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車用零配件廠首季營運不看淡 訂單穩健出貨增量

2024/03/05

車用零配件廠包括智伸科、麗清、和勤、劍麟等,對第1季營運審慎樂觀,儘管有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少因素,不過訂單需求穩健,關鍵零件出貨增量,新品陸續出貨,預期第1季業績淡季不淡。 汽車動力與安全零組件廠智伸科對第1季審慎樂觀,儘管第1季適逢傳統農曆新年,工作天數較少,單月營收可能有部分波動,不過智伸科指出,汽車事業部訂單能見度佳,醫療、電子、運動等事業部主要客戶逐步去化庫存,醫療新客戶產品認證有機會在第1季完成。 LED車燈模組廠麗清對第1季審慎樂觀,麗清指出,中國汽車市場銷售表現回升,帶動第一階(Tier1)車燈客戶對LED模組訂單需求,去年與客戶合作新機種專案,陸續在今年啟動上市,麗清去年底擴增桃園觀音廠第3條自動化產線,已正式投入生產。 精密沖壓廠和勤精機表示,第1季淡季不淡,除了電動車零配件、商用車變速箱零件繼續增量,今年起新產品紡織器械將開始小批量出貨、燃油車零件也...


財政部8日將公布2月出口統計。受春節連假影響,2月出口將短暫由紅轉黑,估年減1%至5%。(本報系資料庫)

前二月出口增幅上看8% 財部看好景氣復甦趨勢

2024/03/04

財政部8日將公布2月出口統計。受春節連假影響,2月出口將短暫由紅轉黑,估年減1%至5%,不過若累計前二月,估仍將正成長6.6%至8.6%。財政部認為,景氣復甦趨勢不變,出口春暖花開的時點落在3月至5月。 財政部上月公布元月出口371.9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次高,年增18.1%、連三紅,為21個月來最大增幅,延續去年底緩升格局,景氣持續回溫。 即使2月受到春節工作天數干擾,但排除季節因素、以前二月來看,出口仍將正成長6.6%至8.6%間,優於去年第4季的3.3%,代表景氣復甦仍是現在進行式。 財政部認為,人工智慧(AI)商機風起雲湧,可望持續為出口添柴火;此外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帶動台商回台,鮭魚返鄉的台商布建高階產能,也挹注出口動能。 財政部分析,出口展望正向,未來出口表現將有兩大觀察重點。首先是國際景氣,雖仍有升息遞延效應、地緣政治緊張、美中科技角力等干擾,但隨庫...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二手電動車價下跌三成 各國縮減補助、民眾疑慮加深

2024/03/04

在已開發國家電動車銷售普遍放緩之際,美國去年暢銷電動車的二手車價下跌近三成,顯示電動中古車不受市場青睞。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根據滙豐彙編CarGurus的數據,來自特斯拉、通用、福特等品牌的美國前十大暢銷電動車,在2023年轉售價平均下跌28%。 另據滙豐彙編Auto Trader的數據,英國去年電動車的二手價格也下跌約20%,遠大於整體中古車價的跌幅3.7%。 滙豐分析師丁達爾說,電動車定價在2024年可能更為艱困,因德、法等國縮減補助,可能迫使車廠更積極降價。他也說,車廠可能必須犧牲電動車的微小利潤,避免便宜陸製電動車削價競爭,車廠很難全然專注於獲利,因為這可能讓市占被持續保持價格競爭力的新進業者奪走。 車廠已示警,一般民眾對電動車的疑慮加深,迫使業者降價或下調銷售目標。 電動車轉售價格疲軟,意味著新電動車的吸引力不如較保值的燃油車。 中古...


製造業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工業生產、製造業指數翻紅 終結史上最長頹勢

2024/03/01

經濟部統計處昨(29)日公布1月工業生產指數91.83,年增15.98%;占工業生產絕大多數的製造業指數91.68,年增16.63%,雙雙「回春」,終結連續19個月史上最長長黑紀錄。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指出,受惠AI、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挹注,以及農曆年前備貨效應,加上去年1月適逢農曆春節,比較基數偏低影響,1月工業生產、製造業生產結束長黑。不過,今年2月為農曆春節,預期2月工業生產又將衰退,恐怕又會回到負成長。 從1月製造業主要行業生產進一步分析,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35.30%,主因受惠AI應用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加上農曆年前備貨需求挹注,帶動伺服器、其他電腦設備/電腦周邊設備及零組件等生產上揚,加以手機鏡頭訂單成長,挹注行動裝置鏡頭呈現增產。 值得一提的還有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0.73%,則結束長達16個月的負成長。主因1...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公會:機械產值年減16.5% 台幣匯率應接近競爭對手

