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經濟日報提供

台商回流 海外生產比重降

2019/07/23

隨著台商回流,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有降低之勢。經濟部昨(22)日指出,今年上半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平均降 至50.3%,包括資訊通信、電子產品、光學器材等三項貨品,海外生產比都有下降。 在美中貿易戰下,全球生產線大搬移,去年9月,我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來到57%高點,今年2月跌至48.7%,之後又爬升到4月的50.8%,6月上升到51.7%。 不過,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外銷接單海外生產比不應看單月,要看趨勢,以今年上半年來說,外銷接單海外生產比平均為50.3%,較去年平均52.1%明顯下降。 她解釋,單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很容易受到下列三因素影響。一是季節性變動;二是個別廠商若某個時期接單金額較高,易影響比重;三是產業結構,像傳統產業海外生產比一向較低,若接單少,金額下滑,也易對比重產生較大影響。 再觀察各別貨品,今年上半年資訊通信、電子、光學器材等接單海外生...


高雄市南星路轉爐石瀝青混凝土道路。 中鋼/提供

中鋼轉爐石 轉動循環經濟

2019/07/19

全球鋼廠每年產出1.5億公噸以上的轉爐石副產品,包含日本、美國與歐盟等先進國家都將轉爐石視為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材料使用,用途包括道路建設、土木與港灣工程、水利工程、回填材料及土壤改良等,創造多贏效益。 國內一貫化作業煉鋼廠,包含中鋼、中龍所產出的轉爐石副產品年產量約160萬公噸,過去因去化受限,嚴重影響鋼鐵產業正常營運。 政府基於輔導產業健全發展,推廣「循環經濟」發展,中鋼集團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推動轉爐石資源化作業,先後完成「轉爐石瀝青混凝土使用手冊」及「轉爐石海事工程使用手冊」,並訂有完善轉爐石自主管理計畫,管理過程透過公正之第三方查核驗證,確認轉爐石在中鋼集團內部與外部都能妥適管理與使用,達到資源永續的願景目標。 轉爐石的主要化學成分與天然砂石相近,比重高於天然石,是在超過1,500度的高溫下產出,除能完全消除戴奧辛外,其毒性特性溶出試驗均通過美國MTCLP、荷蘭B...


台商回台可用土地用地來源大盤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商回流 北部缺地蓋廠

2019/07/19

針對台商回台投資需地問題,行政院已從四大面向盤點出1,827公頃土地,其中,可立即使用之政府開發園區約占三成,但多數分布在中南部與東部,北部地區若不計入宜蘭,產業偏好的新竹、桃園僅有6.04公頃,恐不利產業聚落效應。 行政院政委龔明鑫昨(16)日表示,行政院已從四大面向盤點土地,分別是可立即設廠之政府開發園區532公頃,釋出民間閒置土地214.5公頃,輔導開發新園區723公頃;其他357公頃。 此外,截至6月止,政府開發園區可供立即設廠使用的532公頃土地,北部(宜蘭、桃園、新竹)共有48公頃,中部(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有215公頃,南部(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有162公頃,東部(花蓮)則有107公頃。 由於土地幾乎集中在中南部或東部,北部地區若不計入宜蘭的41.88公頃,北部地區實際可供立即設廠使用的土地,僅有桃園的1.31公頃、新竹的4.73公頃。 ...


經濟日報提供

美鬆綁華為 帶旺台系鏈

2019/07/16

美國政府可能最快在兩周內讓美企恢復供貨華為,象徵美國總統川普加快對華為鬆綁的速度。業界認為,華為取得美企零組件逐步恢復正常,有利華為出貨轉順,助攻台積電、大立光、穩懋、聯亞等台灣協力廠旺季出貨動能。 路透報導,一名美國資深官員在商務部11日的記者會上向一名美國製造商代表透露,政府可能會在二至四周內核發供貨華為的許可給企業。這名官員雖未詳述核發出口許可的標準,但一名製造商代表認為,在商務部正試著統整更廣泛意見之際,商務部至少初期會以個案方式逐一批准許可。 商務部發言人則說,正在評估所有許可申請,也在決定何者符合國家安全利益。商務部5月把華為列入限制美企供應美製產品的黑名單,美國企業若要出口美國製品和服務給華為,須事先申請許可,但可能會被拒絕。 不過,近來川普宣布將放寬限制,商務部長羅斯也說,無涉國家安全的品項將可取得出口許可。兩家也有供貨給華為的美國晶片供應商表示,可能會申請...


