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汇整各种市场资料及专业分析,让买主及读者更快掌握台湾各主要出口产业中的最新亮点,包括创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场趋势及未来展望等,


高雄市府经发局推出国内首本「制造业碳管理作业手册汇编」,并提供一系列服务,协助企业因应欧盟10月将公布的CBAM施行细则。图/经发局提供

欧盟碳边境调整10月试行 高雄推作业手册维持竞争力

2023/08/21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今年10月起试行,会依照产品碳排放进行课税,影响台湾产业竞争力,高雄市府推出国内第一本「制造业碳管理作业手册汇编」,并提供单一窗口协助企业做申报准备。厂商表示,碳管理措施刻不容缓,如何完善国内相关机制,直接攸关台湾竞争力。 经发局表示,因应国际法规发展趋势,高雄编撰国内首本「制造业碳管理作业手册汇编」,并提供一系列企业说明会、授证课程、碳谘询单一窗口服务等作业,协助企业于10月欧盟公布CBAM施行细则后,尽早启动相关申报资料准备。 生产金属扣件的舜倡发企业特助朱俊德分享,若客户要额外负担产品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碳税,会导致售价失去竞争力,但现阶段欧盟规则细节尚未出炉,各国能做的就是推动绿色转型,目前国内业者、政府已开始布局,让未来规则公布后,能让企业快速应对维持竞争力。 朱俊德说,目前国内制造业许多都已朝节能减碳目标前进,以舜倡发发来说,因生产...


工研院昨天举办「2023预见永续新商机 南台湾净零排放论坛暨特展」,工研院长刘文雄(左三)与出席代表共同宣告「净零转型、未来齐行」决心。 工研院/提供

南台湾净零论坛 四大亮点

2023/08/21

台湾迈向2050净零转型目标进入倒数1万天。工研院在经济部支持下,昨(16)日于台南沙仑绿能科技示范场域举办「2023预见永续新商机.南台湾净零排放论坛暨特展」,串联产官学研25位专家及11家公协会能量,提出净零排放趋势下的创新应用、探索发展契机。 这场论坛聚焦全球跨域趋势及净零议题,展出超过20项减碳技术与服务,透过集结各界代表共同探讨、交流,宣告「净零转型、未来齐行」决心。 经济部次长曾文生表示,特展有八成的净零科技来自经济部科技专案、能源专案支持,且均与产业合作落地应用,像是「AI数位减碳解决方案」,针对高耗能产业各自制程特性,快速研发不需花费高成本更新设备的方案,已帮助鼎基资讯、荣钢等业者优化工厂人、机、料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协助国内石化与钢铁大厂建立碳捕获再利用关键触媒与制程技术,加速国内高碳排产业迈向低碳制程与高值产品转型。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指出,工...


工研院今(16)日于台南沙仑绿能科技示范场域举办「2023预见永续新商机 南台湾净零排放论坛暨特展」。照片/工研院提供

「2023预见永续新商机 南台湾净零排放论坛暨特展」登场

2023/08/21

台湾迈向2050净零转型目标,正式进入倒数一万天!在经济部支持下,工研院今(16)日于台南沙仑绿能科技示范场域举办「2023预见永续新商机 南台湾净零排放论坛暨特展」,串联产官学研25位专家及11家公协会能量,提出净零排放趋势下的创新应用、探索发展契机。 论坛聚焦全球跨域趋势及净零议题,展出超过20项减碳技术与服务,透过集结各界代表共同探讨、交流,宣告「净零转型、未来齐行」决心,迎战倒数一万天。 经济部次长曾文生表示,科技研发在我国的「2050净零排放路径」中扮演重要关键,经济部长期支持法人投入研发相关净零技术,并携手产业以「先大后小、以大带小」方式,协助国内产业建立碳管理能力。南台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科技重镇,工研院举办净零排放论坛暨特展,就是让南台湾产业可以精准掌握最重要的净零排放相关技术及情报,抢先布局净零减碳新商机。 此次特展有八成的净零科技,是来自经济部科技专案...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看好铜价未来走势 矿业开发商扩大投资铜矿开发计画

