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世衛組織將智慧醫療定義為資通訊科技在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應用,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等。圖檔來源:聯合報系

科技加持 智慧醫療升級

2022/11/07

先進國家積極發展智慧醫療,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智慧醫療定義為資通訊科技在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應用,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教育和研究等,應用科技蒐集的生醫數據資訊共享,應用至疾病預防、管理、醫療照護、醫療流程與醫院管理等。全球醫療器材市場,據BMI Research調查,到2024年可達4,744億美元,美洲為主占比超過四成,其次是西歐及亞太,智慧醫材更是未來成長的重要區隔。 資策會分析,智慧醫療應用發展方向有三點:一、醫療數據標準化與安全化,美國2020年5月公告「醫療資料可互操作性病人讀取權規定最終版本」(CMS),要求全美健保合約醫療及保險機構採用FHIR標準,強化資料互通,涵蓋醫療機構、病歷、住出院和轉診記錄與保險資料之交換API,以及USCDI等標準化資料格式。歐盟2022年10月公布「數位身分框架」,制定如基因資訊影像標準(MPEG-g)促進資料標準化及流...


電動車示意圖。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光寶科雲端及車用旺 10月營收149億年增2%

2022/11/07

光寶科技在雲端資料中心、車用電子市場需求帶動下,10月全球合併營收新台幣149億元,年增2%,前10月合併營收1453億元,年增8%。 光寶科表示,受惠於產品組合持續優化、核心事業終端市場需求穩定成長,累計今年1至10月合併營收1453億元,年增8%。 綜觀各部門表現,光寶科表示,光電部門10月營收占整體19%;全球出貨量第一大的光耦合器受惠於工控與綠能等高端產品需求穩定,加上電動車充電裝置、車用LED照明與ADAS攝影模組等汽車電子應用出貨暢旺,帶動光電部門營收年增3%。 光寶科雲端及物聯網部門營收占整體營收約34%,在雲端運算高階伺服器、網通設備電源管理系統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雲端及物聯網部門月營收的年增率持續成長。 另外,光寶科資訊及消費性電子部門營收占比達47%;受惠於高階電源供應器出貨比重提升與周邊產品組合持續優化,帶動資訊及消費性電子部門營收持續呈現年...


工研院透過AI材料平台成功協助陶瓷零組件商,開發新型5G關鍵材料,大幅縮短開發時間達20%,助產業高值化轉型。圖檔來源:聯合報系/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以AI材料平台 提升創新材料開發競爭力

2022/11/04

為提升我國先進材料國際競爭力,工研院透過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建立「MACSiMUM」材料化學領域專用數位平台,協助中小企業導入數位研發工具,透過簡單、易學的網站設計,使企業能輕鬆跨入智慧IT技術門檻,讓材料開發更「接地氣」,已輔導超過20家中小企業,囊括傳統化工產業、高科技製造業等,並成功協助陶瓷零組件商開發新型5G關鍵材料,大幅縮短開發時間達20%,帶動國內產業結構高值化轉型。 由於臺灣產業多屬中小企業,單一企業難以投入大量研發資源,也缺乏AI及高階材料設計人才,為此,經濟部技術處除了運用科技專案持續投入創新材料研發,並透過開發應用於材化領域的AI機器學習平台,提供企業進行新材料、新配方開發,及製程優化、線上品質分析等應用,輔以材料人才培育,加速新材料鏈結產業需求,大幅縮減研發時程與成本,未來也將以AI為企業提出減碳建議及修正,以科技協助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材...


車用電子示意圖。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路透

車用助攻 毅嘉10月營收寫今年次高

2022/11/04

軟板與手機零組件大廠毅嘉10月自結合併營收7.54億元,年增43%,在車用產品需求的助攻下,創今年的營收次高水準;看好缺料趨緩、車用需求持穩,第4季營運力拚新高。 毅嘉公布10月自結合併營收7.54億元,年增43%,其中,軟板整合元件產品營收為5.83億元,機構整合元件產品營收為1.71億元。 毅嘉表示,10月合併營收在車用產品需求的助攻下,創今年次高水準。 展望未來,毅嘉指出,隨著缺料的影響逐步趨緩,加上車用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穩,毅嘉第4季度的營運仍有機會挑戰新高,但未來宏觀經濟對終端需求可能的影響,毅嘉仍將審慎應對。


Arm年度科技論壇今日於台北展開。左起為信驊董事長林鴻明、遠傳電信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執行副總經理胡德民,和Arm 台灣總裁曾志光,進行對談爐邊對談。圖檔來源:聯合報系/Arm提供

Arm:2026年車用半導體產值上看千億美元

2022/11/04

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昨日(3日)表示,車用半導體產值今年約500億美元,預計2026年產值將達1,000億美元,儘管車用半導體市場目前小於手機市場,但未來市場將非常可觀。 Arm Tech Symposia(Arm 年度科技論壇),今天第二天在新竹市國賓飯店接力舉辦,主題為「The Future is Built on Arm」,吸引超過600位半導體專家參與。 鄧志偉則針對近來討論度相當高的車用市場,發表「Automotive Market Trend and Architecture Transition」專題演講,詳細解說軟體定義汽車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因應車用市場轉型所需的架構與技術。 鄧志偉表示,台灣半導體技術供應鏈領先全球,全世界沒有任何地方像台灣這麼完整的供應鏈,未來成長性很高,加上台灣科技公司非常專業,對台灣而言,是很好的機會。 今日...


