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經濟部長王美花。(圖檔來源:聯合報社資料圖)

RCEP衝擊 經長邀五產業共商大計

2020/11/18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簽署,各界關切台灣恐邊陲化,也會對國內產業帶來衝擊。經濟部長王美花昨(17)日透露,22日(周日)下午就會與五大產業交換意見,包括鋼鐵、石化、車輛、紡織及塑膠等五大產業代表都將出席。 然而第一波座談會名單,卻未見RCEP重災產業工具機。對此,經濟部官員解釋,五大產業是已確定出席名單,工業局也同步邀請電子業及工具機業,只要公會代表可出席,都會加入周日的座談。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簽署,各界關切台灣恐邊陲化,也會對國內產業帶來衝擊。經濟部長王美花昨(17)日透露,22日(周日)下午就會與五大產業交換意見,包括鋼鐵、石化、車輛、紡織及塑膠等五大產業代表都將出席。 然而第一波座談會名單,卻未見RCEP重災產業工具機。對此,經濟部官員解釋,五大產業是已確定出席名單,工業局也同步邀請電子業及工具機業,只要公會代表可出席,都會加入周日的座談...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鈞興營運雙響炮 10月單月、前十月累計均創同期新高

2020/11/11

精密齒輪大廠鈞興-KY受惠訂單出貨持續暢旺,10月自結合併營收1.98億元、年增62.4%;累計前十月合併營收15.69億元、年增17.5%,單月及累計雙創歷史同期新高。 鈞興表示,第4季向為傳統出貨淡季,整體營運仍繳出淡季不淡表現,主要因集團近年持續加大與客戶共同合作開發齒輪箱、精密五金件等新產品,已陸續上市並取得良好銷售表現,帶動主要客戶電動工具品牌大廠持續保持良好拉貨力道。 另一方面,今年疫情掀起居家裝修熱潮,挹注電動工具、園林工具等應用領域需求急速增加,集團也持續精進旗下珠海廠生產效率,以滿足電動工具、園林工具等主要客戶急單需求。 根據Allied Market Research研究報告,隨著電動工具機朝輕巧、易用性、無線化等發展,帶動產品規格升級,也推升全球市場規模,預估至2027年全球電動工具機市場保持8.5%年複合成長率,進一步推動整體市場規模達到391....


聯合報系資料照。

黃日燦:台灣產業跟著世界走的太平盛世已過去

2020/11/04

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與台杉投資今(3)日發表「2020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台杉投資董事長吳榮義致詞時表示,由於美中科技戰,台灣面臨選擇,照往常企業決策習慣,恐難因應新變局。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暨董事長黃日燦則指出,「能跟著跨國企業後面亦步亦趨的太平盛世過去了」,未來十年就要看成熟產業與新創如何結合。 吳榮義表示,根據「2020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統計,國內企業偏重內部創新,大約有七成沒有和外面新創圈合作,但台灣面臨新的大環境,由於美中科技戰,兩國可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技術分類,台灣當然面臨選擇。 不過吳榮義認為,台灣到底應該站在什麼地方,答案已經很清楚,尤其在美國封殺華為之後,大家都知道台灣供應鏈要重組。「這個新世代已經來臨」,他說,未來企業必須面對新的投資機會,但企業到底能不能反應新的變局?如果依照「2020台灣產業新創投資白皮書」的調查結果,照往常企業決策的方式,恐...


貿易局指出,今年共有252家企業433件產品獲得台灣精品這項殊榮。其中,30件台灣精品得獎產品入圍台灣精品的最高榮譽-金、銀質獎。 圖/貿易局提供

從台灣精品獎選拔結果 看出四大產業發展趨勢

2020/10/29

台灣具指標性的年度選拔活動-台灣精品獎,選拔結果出爐。經濟部貿易局指出,今年台灣精品得獎以資通訊類獲獎比例占31.6%為最高,其次是機械及零組件類占比19.2%、家用設備及五金建材類占12.9%居第三位。 貿易局進一步分析,由今年台灣精品獎選拔結果可看出四大產業發展趨勢。一是今年受疫情影響,防疫概念的產品及商機應運而生,本屆結合AI、物聯網的醫療健康器材及外科手術類報名件數增加10%,顯示台灣醫療產業結合資通訊技術的趨勢。二是智慧機械、工具機、協作機器人、工業智慧監控等精密機械產品報名件數大增40%,表現亮眼,展現台灣智慧機械整體解決方案及差異化的競爭實力。 第三個趨勢則是電競產品風潮仍持續延燒,如電競筆電、高階顯示卡等周邊設備皆有獲獎,貿易局表示,這反映出業界軟硬體整合,產業鏈日益完善的趨勢。至於第四個趨勢則是,電動腳踏車及電動摩托車等產品亦呈數倍成長,凸顯我國產業發展已能...


上季GDP成長率 有望上調</h2>

上季GDP成長率 有望上調

2020/10/26

主計總處30日發布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概估。主計總處於8月間預測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2.01%,因國內防疫佳,經濟表現良好,外界預期有望超越預測值。 主計總處8月14日修正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1.56%,今年各季依序為2.2%、負0.58%、2.01%、及2.56%,谷底在第2季,之後逐季成長。其中,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負0.58%,為2009年第4季、金融海嘯以來最低。 主計長朱澤民日前在立法院表示,觀察今年7、8月出口、工業生產及零售業營業額,皆較去年同期成長看來,預期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與主計總處預測的2.01%差不多,全年1.56%的預測也應該可以達標。朱澤民並表示,第3季經濟成長要等10月底完成概估後才會明朗。 依主計總處預測,今年第3、4季經濟成長分別為2.01%、2.56%,全年1.56%。不少朝、野立委認為主計總處太樂觀,朱澤民表示,多數預測機構都估得比主計...