經濟日報提供

陸鋼傾銷終判 中鋼受益

2019/07/16

財政部對大陸進口的五大鋼品補貼、傾銷終判確定,合計課徵最少80%以上稅率,可望大量減少大陸鋼材銷台,龍頭廠中鋼(2002)受益;單軋廠等外銷鋼企則可以有效避免「含中」成分,出口鋼品擺脫美國232制裁陰影,上下游各取所需創造多贏。 鋼鐵專家說,財政部「雙反」終判,後續還有實質產業損害調查,再與雙反稅率二者取其輕,若經濟部認為對我國產業無遭受損害,不排除最終稅率為零,未來演變還待觀察,時間點約落在今年第4季。 法人指出,中鋼是國內最重要鋼材供應者,任何進口管道緊縮,中鋼都是贏家。燁輝、盛餘等上市鋼廠斷絕大陸料源,需加強採購遠國貨源成本稍增,但銷美鋼材無後顧之憂,各有所得。 中鋼執行副總王錫欽說,政府站在產業高度,對碳鋼鍍鋅、碳鋼熱軋、不銹鋼冷軋、不銹鋼熱軋及特定碳鋼冷軋等大陸五大鋼品進行是否補貼及傾銷的雙反調查,最主要目的是在為國內鋼廠排除「含中」成分。 他表示,由於美國...


經濟日報提供

中鋼「擰毛巾」 節流大作戰

2019/07/15

鋼市不如預期,為提升獲利,國內鋼鐵龍頭中鋼展開「降低成本大作戰」,並且聚焦高爐、轉爐等煉鋼核心製程,透過重新調配煤鐵原料、精算廢鋼比重、熱軋底材薄化、簡化工序等鐵腕措施,力求將今年原定節省成本目標38億元,高度擴張到61.7億元,增幅逾62%,生產線大軍上緊發條。 資深中鋼人說,降低成本如同擰毛巾,看似乾了再擰一下還是可以擠出水,公司高層是玩真的,這回從高爐煉鋼著手,更是亮點。 分析中鋼成本結構,94%來自生產線,其中煤鐵礦等直接成本占比,長年落在60%至65%之間,最近鐵礦以及冶金煤大漲,短期相關成本占比將超過65%的常態線,節省成本從煉鋼生產製程著手,具事半功倍效果。 具體做法包括,調節煉鋼配料比例,高爐不再盲目導入最高含量的鐵礦,增加採用合理含鐵量的礦砂,如此生產出來的鋼材符合用戶品質要求,又可大量降低成本,堪稱一舉兩得。另轉爐適當增加優質廢鋼取代鐵水,近來廢鋼料源相...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若機械業有共識 經部考慮東南亞設產業專區

2019/07/15

協助機械業因應美中貿易戰,經濟部工業局昨天表示,最好的辦法就是產業升級轉型,除透過「智慧製造輔導團」及補助等方式,產業創新條例中也有相關優惠獎勵措施。工業局也表示,若機械業上下游產業鏈有共識,未來不排除在新南向國家建立產業專區。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美中貿易戰所帶動的第二生產基地商機可期,他建議政府應儘速協助機械業到東南亞規畫「台灣機械產業專區」,就地建立供應鏈,大家一起就近搶訂單。 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都指出,美中貿易戰雖然暫時休兵,但第三季景氣仍不明朗,國內機械業均把希望寄託於第二生產基地,預期最快在第四季開始發酵,明年機械業有機會出現新一波榮景。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也預期,客戶原本推遲的訂單,隨著美中貿易戰趨緩,將會逐步出貨,而隨著第二生產基地建廠陸續完工,明年包括越南、印尼、泰國及印度等,都會湧現一波設備需求潮。 工業局表示...


