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碳有價時代到來,臺灣碳權交易所首批國際碳權今(22)日掛牌交易。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碳交易上路 年成交拚百萬噸 晶圓雙雄、中鋼、兆豐金等產業大咖搶買

2024/01/30

碳有價時代到來,臺灣碳權交易所首批國際碳權今(22)日掛牌交易,晶圓雙雄、中鋼,以及兆豐金等永續金融先行聯盟為主多家金控率先力挺,預料成交量逾1萬噸,可望超越新加坡碳交所(CIX)開張首日的1.2萬噸。業界推估,明年碳交所全年成交量有機會挑戰百萬噸水準。 臺灣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強調,國內企業相當捧場,碳交所首日交易熱絡情況優於預期,「但成交量或金額並非重點,這只是試水溫,最重要是踏出第一步」,預計明年中上架的國內碳權,能讓企業都來參與,才是成立交易所的主要宗旨。 林修銘指出,台灣企業於全球半導體、資通訊、紡織及金屬等產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面對全球品牌企業雄心勃勃的供應鏈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計畫,台灣碳交所將攜手具公信力的國際認證機構,提供碳諮詢服務及高品質的國外碳權買賣支援,以因應減碳及碳中和需求,協助台灣為全球減排做出實質貢獻。 初期上架的國外碳權產品,均經過黃金標準(G...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球碳權交易銳減 卡住淨零

2024/01/30

隨著森林保育等碳抵換計畫的效益遭受質疑、以及碳抵換的需求大幅下降,全球碳權交易銳減,阻礙了全球推動去碳化的努力。 日經新聞報導,航空公司和其他排放信用的主要買家紛紛開始避開碳權交易市場,碳權期貨價格已從2021年的高峰大跌90%,使這項金融工具難以在全球去碳化行動扮演主要角色。 殼牌公司執行長薩萬今年10月說,已放棄每年花1億美元用於碳抵換的計畫,引發熱議。殼牌常在私人自願性碳交易市場購買碳權,以抵銷生產和運輸液化天然氣(LNG)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該公司原本計劃每年購買價值1.2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到2030年。 碳排放交易有二類型,一由歐盟等公共實體主導,一是私人專案開發商發行的碳權。假如一家企業被公共機構規定排放上限,就須依法定計畫購買配額,以抵銷超過上限的排放量。設定自願減排目標的公司可利用私人碳權以達成排放目標。 殼牌和其他公司已決定不使用私人碳權,...


製造業示意圖。 路透

製造業PMI恐連11月緊縮

2024/01/29

中華經濟研究院2月1日將發布2024年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於景氣復甦訊號若隱若現,近期外銷訂單再度大減二位數,部分指標性數據仍顯示景氣春天未真正到來,預期1月PMI指數可能呈現連續第11個月緊縮的機率大。 2023年12月PMI指數46.8,已連十月緊縮,但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連二月上揚。中經院表示,目前我國製造業各產業的不均衡復甦,但整體製造業可望揮別陰霾的2023,迎向溫和成長的2024,今年景氣可望內外皆溫。 其中,電子產業處於年底盤點庫存和補急單後,因為等待選後地緣政治的變化來調整產線和產品的布局,新增訂單和生產出現回跌的現象。基礎原物料、食品紡織產業則出現新增訂單和未來展望由緊縮轉為持平。 中經院分析,整體製造業對美國、歐盟和印度市場有期待,對中國大陸市場則較為保守。基礎原物料產業與交通工具產業對未來展望呈現樂觀擴張,但原物料相關業者多表示...


經濟部今日發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美國明年降息 台灣外銷訂單利多?經濟部這麼分析

2024/01/29

經濟部今(20)日發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年增1%,結束連續14個月負成長;惟因全球終端需求仍未明顯回升,廠商備貨仍謹慎,經濟部預期12月外銷訂單將再度轉為負成長,2023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約年減15%。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美國聯準會(Fed)表示明年有可能轉為降息,代表通膨趨緩,降息將會提升民眾消費意願;我廠商明年庫存去化將告一段落,尤其是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台灣擁有先進製程及完整供應鏈,後續終端需求回升,將挹注我接單動能。 她指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4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為3.5%,較今年0.9%大幅提高,台灣以出口為導向,「明年接單會比今年好」;台灣出口,明年也會比今年好。 經濟部指出,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為歷年同期第三高,年增1%,結束連續14個月負成長,主要是去年11月中國大陸因防疫...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面板雙虎:明年會比今年好

2024/01/29

面板雙虎均看好2024年面板景氣,將較今年回溫。 友達董座彭双浪昨(20)日表示,明年首季是傳統淡季,但全年呈溫和成長,整體市場將成長3~5%。群創總座楊柱祥預期明年有五大利多助陣,景氣會比今年好,明年下半年審慎樂觀看待。 不過,近期因終端需求不振,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日公布12月下旬面板報價,電視面板報價續跌;IT面板報價則呈現緩跌走勢。 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指出,電視面板在黑色星期五促銷結果不理想,一線大品牌客戶持續修正面板訂單。面板廠積極透過減產調控產出與庫存水位,甚至預告明年第1季農曆新年期間將有近二周的歲修計畫,藉此減緩價格下跌壓力。 12月的電視面板價格下跌幅度與11月相當,32吋與43吋下跌2美元,50吋跌3美元;55吋下跌2美元;65吋與75吋跌3美元。至於IT用面板呈微幅緩跌走勢。 彭双浪昨天以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身分主持會...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記者李珣瑛/攝影

