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長榮海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紅海問題無解!北美線海運長約價看漲 貨櫃三雄有望吃補

2024/02/26

紅海危機持續升溫,北美線換約受關注,亞洲到北美每FEU(40呎櫃)價格跟去年同期比,都高出一到兩倍,亞洲-北美線5月即將換約,3月開始談判,業界認為,高運價將使貨主與航商協商時程延長,恐進入拉鋸戰。 國內的物流業者不諱言指出,隨著紅海問題未能解決,已拉高今年北美線合約談判的困難度;關鍵在於,如果各航線價格居高不下,長約價格的談判基點必定要高出2023年許多。 隨著紅海事件全球貨櫃輪無法走蘇伊士運河開始繞行好望角,航行時間拉長下,排擠到正常供、需,各種成本跟著攀升,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及長程線的四大運價飆漲;法人分析,亞洲到北美合約價格看起來會比去年好,隨著合約價拉高,將進一步推升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的營收、獲利。 雖然近期最新運價因為年後貨量轉淡下滑,然而運價還是居高不下,根據最統計,亞洲到美西每FEU達4,691美元,較去年2月相較,年增244%,亞...


鴻海集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鴻海電動車事業 本季將增溫

2024/02/26

鴻海集團強打電動車事業,集團的鴻華先進昨(5)日公布2023年12月營收為1.70億元,月增55.80%,年增536.50%,電動巴士營收占比52%。展望本季,鴻華表示,電動巴士及乘用車開始陸續交車,第1季營收表現將優於去年同期。 鴻華2023年全年營收為10.4億元,年增252.66%。鴻華表示,2023年電動巴士訂單穩定成長,乘用車2023年11月起開始交車,兩款車12月交車數都高於11月。 鴻華董事長劉揚偉之前表示,會以台灣市場為基礎,以自身在電動車的設計、服務量能,協同鴻海的營運本地化與委託設計製造服務的商業模式,打入北美、東南亞等市場。劉揚偉說,鴻華預計2024年再推出Model D,但更小的Model A目前暫時不會推出。 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表示,納智捷n7電動車以Model C為基礎,先前公布8,000多輛訂單之外,還有約1,100輛訂單,來自企業客戶及政...


2023年車市旺,進口車大量來台,今年車市繼續上演土洋對戰,元月將交出第一份好成績。(本報系資料庫)

車市開門紅元月掛牌衝高 有望催出4.7萬輛、年增三成佳績

2024/02/26

車市新年度開春就旺,元月車市掛牌量在「銷售旺月」等三大利基加持下,可望較去年大增三成以上,預期單月掛牌量將交出4.7萬輛的佳績。 車市三大利基包括「農曆年前旺月效應,去年12月部分遞延訂單,以及車廠新年度促銷計畫」,在這三因素催動下,預期元月車市將衝出一波新春掛牌潮。 2023年車市寫下驚奇,在12月台灣車市需求續強,總領牌數43,161輛,全年總市場以476,987輛寫下驚歎號,年增達到11%,並改寫下18年來新高水準。 因此,多家車廠在去年12月時已經達到年度預算目標,部分車廠將交車時間運作到2024年,開春的第一個月份遞延單量最大。一方面客戶端可以拿到2024年交車的新車款,一方面元月業績相對可靠,這也使得今年元月的市場相當樂觀。 一家國產車廠業務主管就私下說,從去年遞延到2024年的訂單就超過千張,再加上春節前是傳統的購車旺季,預期今年元月的市場勢必會相當...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因應缺工、缺才危機 AI助陣...避免專業技術流失

2024/02/23

製造業在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之下,被迫迎接許多難以想像的挑戰,包括技術流失、人才外移、長短鏈增生等難題接連發生,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指出,未來製造業普遍都將啟動智慧製造,而市場上IoT裝置約有80%都會採用AI技術,這意味著企業不單僅透過IoT獲取機台╱產線資料,並且更期望進一步透過AI對資料判讀與分析的能力減輕人員負擔。 工研院機械所副組長蔡雅惠指出,隨著製造業持續擴張,市場對專業技術的需求水漲船高,但就算現在已備妥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再好的師傅還是一樣會老,或者是被別人挖角之類的,長久以來就會衍生各種缺工、缺才隱憂,屆時也就會沒有老師傅可以「調機」,假如導入數位轉型,或者是智慧製造的話,至少可以透過軟體,或者是AI協作的方式,來完成調機的需求,這也就是智慧製造中「智慧調機」的重要性。 據工研院機械所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智慧製造發展趨勢主任要分為「AI與IoT整合」、...