國際貨幣基金(IMF)執行長喬治艾娃。 歐新社

IMF:加快疫苗開發 全球收入五年可增9兆美元

2020/10/16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周四(15日)指出,全球若能大力合作開發新冠肺炎疫苗及早控制大流行,世界經濟復甦可望加速,從而在2025年之前讓全球收入增加9兆美元。 喬治艾娃在IMF國際貨幣暨金融委員會開會之後,召開記者會,評論經濟前景。她同時呼籲美國與中國大陸須持續採行強力的經濟刺激措施,以便幫助帶動全球從疫情中復原。 喬治艾娃相信美國國會最終會通過新一輪刺激方案,她說,先前的刺激支出很重要且具正面效果,「我們希望能夠繼續推出。」 喬治艾娃強調,疫苗開發出來後,需要顧及富國與開發中國家之間均衡分配,如此方能增進旅行、投資、貿易與從事其他活動的信心。 她說:「如果各方均進步很快,復甦便可加速。然後,我們能夠在2025年之前增加全球收入9兆美元。收入提高有助縮短窮國與富國之間的收入差距。」,「我們需要國際大力合作。今天最重要的課題是疫苗研發與分配。」 國際...


專家看本周經濟指標/大陸復甦充滿不確定性</h2>

專家看本周經濟指標/大陸復甦充滿不確定性

2020/10/12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12日召開年會,13日將發布最新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但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已經預告,與IMF 6月公布今年全球GDP成長將萎縮-4.9%的預測有所改善,不過修正後仍是二戰後全球經濟最嚴重的衰退。世界貿易組織則是在6日將商品貿易由半年前預測的萎縮13%至32%,調至萎縮9.2%,但明年的貿易成長則由4月份預測的21%至24%修正為僅7.2%。 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幅度遠比2009年金融危機時嚴重,主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中國大陸因最早實施封鎖,迅速推動投資,被IMF預測是今年主要國家中唯一正成長的經濟體。但美中摩擦加劇,從貿易擴及到金融、投資、科技、人才及地緣政治等領域。無論今年美國總統的大選結果,新冷戰的格局恐難回頭,這也將給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本周中國大陸12日公布9月汽車銷售、9月外國直接投資年增率,13日公布9月貿易收支、出口量年增率,15日...


循環經濟夯 科技、傳產競投入</h2>

循環經濟夯 科技、傳產競投入

2020/10/05

台灣近年來綠色產業發展漸具成效,在國際大廠率先倡議下,全球綠金商機大爆發,循環經濟概念股受矚目,法人預期將成為投資領域聚焦新標的。除了科技大廠如台積電、友達、光寶積極投入,傳產中的台泥、亞泥、中鋼及永光等企業也不落人後。 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星巴克、索尼、宜家、惠普、通用汽車等國際大廠齊推綠電,引爆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商機。台積電在大客戶蘋果要求下,今年簽下全球最大、長達20年的920MW(百萬瓦)綠電購買合約,並承諾於2050年底前,全球據點將100%使用再生能源,採購項目包括太陽能、風能及其憑證。 此外,台積電堅守環境永續的承諾,從廢棄物妥善處置的線性經濟蛻變為物料永續的循環經濟,與協力廠合作完成首創半導體級的銅物料循環再生,一年可減少1萬噸硫酸銅廢液委外清運量,製成約150公噸再生銅管,回收減廢效益超過9,000萬元。 友達為兌現對龍潭廠周邊里民承諾,研...


(照片來源:經濟日報/中央社)

8月景氣回穩 亮出綠燈

2020/09/29

春燕來了,國發會昨(28)日發布8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6分,較上月大幅增加5分,燈號轉呈代表穩定的綠燈;景氣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上升,且增幅逐月擴大,反映國內經濟漸趨回穩,可以樂觀預期國內景氣將步入綠燈階段。 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指出,這波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景氣燈號自今年3月起連續五個月亮黃藍燈,8月轉為綠燈,可確定今年第2季是谷底,「谷底已經發生」,他更大膽預測,今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有機會超過3%。主計總處於今年8月預測今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為2.56%。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指出,受惠新興科技應用與遠距商機需求強勁,以及美國對陸廠祭出禁令生效前的備貨效應拉抬,8月生產、銷售與出口指標均持續擴增;加以振興消費政策發酵,帶動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上揚。我國整體景氣是自低點反轉跡象,且愈來愈明顯。 國發會指出,8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為26分,較上月增加五分,燈號轉呈綠...


全球貿易連續第二個月強勁成長。(路透)

全球貿易報喜 連二月勁揚

2020/09/28

7月全球貿易連續第二個月強勁成長,反映大多數國家重啟經濟活動帶動進、出口量擴增,使全球貿易扭轉春季時的大幅萎縮。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這項備受矚目的世界貿易監測報告顯示,7月全球貨物貿易量較6月成長4.8%,增幅為2000年開始記錄來次大;6月全球貿易月比增幅上修至7.9%。CPB指出,世界貿易持續反彈,是得力於「許多國家解除封鎖措施」。 全球各地大多數地區都呈現貿易量擴張,7月貿易成長幅度以美國的11%最強,其次是中國的9.5%和歐元區的5.5%。 多數已開發國家的進口也與出口同樣暢旺,但新興國家的進口增幅較小。中國7月進口只成長0.5%,新興亞洲全區貨物進口也只比前一月攀升1.7%。 儘管7月呈現擴張局面,全球貿易量仍比去年水準低6.6%。 根據摩根大通與IHS Markit編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其中的出口次指數來看,全球貿易反彈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