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機械公會周四改選

2024/03/18

台灣機械公會訂3月21日召開第30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會中將改選新任理事長。現任理事長魏燦文年滿70歲,依公會內規無法再選任理事長,第30屆新任理事長可望由現任監事會召集人、大立機器總經理莊大立接任。 莊大立表示,機械公會上月發布「台灣機械產業發展白皮書」,宣示2035年機械產值倍增計畫,包括:2035年機械產值要達到3兆元、機械產業附加價值率達到35%、機械產業人均產值達到600萬元,這也是他上任後將全力以赴的目標。 1965年次的莊大立畢業於中原大學機械系,並攻讀會計、財務與管理。1992年,大立機器創辦人莊慶昌英年早逝,由當年僅27歲的莊大立接手經營、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帶領大立機器成為國內指標性工具機廠。


中鋼。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鋼4月鋼價開平盤 第2季季盤鋼價開平高盤

2024/03/18

為協助客戶早日度過鋼市調整期,蓄積接單動力,中鋼續採「順勢、合宜、穩健」一貫訂價原則,針對今年4月月盤產品順應國際行情變動與客戶需求,並考慮客戶的庫存跌價損失,以平盤開出,且搭配多元配套方案,逐月檢討,企盼5月之後需求回溫;第2季季盤產品依照下游產業實際需求強度與接單周期不同,並考量現行鋼市呈現和緩復甦態勢,予以平高盤開出,提振客戶購料信心。近年低價鋼材大量進口,嚴重擾亂台灣市場秩序,中鋼已積極蒐集資料與事證,將適時採取必要措施,以維護國內整體產業健全發展。 全球經濟溫和復甦,多家調研機構上修經濟成長預測,IMF將今年全球GDP成長率由原先預期之2.9%上修至3.1%。其中美國消費穩健,經濟成長率上調幅度最大,歐洲經濟亦持續回穩,帶動亞洲國家出口動能增溫。中國大陸兩會定調今年GDP成長率為5%,推出更多強而有力的振興政策、展現支撐經濟決心,東南亞及印度由民間投資及基礎建設帶動投資擴...


製造業示意圖。 路透

景氣回溫復甦!主計總處:元月製造業加班工時連七紅

2024/03/18

景氣回溫態勢漸趨明朗,我國製造業勞動市場情況也轉好。行政院主計總處14日發布2024年元月勞動供需市場相關數據,元月製造業加班工時15.3小時,不僅連續七個月正成長,且已回升到以往一般狀況大致水準的15~16小時。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製造業景氣已慢慢回升、漸漸復甦。 其中,和半導體相關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加班工時,元月為23小時,月增2小時,年增4.8小時,同樣也是連續七個月正成長。 景氣變動時,廠商多會先以調整加班工時因應,而後才會視需求增加或減少人力,因此加班工時與景氣連動密切。 陳惠欣指出,今年元月整體製造業加班工時15.3小時,月增0.7小時,年增2.2小時,已連續七個月正成長,從去年7月至12月分別年增0.2小時、0.9小時、1.2小時、1.6小時、1.3小時、0.9小時,加班工時已回到常態的15~16小時,從趨勢及絕對值來看,都顯示製造業景氣已...


車市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欠單因素轉淡、紅海危機衝擊 車市今年掛牌量恐減逾4萬

2024/03/18

紅海危機影響,加上疫情期間車市延遲交車的欠單消化將盡,今年車市動能相對轉弱,業界普遍預期,今年車市較去年衰退,而全年掛牌量恐減逾4萬輛,甚至有達一成的潛在下修力道。 指標車廠表示,去年各大車廠獲利大好,其中一部分因消化欠單,進口車大輛交車,所以貢獻不少營業額,今年欠單因素轉淡,加上紅海問題導致進口車交車數受到影響,因此車市恐下修5~10%。 龍頭車廠和泰車年初時認為,去年全年市場規模47.7萬輛、創18年新高,因有來自前年累積的未交車訂單帶動全年銷售,展望今年,雖然去年的對比基期較高,但因政府汰舊換新的政策持續推動,有利於市場發展,預期車市規模雖較去年減少,但仍能維持45萬台的高檔。 不過,隨著紅海危機遲遲未解決,歐系進口車第1季來台數量大減,紅海秩序恢復的時間看來遙遙無期,恐怕對台灣車市造成的影響也擴大,業界因此悲觀看待,認為今年市場規模可能還會再減。 歐系車廠...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歐盟通過關鍵原料法 提高境內產量降低依賴第3國

2024/03/18

歐盟經濟安全戰略重要政策工具之一的「關鍵原料法」今完成立法,目標在2030年前40%用量來自境內加工、對單一國家任一戰略性原料依賴度不超過65%。目前歐盟最大原物料依賴對象是中國。 歐洲聯盟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Union)今天宣布通過關鍵原料法(Critical RawMaterials Act),這個法案是1年前由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去年12月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通過,如今闖過最後一關,以歐盟一般法案進度而言算是非常快速。 歐盟關鍵原料法目的在強化對科技、綠能產業至關重要的原料供應自主性,減少依賴特定國家。目前中國供應歐盟98%用量的稀土(rare earth)、97%的鋰、93%的鎂,這些都是半導體、電動車電池、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產業的關鍵原料。 此法列出3...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臺灣分會理事長潘正堂(右二)頒發設計競賽第一名給聯合大學「機器人的高爾夫球之旅」團隊。 國研院/提供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 聯合大學奪冠