航運界舉行春節團拜,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右起)、台北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裕民海運董事長徐旭東、交通部常次林國顯、中華民國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暨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交通部航政司副司長韓振華、航港局長葉協隆、中國驗船中心董事長謝謂君等人,拱手向眾人賀新春。記者陳正興/攝影

長榮:紅海危機短暫現象 董座張衍義談「一線生機」

2024/02/22

國內航運界昨(21)日舉行新春團拜,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表示,紅海危機爆發對航運界是「一線生機」,影響多久無法預測;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萬海總經理謝福隆均表示,紅海危機沒有降溫跡象,還會繞道好望角一陣子,整個航程增加數千英里,將翻轉疫後原本已緩解的運力供需結構。 國內航運界新春團拜昨日登場,海運業界大老齊聚,貨櫃三雄經營管理階層均出席,包括張衍義、鄭貞茂、謝福隆等都對紅海危機下海運前景提出看法。 張衍義表示,紅海危機突然爆發對航運界是「一線生機」,影響多久無法預測;鄭貞茂表示,紅海危機還沒有降溫跡象,船公司還是會繞道好望角一陣子;謝福隆分析,整個航程陡然增加數千英里,對運能及運價衝擊不容小覷。 同時是中華民國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張衍義表示,去年運費崩跌幅度超出預期,紅海危機突然爆發,這對航運界來講是「一線生機」,紅海危機雖是短暫現象,不能跟疫情階段漲勢相...


比亞迪在去年第四季純電車的銷售超越特斯拉。圖為比亞迪日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車展展台。新華社

【重磅快評】比亞迪、中科院勝美 台灣莫再限思想鋼印

2024/02/22

2024開年之後,有些外媒還在不斷唱衰中國大陸的經濟;但它依舊無法阻止客觀的事件與數據,正在一件一件的鋪開。譬如1月3日一天之內,就有兩則新聞顛覆了許多人的既有印象,一是比亞迪在去年第四季以52.6萬:48.5萬,正式在純電車上,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銷量第一;另一則是中國科學院的論文高被引學者人數,首次擊敗哈佛大學,攀上世界之巔。 這兩個數據都不是那種不值一哂的小事;前者是引領人類未來運輸動力的工業明珠,後者則是代表人類最前沿科學的腦力集中地,是智力的結晶與桂冠。 而更重要的是,這個超越恐怕並不是一次性的偶發事件,而是代表未來趨勢轉折的分水嶺事件。亦即,比亞迪銷量超過特斯拉後,將從此盤踞於山頭,讓特斯拉再也難以奪回;而中國科學院亦復如此,當它以270位超越哈佛的237位後,這道曲線也不會再度反轉,讓哈佛重新反超。 但即令如此,人們對於這一變化的反應仍然是遲鈍的。最顯著的對...


電動汽車成長大爆發!經濟部今(5)日表示,電動汽車新增掛牌數快速攀升,2023年1~11月占汽車總新增掛牌數比重逾四分之一,且同期電動車進口值1,126億元已超越2022年全年的799億元,預期在缺料情況趨緩、進口車交車量提升,以及電動汽車成長的助攻下,2023年全年汽機車零售業營業額可望突破新台幣7500億元,續寫新高。 圖/經濟部提供

