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動見科技執行長周俊廷。圖/動見科技

動見科技前瞻AI技術 傳產面臨的數位化挑戰

2020/12/08

後疫情時代帶動產業加速數位轉型的節奏,但如何運用新興技術,替現行服務或產品賦予新價值,是企業必須躍過的門檻。 由國立台灣大學資電學院教授團隊出來創業的動見科技有限公司,透過自家研發的AI影像自動辨識及機器學習技術,推出能分析即時街景、動態圖資及交通路況的影像平台,將被動觀看的影像,賦予主動萃取資訊的價值,導入技術在傳統產業中,不僅強化數位化轉型,同時替台灣傳統強項的硬體產業,附上全新的價值。 台大三位教授各在自身領域皆累積超過十年的功力,動見科技執行長與共同創辦人周俊廷表示以學術團隊的背景出來創業,從研發技術方面顯得更紮實,更前瞻。動見團隊起初是參加科技部2018年的價創計畫,做出亮眼的結果後,決定找投資人,創立「動見科技有限公司」。兩年過去,已有較成熟的兩大產品服務-MyFleet與CityWatcher,都使用核心AI影像自動辨識及機器學習技術。 傳統產業中...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林恩平:玻璃鏡頭…車用需求較大

2018/06/19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玻璃加上塑膠的混合鏡頭(G+P)導入智慧手機成為去年以來市場熱議話題,不過,隨著大立光以全P(塑膠)設計,順利解決3D感測鏡頭發射端過熱的問題後,一舉封殺晶圓級鏡片及玻璃鏡頭導入手機的可能性;對於玻璃鏡頭的應用,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仍認為,車用需求較大。 大立光以塑膠鏡頭的技術及良率優勢,稱霸全球手機鏡頭市場,不過,隨智慧手機市場成熟,競爭激烈,加上規格不斷升級,各手機品牌廠也積極尋求差異化,苦思突圍,去年LG曾推出一款搭載G+P混合鏡頭的旗艦級手機,不過,後續未見其他陣營跟進,主要卡在產量及成本兩大關鍵因素。 對於玻璃鏡頭導入手機的可能,林恩平認為,G+P導入後置攝像(拍照)鏡頭優勢不大,主要為解決前置3D感測鏡頭發射端的過熱問題,G+P的解決方案才有優勢,但G+P只是解決方案「之一」,如果手機廠在軟體端的優勢,可以補償硬體鏡片設...


以分散式資料庫為概念的區塊鏈 亦是去中心化潮流的一部份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業務最前線/去中心化 創新模式DNA

2018/06/14

經濟日報 吳育宏 未來十年,要正確解讀商業模式的轉變,「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是我們必須理解的關鍵字。 從大量生產的標準化產品,走向接單生產的客製化產品,1990年代崛起的「戴爾電腦(Dell)」堪稱業界的先驅。透過直接銷售給終端使用者的「直銷模式」,戴爾顛覆了當時電腦市場的遊戲規則,不僅名列「財星雜誌」全球500強企業,並曾站上個人電腦(PC)全球第二名的位置。 我個人認為戴爾的成功,可謂「去中心化」概念在銷售通路的早期實踐。 相對於銷售端,製造端的去中心化則是「3D列印」。3D列印技術的應用,在2010年代之後廣泛出現在汽車零件、航太模具與建築模型等。雖然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要走,但是它象徵生產製造、乃至於更上游的研發創新,不再是大型工廠及昂貴模具才辦得到,製造研發能力也從「中央集權」走到開放創新,去中心化為產品創新...


