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汽車市場朝智慧化領域發展 代工三強拚車電應用

2024/06/24

全球汽車市場朝智慧化領域發展,引爆汽車電子化商機,鴻海、廣達、英業達等台灣電子代工廠均積極搶進,成為提升業績與獲利另一大動能。 鴻海啟動「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三大平台策略。 鴻海董座劉揚偉日前於股東會上強調,全球電動車市場仍處於正成長,團隊將擴大產能,全力滿足市場需求。此外,旗下MODEL B跨界休旅電動車將進入量產階段,最快預估今年底有機會開始預訂。 廣達積極布局車用電子相關領域,公司透露,車用電子是旗下毛利率最高的業務,部分品項毛利率高達四成,且出貨規模不斷擴增。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前說,雖然近幾季電動車產業有些疲軟,他仍看好自動駕駛前景,無論是傳統汽車品牌、新創業者都積極發展相關技術,廣達會持續鎖定車用商機,保持技術開發及產能調整計畫,預期車用業務今年將維持雙位數成長。 英業達也在車電領域發力,董事長葉力誠強調車用是另一個新興市場,也將對毛...


V2X See Through產品架構工研院/提供

人車一體 智慧座艙再進化

2024/06/24

近年來,全球車輛產業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和挑戰,同時迎來許多新機遇,各國政府紛紛承諾減少碳排放,人工智慧技術也推動電動汽車和車載電子的迅速發展,智慧座艙系統更在全球新車中迅速普及。 根據IHS Markit數據,2022年全球新車智慧座艙滲透率已逾50%;電子時報分析也指出,2030年全球智慧座艙產值將達700億美元。隨著需求提升,智慧駕駛座艙(Intelligent Cockpit)系統朝移動私人娛樂應用邁進,功能不斷推陳出新,包括螢幕顯示和數位儀表板、駕駛監控、車載娛樂和資通訊系統、汽車電子後照鏡系統、車聯網(Vehicle-to-Everything,V2X)及部分輔助駕駛等,透過直覺及視覺模式,掌控行車環境及車內資訊,以感測器及多媒體管道傳達駕車資訊,在享受各種娛樂時也能隨時保持連線,確保駕駛及乘客安全無虞,讓駕駛與汽車成為一體。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工研院持續投...


貨櫃海運報價大漲近況

大陸電動車避高關稅爆發搶運潮 歐洲線海運價衝上1萬美元

2024/06/17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來襲,第二波貨櫃搶運潮爆發,國內航商透露,大陸近期將有新一波電動車為了規避高額關稅,將大舉搶運到歐洲。對此,貨攬業者示警,部分歐洲線運價已經衝上每FEU(40呎櫃)1萬美元,若這波搶運潮來襲,恐讓1萬美元運價成為新常態。 歐盟將對中國大陸電動車提高關稅,國內指標航商透露,繼美國、南美洲各國對大陸祭出貿易保護政策,而引發第一波搶運大潮後,大陸近期將有超過10萬輛電動車搶運到歐洲,將牽動百萬TEU運力調度,每櫃2萬美元的高價恐怕很快會看到。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浪潮來襲,近期除了歐盟以外,包括美國、南美洲等多個國家,都將祭出擴大對大陸電動車加徵關稅等措施,卻意外引爆數波搶運情況,數周以來擴大遠東到北美、南美貨櫃運價漲勢。 航商與貨攬有關業者指出,一個大櫃(FEU)約可裝運三輛電動車,近期約有十萬輛搶運,比亞迪等業者展開洽詢,預計將吃掉三到四艘2萬TEU(20呎櫃...


Evercore分析師表示,特斯拉要進入到下一波大幅成長階段,可能會比華爾街想的還久,可能要到2027年。 美聯社

分析師:特斯拉可能要三年後才有戲唱了

2024/06/07

Evercore分析師參觀過特斯拉德州工廠後表示,這家車廠距離下個大幅成長階段可能還要很多年,而且會比華爾街假設的還要久。 彭博資訊報導,Evercore分析師Chris McNally等人11日在報告中表示,特斯拉愈來愈像是要到2027年才有戲唱了。McNally質疑,該車廠俗稱Model 2的更平價車款,在最好的情況下可能是在2026年生產50萬輛,而非市場共識的逾100萬輛。 特斯拉11日早盤開高走高,一度漲逾3%,不過截至上周五(8日)收盤,特斯拉今年來跌近30%,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馬斯克身價也隨之蒸發400億美元,只比Meta執行長祖克柏多70億美元。祖克柏身價從2020年11月至今始終與馬斯克保持一大段距離。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先前表示,該車廠正處於「兩個大幅成長波段之間」,Model 3和Model Y撐起第一個波段,而第二個波段將從一輛更平價的新世代...