2023/08/15

受到中国大陆经济数据不加及国务院经济政策激励的影响,上周铜价呈现大幅震荡整理的走势,不过,铜价整体仍维持在每磅3.85美元之上且守稳下方的季线支撑价位。受到洪水灾害侵袭的影响,中国7月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飙升至57.4亿美元,超过1月至6月的总和,截至上周三为止在河北省已有超过120万人被疏散,市场预期此次灾害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工业生产活动。 此外,智利铜业理事会(Cochilco)发布报告表示,截至上周末为止,三大金属交易所的精炼铜总库存增加3.6%,达到6,000吨,不过与2022年底相比,2023年的铜库存仍下降10%。而该机构最近也将2023年铜的预估平均价格调整至每磅3.85美元。 街口投信表示值得留意的是,由于再生能源以及电动车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矿业开发商 Sagittarius Mines Inc.(人马座矿业公司)看好铜价未来的走势,积极扩大铜矿开采投资...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碳有价时代来临 经部砸百亿拚3年4千家厂商减碳有成

2023/08/11

碳有价时代来临,制造业减碳成当务之急。经济部砸新台币约110亿元祭出人才培训计画并补助厂商「以大带小」,鼓励以1家拉10家方式,串连供应链共同减碳,每案最高补助3000万元,目标3年辅导4000家厂商升级转型。 碳权交易所7日将挂牌上路,减碳已成为企业显学,相较于大厂较完整碳管理能力,台湾许多中小型制造业面临减碳压力较大,其中又以电子资讯、机械及金属扣件业者为主。 经济部工业局接获业者反映中小企业的人手和资源比较不足,因此今年初启动CEO净零列车,透过培养高阶主管的减碳知识,并携手产业公协会举办线上线下说明会,协助企业由上而下的人才培训。 掌握自身碳排量是企业减碳的第一步,经济部推出线上「碳估算工具」,协助企业碳盘查,找出制程中的排放热点,另透过筹组专家团实地访查,协助厂商制定有效的减碳计画,包含能源管理、汰换设备、运用减碳技术等。 台湾制造业上下游合作关系紧密,...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碳交所揭牌 工总吁先盘查碳排总量

2023/08/11

台湾碳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营运,工总认为,2050年净零碳排是目标,因此产业推动转型刻不容缓,但自愿减量对于产业节能减碳效果并不明显,政府应该要先盘查国内碳排总量,产业才知道减碳额度。 工总表示,2050年要净零,时间上很赶,因此相当需要政府协助,而政府成立碳交所后,目前除了碳谘询方面协助企业盘查、教育等,在国内自愿减量的额度交易,还看不到内涵。 但工总认为,用自愿减量而非总额控制的方式,对于产业来说,节能减碳效果比较不好,政府应该先检视台湾的总碳排是多少,才能细分产业、企业,一层一层的往下推,最少应该要到产业面,才知道各个产业的减碳目标。 工总也说,台湾以出口为导向,若是国外买的碳权不被「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认定可以抵消,那对于企业来说,就很麻烦。 工总也说,经济部工业局近来已举办多场教育训练,提供业者相关知识,但有不少企业反应,希望补助经费能够做出调配,除...


指标企业对碳交易看法

碳交所揭牌 钢铁业打造低碳供应链

2023/08/11

台湾碳权交易所总公司昨(7)日揭牌成立,减碳成为当前显学,国内被视为碳排大户的中钢、台泥、亚泥、中油等指标企业均表示,已经提前规划、布局减碳,其中,中钢透过「以小带大」的模式,与钢铁业上下游共同打造低碳钢铁供应链。 中钢董事长翁朝栋指出,国内碳权交易能否接轨国际、获得认证是关键。策略上以「共好互利」为宗旨,翁朝栋说,中钢透过「以大带小」,辅导钢铁产业中小型业者进行碳盘查,今年上半年已协助十家钢厂完成相关作业,预计下半年还有十家,同时提供减碳的建议制度,「给鱼不如给钓竿」。 他认为,虽然对产业来说交易非主要目的,而是要努力减碳,但国内碳权交易能否接轨国际、获得认证是很重要的,尤其不少国内业者市场在欧美,对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昨日指出,台湾以外销出口为主,一定要在碳税、碳权方面多加研究。童子贤表示,碳权本身可以交易是全世界趋势,但是如果没有从根本减碳,只...