經濟日報提供

和大董座專訪/和大擁關鍵技術 訂單塞爆

2018/06/05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隨著傳統汽車邁向電動車的時代,國內齒輪製造業第一大廠和大,率先投入電動車減速齒輪箱研發與製造,全球電動車龍頭Tesla到傳統百年車廠相繼投入電動車,和大緊握關鍵技術,成為各電動車廠最強合作夥伴。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表示,因應市場需求,積極擴充智能生產線,並準備啟動海外擴廠。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大家想到電動車就想到特斯拉,想到電動車就想到和大? 答:和大並非特斯拉最早合作夥伴,當初因特斯拉原始供應廠商一直無法解決異音問題,特斯拉才轉向和大,也因為和大有能力解決原本的問題,才能和特斯拉展開為期十年的合作關係。 2011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時,接單相當好,但產量出不來。特斯拉創辦人Musk曾經為了追進度,曾親自來電拜託催貨「做多少算多少」。但是當時和大的生產瓶頸來自趕工用的日製模組刀具,日商根本供不應求,導致和大無法供...


勤崴董事長柯應鴻(右二)

勤崴董座專訪/勤崴擁利基 拚當車聯網一哥

2018/05/18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黃晶琳/台北報導 中華電轉投資、台灣電子圖資市占龍頭勤崴董事長兼總經理柯應鴻表示,隨著車聯網、自駕車發展,對圖資的需求更大,勤崴累積20年的基礎,積極掌握自駕車高清地圖商機,期許成為台灣最大車聯網服務平台。 車聯網與自駕車都是科技業目前最火紅的應用領域,成功關鍵在於精密的圖資系統。勤崴累積的台灣相關圖資最完整,大家經常在用的Google Map,來到台灣也是向勤崴購買授權,採用勤崴的圖資。 本益比高達300倍 勤崴挾富爸爸中華電支持,以及在圖資領域領先優勢,即便近三年每股純益都僅約1元,仍是市場投資人競逐標的,上周五(11日)興櫃參考價為292.99元,是興櫃股后。 勤崴高達300倍的本益比,在台股相當罕見。柯應鴻說,會買勤崴股票的投資人,看的是勤崴的未來。 柯應鴻指出,勤崴一直走在產業前進的趨勢上,車聯網的趨勢很確定,未來車...


經濟日報提供

和大董座專訪/和大擁關鍵技術 訂單塞爆

2018/04/09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隨著傳統汽車邁向電動車的時代,國內齒輪製造業第一大廠和大,率先投入電動車減速齒輪箱研發與製造,全球電動車龍頭Tesla到傳統百年車廠相繼投入電動車,和大緊握關鍵技術,成為各電動車廠最強合作夥伴。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表示,因應市場需求,積極擴充智能生產線,並準備啟動海外擴廠。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大家想到電動車就想到特斯拉,想到電動車就想到和大? 答:和大並非特斯拉最早合作夥伴,當初因特斯拉原始供應廠商一直無法解決異音問題,特斯拉才轉向和大,也因為和大有能力解決原本的問題,才能和特斯拉展開為期十年的合作關係。 2011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時,接單相當好,但產量出不來。特斯拉創辦人Musk曾經為了追進度,曾親自來電拜託催貨「做多少算多少」。但是當時和大的生產瓶頸來自趕工用的日製模組刀具,日商根本供不應求,導致和大無法供貨。 奪歐...


匯聖實業外銷部業務經理荊顥 (呂棊峰/攝影)

匯聖避震系統方案 一體到位站穩全球市場

2018/03/19

自1997年起,匯聖實業專注於避震器總成件、避震器上座及避震器各部件等產品研發及服務。憑藉高品質的商品以及優異的售後服務,匯聖已成功在海內外建立穩定的銷售市場,產品行銷東南亞及北美地區。 匯聖實業外銷部業務經理荊顥指出,避震器總成件是由避震芯、上座、緩衝塊、彈簧、防塵套等許多部件組成。很多修配廠會使用不同供應商所提供的零組件組裝產品,並因此造成客戶的維修成本提高,檢測難度增加等風險。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匯聖提供一體到位的汽車懸吊解決方案,有效降低安裝及檢測時間,並保有絕對的價格優勢。 荊經理表示,匯聖實業的核心價值在於產品研發、材質選用、品質控管與資源整合。其堅持使用原廠產品做為開發樣件,於研發階段進行產品CAD圖紙的繪製,並明確將各部細節的尺寸與公差清楚標示,同時按照業界規範選用材質,以利後續生產程序進行。 避震器是每台車的必要耗材,如果廠商無法掌控各部零配件的材質及公...