2024/03/17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與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臺灣分會共同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昨(16)日齊聚清華大學工程一館挑戰機器人高爾夫球賽,吸引全國大專院校智慧機械高手,展現年輕學子的創造及實作能力! 經過激烈廝殺,今年由聯合大學「機器人的高爾夫球之旅」團隊勇奪設計競賽第一名及獎金5萬元,英文機械演講競賽則由清華大學張宸瑋榮獲第一名及獎金1萬元。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中的設計競賽是每年由ASME美國總會訂定競賽主題,題目多元且貼近生活,透過團隊合作並結合主題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學理基礎搭配實務製作,激發對科學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今年的題目為「機器人迷你高爾夫挑戰賽(Robot Mini Golf)」,模擬高爾夫球場的球道及果嶺並設置七個各式各樣障礙,由機器人挑戰揮桿讓球入洞,完成後也必須自行導航機器人至下一個發球台。 這次...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印度調降電動車進口稅

2024/03/16

在印度大選的前夕,新德里當局承諾在印度設廠的跨國企業調降電動車進口的稅率,致力於強化對特斯拉(Tesla)等業者的吸引力。 彭博資訊報導,印度商工部15日聲明說,至少投資415億盧比(5億美元),並於三年內開始在印度的工廠生產電動車的業者,便能取得稅務抵減。滿足投資設廠要求的企業,旗下3.5萬美元以上的車款享有為期五年的15%進口稅率,遠低於目前的稅率水準。印度現行進口電動車稅率最高達到100%。 商工部長戈亞爾說:「我們歡迎跨國企業前來印度。我有信心印度將成為電動車製造的國際重鎮,將創造就業並促進貿易。」他並表示,此舉也將嘉惠能以更便宜價格購入電動車的消費者,也有助於政府減少石油進口,進而減少外匯的流失。 新德里當局的減稅政策,符合特斯拉所提出的要求,可謂該公司的一大勝利。去年7月曾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提案在印度設廠,執行長馬斯克也要求調降舉世數一數二高的進口稅率。...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紅海危機造成歐系車卡關 國產車躍主秀

2024/03/15

車商才擺脫因為晶片短缺造成的缺車問題,現在又發生紅海危機造成歐洲進口車來台的時間延誤,以及亞洲輸歐的材料與關鍵零組件遲延,今年歐洲進口車來台數量恐生變數,在整體車市需求不墜下,國產車可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汎德永業去年繳出亮眼成績,其中電動車的銷售更是強勁。汎德永業表示,旗下銷售品牌BMW、Porsche、MINI今年均將推出新款電動車車型,MINI全新大改款純電Countryman,BMW即將發表重磅新車X2及電動車iX2,Porsche將發表全新純電Macan與性能大幅升級的全新Taycan等,預期Porsche、BMW、MINI今年銷售數量均有望較去年增加,電動車交車占比進一步提高,挹注業績成長動能。 車商指出,目前來自歐洲的海運問題最受到關注,因為紅海危機,船舶繞行好望角造成的不確定因素,持續干擾進口車的供應,今年第1季抵台的進口車較原定預估減少,釋出不少空間給國產...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開放陸電動車銷美有條件 商務部長雷蒙多談前提

2024/03/15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大陸電動車的軟體與感測器能擁有充足的控制,中國電動車終有可在美國上路之日。在美國肯塔基州參訪一家電動車電池新工廠的財長葉倫則強調,中國出口大增且輔以大量政府補貼,拜登政府現正致力確保國內電動車產業成功。雷蒙多率貿易團在菲律賓訪問期間告訴CNBC記者,有可能「有一天會看到這些車子(中國電動車)開在美國路上。」不過她強調:「但前提是,我們取得主要的控制權,充分掌握這些車輛的軟體和感測器的各種狀況。」白宮上月底表示,商務部將調查由中國進口的聯網車,是否有國家安全疑慮。雷蒙多說,美國政府須保護美國人民免於來自中國的威脅;「不論車子是在墨西哥或是北京製造完成」,北京當局都能夠取得中國品牌車輛所傳輸出去的位置、個人訊息等資料。 路透指出,美國在前總統川普時代,對中國電動車課徵25%關稅,至今仍維持,有效防堵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應對中國電動車挑戰 日產本田擬建戰略夥伴

2024/03/15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Nissan)及本田(Honda)今天宣布,雙方同意探討如何在電動車及其他領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法新社報導,分析師指日產和本田此舉是為了趕上其中國對手。當中國在發展電動車方面搶先一步,日本企業因更聚焦混合動力車而落後。 日產及本田透過聯合聲明說:「兩家企業必須結合自身強項,研究未來進行合作的可能性;基於這樣的信念,我們已達成相關共識。」 日產與本田表示,它們探究合作可行性的範疇,包括汽車軟體平台、電動車相關核心零部件及輔助產品。 2022年,電動車在中國新車銷售的占比高達20%。而在中國汽車廠商強力助攻下,中國去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 根據其他媒體的報導,隨著銷量衰退,本田與日產甚至正考慮在中國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