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日產目前已有Leaf品牌三款電動車。路透

日經:日產考慮和本田汽車聯手開發電動車

2024/03/14

日經新聞引述日產汽車(Nissan)內部的消息人士報導,日產正在考慮在電動車領域和本田汽車(Honda)聯手,包括聯合採購和開發, 日產正考慮朝向共用電動車動力總成(powertrain),也就是所謂的馬達電機系統(e-axle) 。這兩家汽車製造商可能合作採購,也可能設計開發共用的電動車平台。日產內部討論仍處於初步階段,本田對合作的態度尚不明確。 消息人士透露,兩家汽車製造商可能討論共同電池採購和車輛開發。 雙方合作的目的是為降低電動車成本。由於中國大陸業者崛起,競爭日益加劇,比亞迪(BYD)在內汽車製造商因本身即生產電池在內的零組件而占有優勢,像電池占了電動車很大部分的成本。 電動車在中國大陸的銷量已占20%,如此成長也帶動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車輛出口國。 日本汽車製造商在從油電混合車轉向電動車進展緩慢,在日本國內市場,電動車只占2%,還面臨著大...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比亞迪追趕智慧化布局 將投入4400億元強化

2024/03/13

中國電動汽車大廠比亞迪成為首家進入全球前10的中國車企,但在高階智慧駕駛方面布局較慢,被輿論詬病智慧化程度不足。比亞迪方面表示,未來將在智慧化領域將投入人民幣1000億元(約新台幣4400億元)。 陸媒第一財經報導,比亞迪(BYD)董事長王傳福16日表示,在智慧駕駛領域,比亞迪共有4000多名工程師,未來在智慧化領域將投入1000億元。未來比亞迪20萬元以上車型將提供高階智慧駕駛系統選配,30萬元以上車型將標配高階智慧駕駛系統。 比亞迪在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方面是中國最大的新能源車企,2023年銷量超過302萬輛,成為首家進入全球前10的中國車企,去年第4季銷量首次超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追蹤約2000家各類企業並評選出今年值得關注的50家公司,其中就包含比亞迪。 報導指出,當下汽車進入...


經濟部昨天舉辦「萬溢能源公司成立記者會」,工研院材化所所長李宗銘(左起)、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大立光總經理黃有執、萬溢能源公司董事長陳金銘等人一起主持啟動式。 記者邱德祥/攝影

大立光搶電動車電池商機 攜手經部、工研院成立萬溢能源

2024/03/13

鏡頭大廠大立光昨(12)日大動作舉行記者會,宣布攜手經濟部、工研院合資成立鋰電池材料公司萬溢能源,創下國內電池產業首樁產、官、學三界共同投資案,也是政府進軍能源產業,從原先低調的態度,轉向積極攜手台廠,劍指高達千億美元的全球電動車龐大商機。 萬溢能源今年目標在大立光台中廠房內建立試產線,初期規劃年產能24噸,力拚明年送樣,預估2026年產能將擴大至600噸,供應給國內外電池芯業者,搶攻電動車電池商機。 大立光總經理黃有執昨日指出,與工研院成立萬溢能源,目的是切入綠色能源領域。 看好鈮酸鈦負極材料快速充放電的特性,對未來導入產品應用有高度信心,總裁林耀英的化工背景對相關產業有濃厚興趣,促成這件三方合作案。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則表示,經濟部近五年投入約10億元科研經費,投入快充電池、固態電池、綠色低碳製程等三領域研發。此次萬溢能源核心技術為鈮酸鈦負極材料,可讓鋰...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不敵中國電動車競爭 日本車廠在中產能擬砍3成

2024/03/13

日經中文網13日報導,因中國市場向電動車轉、本土汽車崛起,日本汽車製造商正考慮縮減在中國的汽車產能,日產(NISSAN)將縮減30%,本田(HONDA)縮減20%,專注於更有優勢的北美與東南亞市場。 中國汽車市場在政府的主導下正在向純電動車轉型,中國本土汽車在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新能源車領域具價格競爭力與商品力,使日本企業陷入苦戰。 報導指出,日產考慮將在中國的產能削減50萬輛左右。目前年產能為160萬輛,相當於削減30%。日產與東風汽車集團合資的「東風日產」在湖北和河南等地有8間工廠,基地也將進行重組。 去年日產在中國的產量較2022年減少24%,降至79.3萬輛,為14年來首次跌破100萬大關。2018年日產在中國的銷量為156萬輛,曾居日系車首位,但目前開工率僅為高峰期的一半。 本田也打算將中國的產能減少20%,降至120萬輛左右,原本年產能約有14...


大陸車企巨頭比亞迪。 新華社

比亞迪攻整車智慧化 秀出智電融合黑科技

2024/03/12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2024比亞迪夢想日上發布「整車智慧」的電動車智慧化發展全新戰略,並透露未來比亞迪將在該領域投入人民幣1,000億元(約新台幣4,430億元)。會上同時發布智電融合的智慧化架構「璇璣」、「天神之眼」等黑科技。此外工程師團隊首度亮相,對外宣示比亞迪堅實的技術基礎。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在業界最早提出「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慧化」的口號,電動化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基礎,智慧化「不是敲敲代碼就行了」,「如果沒有電動化的堅實基礎,智慧化就是危房,說倒就倒。」 比亞迪在活動中表示,目前行業把汽車智慧化等同智艙智駕,窄化概念。王傳福稱,比亞迪推出璇璣架構顛覆認知、超越想像,讓整車像一個高級智慧生命體。他表示,璇璣打通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產生了「1+1>2」效果。「整車智慧,才是真智慧。」他說。 據了解,璇璣架構由「一腦(中央大腦)、兩端(雲端 AI、車端 AI)...