友達董座彭双浪:明年面板產業景氣溫和成長

2024/01/29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今(20)日表示,面板產業景氣已於今年上半年落底,目前是進入季節性的淡季,展望明年景氣可望溫和成長,整體面板市場3-5%的成長。 彭双浪今天以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身份主持會員大會,會後受訪指出,這一波面板景氣循環已於今年上半年經觸底,現在回到正常季節性循環,明年景氣可望溫和成長。他說,明年整體面板市場估計有3-5%的成長,不會有很激情成長,仍要觀察非預期的變數,在人機介面應用帶動下,LED和LCD等面板應用會持續蓬勃發展,至於今年景氣沒有達到年初時預期的效果,主要是全球通膨升息、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中東戰事、中國大陸經濟趨緩等變數。明年首季則是傳統淡季,回到季節性表現。友達會安排歲休及鼓勵員工春節好好休假,多多陪伴家人。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球工業需求回升 法人:有利銅價多方走勢

2024/01/25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12月11日、12日召開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中國大陸最高領導人在會議上制定了2024年的經濟目標,並把明年的重點放在擴大有效需求以及刺激內需,同時穩定經濟成長、刺激就業。而大陸官方媒體也報導,大陸將加速建立房地產開發新模式,並擴大保障性住宅建設、統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與穩定發展。此外,根據大陸央行上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大陸各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1.09兆元,遠高於10月的7,384億元,顯示出大陸房地產投資與民眾消費信心正快速回升當中。 另外,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寶馬集團(BMWG.DE)表示,該公司已獲得上海高速道路上的3級自動駕駛測試許可證,距離允許無人駕駛汽車的應用跨近了一步。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在符合大陸法規的規範下,BMW將推出配備L3等級的自動駕駛汽車。而大陸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旗下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也推出支援快速充電的磷酸鋰鐵電池。該電池...


去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年減12.8%,跌幅歷來最重。AI熱+年前備貨效應,元月估增逾一成。(本報系資料庫)

看見春燕!製造業生產指數本月估增逾一成 可望逐季轉好

2024/01/24

經濟部昨(23)日發布去年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平均86.11、製造業生產指數平均85.56,分別年減12.4%、12.8%,雙創統計以來最大跌幅。不過因AI需求熱絡、年前備貨效應,元月製造業生產估將正成長逾一成,可望逐季轉好。 經濟部發布去年12月工業生產指數90.4、製造業生產指數90.08,分別年減3.9%及年減4.1%,雙雙呈連續第19個月負成長。 去年全年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12.4%、12.8%,跌幅皆創有資料以來最大。主因終端需求疲弱、廠商投資動能保守所致。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廠商在去年一整年庫存消化後,今年全球貿易量明顯成長,只要地緣政治風險未再升高,未再演變為新一波物價上漲或供應鏈中斷危機,今年元月製造業生產將會轉為正成長,並且「逐季轉好」。 他分析,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持續推展,加上農曆年前備貨效應,...


工具機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工具機產業景氣Q3明朗 全年審慎看待 產值力拚小幅成長

2024/01/24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昨(23)日發布2024年工具機產業景氣展望,在中國大陸政策搖擺不明、美國大選政策未定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干擾下,對台灣工具機表現審慎看待,上半年還看不到春燕,景氣要到第3季才會明朗。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陳伯佳指出,全球供應鏈移轉為台灣工具機業添柴火,今年看好Altasia 14亞洲替代供應鏈,讓台灣在逆風中見曙光,工具機整體產值力拚較去年小幅成長。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昨天在台北漢來飯店召開「TMTS 2024暨工具機年度展望發布會」,除了為今年3月登場的「台灣國際工具機展(TMTS 2024)」進行展前宣傳,同時也發布工具機產業年度產銷狀況及景氣展望。 陳伯佳指出,今年全球將有70國舉行國家大選;此外,地緣政治干擾、俄烏戰爭未平、各國綠色減碳政策等因素,對國內工具機暨零組件業者出口可能帶來程度不一的影響,需關注後續發展。 就台灣工...


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左一起)、木工機公會理事長張志州、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精機中心董事長莊大立、工具機公會常務理事嚴璐、電子設備協會秘書長王信陽、外貿協會處長白潤怡共同合影。 黃奇鐘/攝影

台灣智慧製造 掌握全球商機

2024/01/24

109年,全球貿易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遭遇前所未遇的嚴重打擊與快速轉變,導致傳統海外推廣方式受到限制,為協助我國智慧機械業者強化國際行銷能力,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推動「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110-112年),以政府的力量支持業者,著重於數位行銷工具的應用與虛實整合行銷,塑造與強化「臺灣智慧機械為全球智慧機械整體方案」的形象與認知。 歷經艱苦奮鬥,今天成果發表會上交出漂亮成績單,三年來,「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共輔導237家廠商,協助業者媒合商機28,592萬美元。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表示,疫情起,讓機械產業跌入谷底,逆境反而加速業者數位轉型帶動產業升級;疫情後,業者早已覺醒提前部署,致力於研發更高效率及更少能源消耗的機械設備,努力朝向2050全球「淨零碳排」目標邁進。現今台灣正吹起綠色智慧機械風潮,與國際趨勢與全球供應鏈精采對話,可預期將永續轉動世界。 李冠志說,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