車市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車市好旺掛牌數超預期 市場看好本月有望再衝高

2024/06/04

車市買氣旺,5月掛牌數優於預期。交通部昨(3)日公布5月車市掛牌量,單月達41,477輛,雖因去年同期基期較高而年減2.4%,但較4月則增12%;累計前五月總市場掛牌數190,916輛,年減0.8%。 車市原本預估5月掛牌數約4萬輛,業界指出,5月掛牌數量增,關鍵之一是進口車來車充足,推升單月進口車占比高達50.5%,明顯優於國產車的表現;預期6月的量能會比5月更好,有望突破4.4萬輛。 據了解,車市原本對5月期待較低,原因之一即5月是傳統報稅月,會排擠到各家庭的開支預算,尤其出量屬於高價商品,會被優先排除。 不過,從5月的掛牌數字來看,今年台灣整體汽車市場表現不受報稅影響,進一步究其原因,跟這一波股市資金潮或有正面相關。 業界指出,5月進口車品牌大量交車,進口品牌如BENZ、BMW、VW等大量到港,因為首季紅海危機導致船舶全球大繞行,近期終於再到一波,也一次彌補...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車輛中心射3箭 助產業進軍國際

2024/06/03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藉由「測試驗證、科技研發、產業輔導」三大核心,助攻台灣車輛與車電產業躋身國際供應鏈,不僅獲頒第27屆國家品質獎,更協助我國車電相關產業邁向智慧化、系統化及國際化,更積極推動成為台灣新兆元產業。 車輛中心具備台灣最完整車輛驗證能量,擁有全台唯一國際級試車場及相關實驗室群,提供跨國、跨領域產品研發、測試的一站式驗證服務;AI時代來臨,更建置智慧座艙、多合一動力總成測試驗證及全天候高速自駕實車驗證測試場域,助產業持續升級轉型。 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表示,身為結合科技研發與測試驗證能量的研究機構,車輛中心積極與產業合作,發展智慧電動車與車輛電子兆元產業,助廠商進入國際市場,讓更多新台灣之光站上世界舞台,朝向「車輛研發創新與知識服務領導者」願景邁進。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車險保費估增6%

2024/05/21

2023年台灣車市買氣強勁,新車銷量創紀錄,車廠預期2024年將微幅降溫,但仍將優於新冠疫情前的表現;產險公會預估,今年車險保費年增率上看6%,全年總保費可能增加至1,295.2億元。 產險簽單保費在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簽單保費達2,437億元,較2022年增加234億元,成長10.6%,其中,2023年全年含汽車、機車及微型電動二輪車在內的強制汽車責任險簽單保費收入為193.88億元,年增1.4%;任意汽車保險簽單保費在2023年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56.67億元,較2022年增加9.9%。整體而言,汽車保險保費共1,250.55億元,年增8.49%。 產險公會分析,2023年汽車銷售年成長11%,其主要原因為2023年全球疫情緩解後,汽車產能供應逐漸回復,先前在疫情期間所累積的未交車訂單,終於在2023年獲得大量交車的機會。全年總市場最終銷售量為47萬6,98...


印尼低價鎳幾乎無限量供應,導致多數大型鎳礦區無不面臨存亡威脅。(路透)

印尼低價鎳敲響礦場警鐘 許多大型鎳礦區無利可圖

2024/05/21

由於印尼的低價鎳幾乎無限量供應,世界上很多大型鎳礦區前景黯淡,無不面臨存亡威脅。 彭博資訊報導,以最近價格計算,大約有一半鎳礦事業都無利可圖,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礦業公司主管上周紛紛警告復甦前景渺茫。 鎳是電動車的關鍵原料,也是西方各國政府為確保全球經濟脫碳所需供應鏈的一環,但諷刺的是,印尼靠燃煤生產的鎳價格過低,致使從澳洲到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礦開採正在面臨崩潰。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上周對鎳金屬事業提列減損5億美元,執行長萬布拉德(Duncan Wanblad)表示,印尼鎳礦帶來了嚴重的結構性挑戰,為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其他鎳鐵企業帶來了成本壓力。 傳統上,鎳分為兩類:用於製造不銹鋼的低等級鎳,以及用於電池的高等級鎳。 印尼大規模擴張低等級鎳生產導致供應過剩,而加工創新使這些過剩的產品得以提煉成高品質的產品。 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法...


美國對中國大陸戰略產業課徵高額關稅,電動車關稅從25%調升至100%,半導體從25%調升至50%。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對中半導體與電動車課重稅 法人估對產業影響有限

2024/05/16

美國對中國大陸戰略產業課徵高額關稅,電動車關稅從25%調升至100%,半導體從25%調升至50%,法人預估,對於電動車、半導體產業實質影響有限。 法人機構表示,美國政府公布,針對中國大陸戰略產業的全新關稅措施,將對價值180億美元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課稅,其中,電動車關稅從25%調高至100%,鋰電池關稅從7.5%調高至25%,關鍵礦產關稅從0%調高至25%,太陽能電池從25%調高至50%,半導體從25%調高至50%,鐵、鋁與個人防護裝備從0%~7.5%調高至25%。新關稅將於90天後生效。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增加關稅是對於中國大陸電動車產業「產能過剩」的因應措施,意在保護美國車廠,免受廉價進口產品影響。 法人機構指出,在電動車產業的影響面,首先,根據中國大陸海關資料顯示,美國占2023年中國大陸電動車及燃油車整體出口比重僅3.25%,若單以電動車來看,美國只占0.97...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盯墨製陸電動車避稅

2024/05/16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拜登政府正密切關注中國大陸業者從墨西哥向美國出口汽車的任何企圖,並考慮如何阻止他們規避美國針對陸製電動車的關稅。 戴琪14日表示,政府正監控中國業者在墨西哥的動向,並對任何可能利用墨西哥新工廠進入美國汽車市場的跡象,保持高度警戒。 白宮同日才宣布,對從大陸進口的電動車關稅稅率提高三倍至100%,此舉主要是為美國車廠保護戰略成長領域。 戴琪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說:「我們都在關注這樣的情勢,也就是有中國企業在第三國購買土地設廠,並尋求進入美國市場的其他管道。」有中國企業一直在美國邊境以南購買土地。 此前稍早,戴琪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認真關切中國在墨西哥的擴張,當局正在「研議我們所有的工具,看看是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