傳統豪華乘用車品牌BBA(賓士、BMW、Audi)2023年在大陸市場銷售出爐,合計全年乘用車銷量達229.11萬輛。 (網路照片)

BBA去年賣出229萬輛 數據顯示大陸市場貢獻占比逾三成

2024/03/12

傳統豪華乘用車品牌BBA(賓士、BMW、Audi)2023年在大陸市場銷售出爐,合計全年乘用車銷量達229.11萬輛,而BBA在2022年在大陸市場的總銷量大約為220萬台,也就是說,2023年BBA在大陸市場銷量約增長約4%左右。 數據顯示,大陸依舊是BBA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且大陸市場對賓士、BMW、Audi三大品牌的銷售貢獻均超過了三成,Audi達到近四成最高。 統計顯示,去年BMW蟬聯大陸豪華車銷售冠軍,在大陸市場銷量達到82.49萬輛,年增4.2%;而Audi在大陸市場賣出72.9萬輛,實現最高增速,年增13.5%;賓士則賣出76.5萬輛,年增1.8%。從具體數據來看,大陸市場貢獻BMW、賓士與Audi的銷量分別為32.28%、36.67%與38.87%。 至於在大陸的電動車銷量如何?BMW在大陸純電車型銷量近10萬輛,年增超138%;賓士並未公布在陸電動車...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汽車隔熱紙嶄露頭角,節能減碳的必備元素!

2024/03/11

隨著氣候變遷和環保意識抬頭,汽車隔熱紙逐漸成為節能減碳的必備之物,本文將深入探討汽車隔熱紙的作用、對車輛與環境的好處,以及分享隔熱紙款式的選購要點。 作為重要的車輛裝備之一,前擋隔熱紙不僅能有效隔絕車輛內的紫外線,減少人體皮膚的傷害、提升車內乘客的舒適度,還能透過散熱效應降低車內溫度、減少空調系統的負擔,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除了能夠為傳統汽車帶來減碳效果,隔熱紙對於電動車也好處多多,由於電動車高度依賴電力,使用電動車隔熱紙可減少空調的需求、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還能節省電力的消耗,對地球環境更加友善。 隔熱紙挑選要點有哪些?從功能、顏色、材質認識隔熱紙種類! 在購買汽車隔熱紙時,可以從隔熱紙的功能、顏色深淺、材質等3個面向來挑選適合愛車的款式。首先,隔熱紙推薦挑選有抗紅、紫外線功能的產品,不僅能減少熱能進入車內、有效降低車內溫度,還能提升行車舒適度。 而汽車...


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全球市占率於1月達到39.7%,接近40%,持續穩坐全球第一。 記者黃雅慧/攝影

寧德動力電池裝車量冠全球 1月市占率近40%

2024/03/08

韓國知名研究機構SNE Research近日公布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最新統計數據,2024年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51.5GWh,其中,大陸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電池裝車量為20.5GWh,全球市占接近40%,強勢維持全球第一寶座。 SNE Research報告指,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年增60.6%,其中寧德時代裝車量較上年同期上升88.1%,全球第一寶座愈坐愈穩。在裝車量前十大企業中,共有六家大陸電池企業入榜,六家陸企合計市占率高達64.7%。 依品牌來看,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全球市占率於1月達到39.7%,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5.8個百分點,也是全球供應商中唯一市占超過30%的企業。對第二名比亞迪在市占方面的領先優勢,從去年的16.7個百分點,擴大到25.3個百分點。 報告稱,在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中國市場中,寧德時代不僅向極氪汽車和理想汽車等主要品牌供應電池,還向...


大陸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 澎湃新聞

人大代表:未來一到兩年突破研發,充一次電跑一千公里以上

2024/03/08

據《澎湃新聞》報導,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集中訪談活動,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接受訪問。大陸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在媒體提問電池創新的進展如何時表示,他所在團隊已研發出400Wh/kg的固態電池,未來一到兩年要突破600Wh/kg固態電池的研發,充一次電動電動車就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 有記者提問,小到手機,大到新能源汽車,電池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請陳軍分享目前電池創新的進展? 陳軍在電池領域已經做了30多年的研究。他表示,目前電動車還跑得不夠快,充電也不是夠快,特別是在寒冷的天氣還容易趴窩等等。這些現象背後基本上都跟電池有關,因此研究更高性能、更安全的電池,無論是在電動車產業或儲能領域都是重大科技。 報導稱,陳軍團隊開發了超越傳統的電池新體系,提出了新的電池工作原理,創造了新...


鴻海集團。 (路透)

鴻海子公司再砸4.56億元 注資電動車事業

2024/03/08

鴻海今天晚間公告,子公司Foxconn EV Technology Inc.增資FoxconnEV System LLC,交易金額1,46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56億元),鴻海指出,此次增資主要目的為長期投資。 Foxconn EV Technology是鴻海集團在海外布局電動車事業的重要公司,2021年11月鴻海與美國商用電動輕型卡車供應商Lordstown Motors正式簽署俄亥俄州Lordstown廠房最終資產購買協議,Foxconn EVTechnology是投資主體。 鴻海先前也曾公告Foxconn EV Technology增資挹注Foxconn EV System LLC事項。 鴻海晚間也公告,集團中國子公司富泰華工業(深圳)投資私募基金宜賓和諧綠色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金額人民幣5億元(約合新台幣21.9億元),持股比例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