經濟日報提供

工具機廠度小月 放無薪假

2019/07/15

美中貿易戰火延燒,國內工具機整機廠及組裝廠,持續傳出以「做四休三」方式放無薪休假,部分公司甚至開始強制特休或精簡部分人力來度小月,業界形容,慘況甚至比2008年的金融海嘯有過之。 台中市勞工局指出,台中市去年僅一家業者通報「放無薪假」,不過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七家業者通報無薪假,影響人數達986人,其中機械設備製造與機械組裝買賣業就占了四家,而這四家的影響人數就超過500人。 據了解,勞工局正針對上述廠商展開訪廠認定作業,而廠商放無薪假,主要受美中貿易戰導致的不景氣影響,部分廠商之間低價搶單、惡性競爭,也讓業者經營壓力日增。 一位工具機大廠老闆指出,上次金融海嘯雖造成斷崖式消退,景氣很快落底,但迅速反彈回升;然而此次美中兩大強國的貿易磨擦,可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市場有如深陷濃霧,伸手不見五指。 據了解,部分工具機大廠過去景氣好時,工具機出貨每月可達數十台、甚至上百...


成衣與製鞋業者與越南設廠-路透

直擊越南:貿易戰瞬息萬變 資金潮蜂擁轉向

2019/07/11

美中貿易戰下,越南、台灣、孟加拉和南韓是最大受惠者;其中,又以越南受惠最大,已成為第八大美國進口國。南韓、日本、新加坡和中國是越南前四大外資,隨著外資大量移入越南投資,炒作越南工廠租金價格不斷上漲,越南的人工成本也攀升,越早插旗的台商就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之便! 美國總統川普從去年三月份掀起美中貿易戰至今已超過十六個月,原本在中國設廠的美國企業和外國工廠為了避免被課徵關稅,陸續轉移陣地移出中國。CNN七月初報導,以今年前五個月的美國進口商品來看,中國進口產品明顯減少,但越南、台灣、孟加拉和南韓的進口數量大增,顯示這四個亞洲國家才是美中貿易戰的受惠者。 越南成為美國第八大進口國 從美中雙方談談打打的過程,金融市場普遍認為,川普打貿易戰是認真的,也把中國打成威脅美國國安的挑戰者,姑且不論未來是否能在這次重新恢復談判後獲致結論,美中關係不可能再回到去年三月以前的美中貿易關係。...


本報系資料庫

原物料族群 上月營收失色

2019/07/11

台塑集團上季表現受美中衝擊,傳產族群中原物料相關的產業龍頭包括鋼鐵、水泥、玻陶表現也失色,中鋼6月合併營收293.48億元,月減9.32%、年減12.09%,累計上半年營收1,911.1億元、年減1.34%。隨著第3季鋼價下修,從7月起中鋼營收獲利將持續低檔,法人估恐到第4季才會舒緩。 另外,梅雨季強降雨,水泥雙雄6月單月營收出現負成長,台泥6月單月營收98.7億元,年減8.28%;上半年累計營收567.2億元,年減1.35%。台泥強調,雨季只是短期因素,等到雨季結束、恢復出貨後,營收將重返正成長。而玻璃龍頭台玻6月營收34.3億元,年減超過10%,累計上半年營收191.88億元,年減15%。 法人分析,受國際鋼價疲軟衝擊,中鋼6月出貨量相對減少,營業收入降低,行情下探的困局中,又面臨煤鐵礦行情大漲,導致生產成本持續墊高,但銷售端鋼價則下跌,重度壓縮利差,中鋼6月營收除了年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