工研院今(1)日起舉辦為期八天「眺望2023 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建構綠色生活產業鏈,實踐淨零永續新未來。圖檔來源:聯合報系

工研院眺望2023研討會 建構綠色生活產業鏈

2022/11/01

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工研院自今(1)日至10日展開為期八天,共16場次的「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開幕論壇,首日以「淨零永續 x 產業趨勢」為主軸,邀請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英釗進行「永續綠建築」主題演講,並邀集多位臺灣淨零永續先鋒代表共同進行高峰論壇,從臺灣在地經驗出發,分享在各自領域推動淨零永續的策略。 今年同時於開幕論壇發表《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專刊,並帶出「永續能源」、「石化」、「特化與綠色化學」、「數位永續」、「永續營運」等淨零議題,也分享「全球產業趨勢展望」、「全球創新與轉型趨勢」、「半導體」、「通訊」、「零組件與顯示器」、「先進材料」、「機械」、「智慧車輛」、「生醫」與「健康照護」等重要產業議題,眺望2023各產業發展大勢及全球布局策略。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最近國際局勢變化快速,地緣政治與保護主義再起,加上全球暖化帶來氣候劇變,淨...


電動車示意圖。 (本報系資料庫)

電動車需求刺激 上周鋰價創新高

2022/10/31

今年以來全球電動車出貨量大幅成長,尤其是中國大陸電動車(EV)生產量激增,更帶動各式車用電池出貨成長,無論是鋰三元電池或是磷酸鐵鋰電池(LEP)等,都需要使用到金屬鋰,鋰價持續揚升,今年以來已漲了近1倍,上周每公噸價格更來到54.7萬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 據英國資源調查公司Argus Media上周26日所公布的中國大陸交易價格,電池級碳酸鋰每公噸來到54.7萬元人民幣,已連續15個交易日上揚,較2021年底時上漲達99%,創有數據可供追溯的2016年2月以來新高。 Argus Media表示,中國大陸大陸是全球最大的電池金屬鋰鈷鎳以及正極材料和鋰電池生產基地,隨著歐美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工廠的不斷建立,中國大陸電池金屬和正極材料等產品與歐美市場的連結越來越密切。 日經新聞則指出,作為EV電池主要原料的鋰價格快速提升、創下新高,主因是中國大陸EV生產量急速擴大,帶動主...


中華精測跨入車用市場 推高低溫探針卡解決方案</h2>

中華精測跨入車用市場 推高低溫探針卡解決方案

2022/10/28

中華精測今(28 )日召開2022年第3季營運報告線上說明會,會中介紹全新128晶粒大面積、微間距、高低溫測試探針卡解決方案,透過自有材料之研究,讓該方案除了應用於強調微縮演進的先進製程晶圓測試之外,亦符合成熟製程的新型車用晶片在嚴苛的高低溫環境進行最佳化測試。 中華精測表示,本季度Gerber案(純測試載板製作案)需求持續增溫,中華精測在未來兩個季度的產業淡季裡,將受惠於半導體測試介面市場的完整布局,有效降低系統性風險帶來的衝擊。 中華精測表示,今年第4季半導體產業鏈持續承受庫存調整壓力之外,由於全球經濟受到通膨疑慮、歐洲能源危機、中國後疫情清零、以及新一波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禁令的影響,終端需求前景混沌不明 ; 所幸國際低碳綠色轉型趨勢,促使全球各國大廠相繼宣示淨零目標,帶動電動車、自駕車等節能減碳相關之油電系統汽車的科技發展,其對應所需的半導體測試需求亦藉此逐漸開始加溫。 ...


示意圖。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經濟警鈴大響!商研院董座許添財:現在比誰下滑得少、下滑得慢

2022/10/28

景氣轉向情勢確立,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表示,整個世界大環境下行,目前真的是非常悲觀。但,悲觀當中,如果一定都會往下滑,現在是比誰滑得少、誰滑得慢。 許添財表示,若政府的決策夠快、果斷、勇敢的話,台灣這次不會輸,因為相較世界主要國家,台灣的優勢還是存在,且台灣的基礎相當好,但現在應採取的對策,不是以不變應萬變,而必須是「積極應變」,但並非莽動,數位轉型尤其重要,政府資源更要投入,這是絕對不能耽擱、遲疑、猶豫,企業佈局的眼光也必須宏觀前瞻,若有能力投資就儘量投資,為下一次做準備。 許添財指出,經濟蕭條訊號已經明顯出現,這次是工業革命、商業革命、能源革命、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一起來,過往都沒有比這更轟轟烈烈的動盪且嚴酷,而且這是一個為了打壓通貨膨脹而引起的金融危機,也是歷史上幾乎沒有的,這次非常特殊它的導火線是戰爭,戰爭讓全球經濟實體面受到影響,糧食短缺、供應鏈被打斷,緊接著各國加壓制...


欣興董事長曾子章。圖檔來源:聯合報系

談產業景氣、東南亞布局 欣興董座這樣說

2022/10/27

欣興董事長曾子章今(27)日在電路板國際展會第二日接受採訪指出,台廠最大競爭者是大陸本土廠商,陸資廠商當前不僅受制於美國政策,未來可能還會受制於更嚴格的採購審核,這對台廠存在機會。 曾子章提到,今日上午業界早餐會大家都在問「台灣有多危險」但其實有人言過其實,不過確實已看到黑天鵝不少包含地緣政治、美國升息,2023年經濟有考驗,但2024年有望脫離景氣挑戰,台灣如何塑造相對大陸廠商更強的競爭力,在歐洲美國與日本客戶要求下,過去25年到大陸設廠,導致大陸區域設廠的規模變大,隨著當前產業鏈重塑,若各界有共識重塑供應鏈需要時間估計約十多年,台廠最好合作同時也希望政府單位要幫忙如辦事處也希望能接軌業界海外布局,這是今日上午業界早餐會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