一處地點後,已討論了...


大陸財政部公布,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中央財政補貼人民幣64.4億元(約合新台幣290億元),加上地方補貼人民幣47.5億元,合計補貼人民幣111.9億元(約新台幣503億元)。 (新華社)

陸汽車舊換新祭500億補貼 比亞迪、蔚來等響應

2024/06/04

大陸財政部公布,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中央財政補貼人民幣64.4億元(約合新台幣290億元),加上地方補貼人民幣47.5億元,合計補貼人民幣111.9億元(約新台幣503億元)。這也是目前大陸刺激消費中的最大筆補貼資金,且補貼新能源車高於燃油車,將加速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 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按中央及地方政府六比四的資金比率出資,依照商務部、財政部等七部門日前公布的細則顯示,今年4月26日至12月31日期間,對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報廢2018年4月30日之前的新能源乘用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人民幣1萬元,購買2.0升排氣量以下燃油乘用車補貼人民幣7,000元。 而在企業端方面,已有多家車企積極回應,比亞迪、蔚來汽車、長安汽車等紛紛推出以舊換新活動。例如,比亞迪針對旗下王朝系列各車型推出置換補貼最高人民幣1.8萬元的優惠政策;蔚來汽車宣布推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