台湾碳权交易所昨天举行开幕揭牌典礼,包括蔡总统(中)与行政院长陈建仁(左三)等贵宾都南下参加。记者刘学圣/摄影

碳交所揭牌...国外碳权交易年底上路 总统宣示净零转型

2023/08/08

台湾碳权交易所昨(7)日举行揭牌仪式,蔡总统特别南下高雄到场站台,并宣示台湾预计整体推动净零转型的努力,自2023到2030年,将带动4兆元以上的民间投资,创造5.9兆元产值,并提供超过55万个相关就业机会。 台湾碳权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表示,国外碳权商品今年底前可上架,国内碳权交易最快明年上半年上路。 蔡总统重申「2050净零转型」目标,在欧美日各国先后成立碳交易平台下,碳交所成立使台湾跟上国际净零转型潮流,碳权在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流通,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果、创造减碳的诱因,同时也促进低碳科技的研发及相关人才的培育,带动整体绿色经济的良性循环。 她说,高雄在过去产业分工中,大多发展钢铁、石化、造船等大型工业,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国家打下工业化基础,更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关键。将碳交所设在高雄,未来高雄将会在净零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蔡总统认为,高雄的钢铁业及造船...


蔡英文总统携同行政院、立法院、高雄市政府及市议会贵宾为台湾碳权交易所揭牌。台湾碳权交易所提供。

台湾碳权交易所正式成立 见证迈向净零历史性的新里程碑

2023/08/08

台湾碳权交易所8月7日举行揭牌仪式,总统蔡英文、行政院长陈建仁、高雄市长陈其迈、行政院秘书长李孟谚、发言人林子伦、总统府副秘书长张惇涵、国发会主委龚明鑫、环保署副署长王雅玢、经济部次长林全能、金管会副主委萧翠玲及碳交所董事长林修铭等人出席揭牌典礼,共同见证台湾迈向净零历史性的一刻。 典礼中,总统蔡英文重申「2050净零转型」目标,在各国先后成立碳交易平台之下,碳交所的成立使台湾跟上国际净零转型的潮流,碳权在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流通,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果、创造减碳的诱因,同时也能促进低碳科技的研发及相关人才的培育,带动整体绿色经济的良性循环。碳交所设在高雄,在净零转型扮演重要角色,政府将持续集结各界力量来推动,也会给予企业更多的协助与支持,引导企业走向低碳转型,以「以大带小」的方式循序渐进。 国发会已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12大战略,待《气候变迁因应法》子法逐步完善碳定...


台湾碳权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表示,未来碳交所将依各种碳权性质及对象不同,分为三大交易板块,除国外碳权外,国内碳权交易部分,则分为自愿减量额度交易及增量抵换交易等二类。记者刘学圣/摄影

碳交所董座林修铭:国内分二大机制 最快明年Q1有机会落实

2023/08/08

台湾碳权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表示,未来碳交所将依各种碳权性质及对象不同,分为三大交易板块,除国外碳权外,国内碳权交易部分,则分为自愿减量额度交易及增量抵换交易等二类。 至于上路交易时间,林修铭指出,今年底前应该有国外碳权商品上架,国内碳权要等主管机关环保署碳交易子法到位,有碳定价可以参考后,最快明年第1季就有机会落实机会,目标是抓明年上半年。 针对国内碳权部分,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量专案管理办法(2023.6.29草案预告)」,碳交所将推出自愿减量额度交易服务,让国内企业可依需求在交易平台上,公开透明的移转、交易或拍卖给有碳费抵减或增量抵换需求者,未来亦可因应国内减碳规范,例如抵减碳费等。 自愿减量额度包括林业与非林业型专案,透过交易平台的多元减量诱因机制,可激发各界投入减碳行列,再依照减量技术发展情形稳步调整对策,最终迈向净零目标。 林修铭解释,自愿减量不会只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