Gogoro執行長陸學森。 記者陳嘉寧/攝影

Gogoro馳騁歐亞 做大市場

2017/05/02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經營電動機車Gogoro的睿能創意創辦人、執行長陸學森說,Gogoro已不只是電動機車公司,透過結合換電站的發展,未來可創造出更大的產業鏈,讓台灣在這個領域站在相對有利的位置上,睿能創意成功吸引海外資金入資,就是最好的證明。環保潮流興起,乾淨能源成為未來趨勢,電動機車Gogoro快速在台打開市場,更攜手德國Bosch集團成功揮軍歐洲,最近吸引海外資金加入,鎖定東南亞與印度六國,布局下一階段市場。以下是陸學森專訪摘要: 要放大台灣能量 問:Gogoro成立的初衷與期許? 答:我離開宏達電創意長一職後,認真的思考下一個要投入的產業是什麼?因為環境已經與以往不同,我認為新的行業應該是能源,傳統使用的是不乾淨能源,現在要改用乾淨的能源,改善環境。我創業時並不明確的知道要做什麼,只是堅信台灣產業能力很強,有很好的機會發展,公司投入的方向只...


龍鋒推出整合導光板的LED車頭燈,展現類OLED的效果 圖/莊士億攝影

台北國際汽配展第二日 台廠產品與技術優勢續發酵

2017/04/20

文/莊士億 2017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Taipei International Auto Parts & Accessories Show, TAIPEI AMPA 2017)於昨日進入第二天展期,台灣參展商各自於會場上持續推廣創新產品及技術、打造優質的企業與品牌形象,令人潮絡繹不絕,包括來自全球各地的專業買主都因此慕名而來。 龍鋒 國內知名AM(Aftermarket售後維修市場)車燈廠龍鋒企業,今年特別展出多款新產品。 外銷三課課長林群翔首先介紹龍鋒新一款LED車頭燈,特點是整合導光板,改變LED聚光特性,使照射出來的光線可散佈地更加均勻。該產品的發想主要來自OLED,這種面光源所散發出來的光較為柔和不刺眼,而可撓式特點亦可在設計上使光的呈現充滿立體感。 林群翔說,「龍鋒將LED與導光板整合在這款頭款,達到類OLED燈的特性,使光不僅可以產生3D...


建大工業副董事長楊啟仁表示,研發中心扮演把關角色,可加速產品開發時程。

智慧經營/建大輪胎研發帶來好生意

2016/12/22

經濟日報 高行 老牌輪胎廠拚升級,大手筆投資,為品質與性能把關,加速產品開發時程,打進全球一級戰線… 投資研發是門好生意!老牌輪胎廠建大致力研發,年初擴大美國研發中心規模,效益立即展現,品質與性能媲美全球一級廠的汽車胎今年陸續出爐,在組車配套市場也大有斬獲,不但成為北美本田最大備胎供應商,今年大陸本土車廠客戶也增至16家,未來更鎖定雙B供應鏈,朝全球一級輪胎廠邁進。 建大為國內輪胎二哥,過去主攻機車胎、自行車胎等「小胎」,品牌在國際占據一席之地,近年來力拚升級,轉攻汽車、卡車等「大胎」,力爭進軍國際一線輪胎廠,去年投下300萬美元(約新台幣9,495萬元)在美設置研發中心,今年初加碼7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2億元)擴大規模,完成從開發到測試的一條龍配置,如今不到一年時間,就展現超乎預期的龐大效益。 對於為何大手筆在美設置研發中心,建大副董事長暨總經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