電動汽車成長大爆發!2023年汽機車營收可望衝破7500億

2024/02/22

電動汽車成長大爆發!經濟部今(5)日表示,電動汽車新增掛牌數快速攀升,2023年1~11月占汽車總新增掛牌數比重逾四分之一,且同期電動車進口值1,126億元已超越2022年全年的799億元,預期在缺料情況趨緩、進口車交車量提升,以及電動汽車成長的助攻下,2023年全年汽機車零售業營業額可望突破新台幣7500億元,續寫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發布產業經濟統計簡訊,分析汽機車零售業營運狀況。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汽機車零售業營業額消長為反映民間消費之重要指標,累計去年1~11月汽機車零售業營業額7,193億元已超越歷年全年,年增幅16.4%亦創2011年以來新高。 此外,該份統計也發現電動汽車新增掛牌數快速攀升,去年1~11月占汽車總新增掛牌數比重逾四分之一。經濟部指出,自2014年以來,汽車新增掛牌數連續十年超過40萬輛,但觀察近四年(2019-2022年)平均年增率卻呈微...


AI示意圖。(路透)

企業推方案 解決營運難題

2024/02/22

台鏈供應鏈大廠為解決業務快速成長、製造成本增加等難題,積極布局「智慧製造」,盼能藉此解決企業進軍全球市場時的困難及痛點,其中,包括金寶、緯穎、英業達在內,皆已推出不同的企業智慧解決方案,盼能藉此協助工廠解決包括效率慢、產能浪費、庫存高、誤差大及損失訂單等問題。 金寶跨足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原廠委託設計代工及自有品牌產品研發三大領域,近年也拓展至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物聯網領域。面對全球化趨勢,總經理陳威昌坦言,目前全公司持續邁向智慧製造的目標,而在AI方面都非常積極的在發展,持續不斷研發全新的應用產品,已在「工廠自動化」先做第一步的AI推廣。 緯穎資訊長溫宗正透露,面對業務快速成長,營運效率成為重點,緯軟在廠房規劃時就將亞馬遜AWS系統導入擴廠的藍圖,並透過亞馬遜AWS提供的雲端服務,讓位於總部的IT人力進行IoT廠布建,待擴建完成後,直接導入Outposts等設備即可完成,緯穎...


長榮海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紅海緊張海運價又蠢動 長榮:衝擊可能拉長到第3季

2024/02/21

一艘散裝船上周末行經紅海時,遭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組織(Houthi,或譯胡塞)發射的飛彈命中後,船員被迫棄船,為紅海危機惡化的三個月來,最嚴重的商船遭襲損害事件,再度增添紅海緊張氣氛。 業界人士表示,航商被迫繞道也導致航期錯亂,衍生港口壅塞與船舶短缺等頭痛問題,預期未來幾周塞港、缺船問題將繼續牽動運價上揚。 胡塞19日表示,18日已在亞丁灣攻擊懸掛貝里斯國旗、在英國註冊的「Rubymar號」散裝船,並重創該船、有沉沒之虞。負責該船安全的保全業者LSS Sapu表示,船隻遭兩枚飛彈擊中後,幫助船員撤離。 美國中央司令部亦也證實,「Rubymar號」遭兩枚反艦彈道飛彈瞄準,並發出求救信號,已將船員送往附近港口。 這是胡塞攻擊中最嚴重的一次船損,也是24小時內遭襲的三艘商船之一。另一艘散裝船「Sea Champion」也於19日在亞丁灣遭到兩枚飛彈攻擊。胡塞組織同日宣稱攻...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拿下2023年全美新車銷量冠軍。 路透

去年美國汽車銷售年增逾12% 疫情以來最佳表現

2024/02/21

美國2023年汽車市場銷售成績出爐,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繼續擊敗豐田汽車(Toyota Motor),拿下第一。路透說,由於供應障礙減少、需求持久,2023年是美國汽車業自新冠疫情以來,銷售最好的一年。 儘管遭遇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的罷工衝搫,通用2023年新車銷售年增14.1%至260萬輛,豐田的年度銷量則是年增6.6%至225萬輛。 根據Wards Intelligence周三(3日)發布的資料,美國去年新車總銷售量大約1,550萬輛,較2022年增長12.4%。其中,包括油電混合車在內的電動車銷售年增率將近17%。根據顧問公司Cox Automotive的資料,去年全美新車銷量是2019年以來最高,超越2022年的近1,390萬輛。 路透的報導樂觀看待美國去年全年的汽車銷售穩定復甦,認為這強化了美國經濟吸收快速升息的衝擊,得以免於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