2024/03/01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天公布出口統計,去年台灣機械總產值約新台幣1.21兆元,較2022年1.45兆元減少0.24兆元,下滑16.5%。且去年新台幣貶值幅度最少,業者出口競爭面臨價格競爭壓力,建議新台幣貶值幅度宜與競爭對手國接近。 機械公會指出,目前製造業對經濟發展前景仍多觀望,整體製造產業仍未明顯回溫,投資設備相當保守,而去年新台幣貶值幅度最少,台灣機械設備在出口競爭面臨價格競爭壓力,建議新台幣貶值幅度宜與競爭對手國接近,維持台灣機械設備出口競爭力。 機械公會下午公布去年12月機械出口值26.16億美元,較去年11月24.86億美元增加5.22%,比2022年同期出口27.18億美元減少3.8%,若以新台幣計算822.61億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1.2%。 公會分析,台灣受全球經濟景氣不佳影響,整體機械產業出口已連續17個月較上一年同期呈現負成長,但近2個月出口負成...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元月外銷訂單傳統貨品接單 擺脫負成長

2024/02/29

元月外銷訂單表現優於預期,包括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等傳統貨品接單也都結束18個月到23個月不等的長期負成長,由黑翻紅,而且增幅分別是一年多到二年多以來的單月高點。 七大主要接單貨品中,資訊通信產品唯一呈現年減。不過,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昨(27)日說明,元月資訊通信產品接單139.1億美元,雖然年減19.3%,但月增13.3%,是因為去年元月資通產品接單金額創同期新高,墊高比較基期所致。 針對傳統貨品接單擺脫負成長,黃于玲表示,元月還是以接到農曆春節急單為主,加上去年需求較弱,比較基期較低才會有明顯增幅。2月相對而言,基期較高。 整體而言,電子產品受惠高效能運算及人工智慧等需求持續,致晶片通路、IC設計、晶圓代工、印刷電路板等接單增加,以接中國大陸及香港增14.3億美元較多,年增16.1%;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維持高檔,加上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增加,年...


專家指出美國電動車市目前有車價過高、充電設施不足和稅務減免規定太複雜等三大問題。路透

電動車降價表示銷量下滑?非也!美 EV 市場現況盤整

2024/02/29

美國電動車(EV)市場看起來情況不妙:特斯拉不斷調降售價;福特野馬Mach-E也降價,並削減電動皮卡的產量;通用汽車正考慮重新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先前直接轉向純電動汽車的承諾可能再議。而美國環保署有意放寬對汽車製造商必須銷售更多電動車的要求,摒棄燃油汽車和休旅車的激進步伐可能減慢。 但 Cox Automotive 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4季的電動車銷量比一年前增長40%,去年美國電動車銷量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100萬輛。只不過預期與現實之間仍然存在令人憂慮的差距。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估2023年插電式汽車的銷量可達170萬輛,最終僅賣出146萬輛。趨勢線不像許多人先前預測地那樣急劇升高。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原因包括售價太高、充電設施不足,以及稅務減免規定太複雜等等。 電動車價 目前美國車市銷售的大多數電動車,都是價格較高的類別。J.D...


經濟部將在本周二(27日)發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 聯合報系資料照

1月外銷訂單減幅恐擴大 預測年減逾15%

2024/02/27

經濟部將在本周二(27日)發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終端需求疲弱,以及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廠商下單明顯保守,預期今(2024)年1月外銷訂單金額持續下探,將低於400億美元,年減幅度擴大,預測年減15.8%至年減20%之間,整體來看,今年第1季接單難以樂觀。 因春節連假影響,經濟部外銷訂單統計推遲至27日發布。根據經濟部廠商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6.5,預期1月接單金額將較12月還要低。經濟部統計處預測,1月接單金額為38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之間,年減20%至年減15.8%,可謂跌幅深重。 經濟部統計處官員分析,第1季向來為電子產業淡季,加上高物價、高利息的環境仍在,美中貿易紛爭、紅海衝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都會干擾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抑低消費和投資,「廠商下單明顯轉保守」。因此預期今年第1季外銷訂單表現難以樂觀,下半年終端需求才會明顯復甦。 ...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大陸經濟回溫、電動車需求強勁 投行一致看好銅價未來走勢

2024/02/27

因供應短缺加上能源轉型刺激需求,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旗下研究部門 BMI 預估,在綠色能源轉型帶動需求上升,以及市場對聯準會(Fed)在今年降息的預期將帶動美元貶值,未來兩年銅價可能會飆漲75%以上。另外,花旗也發布報告預測,在市場需求的推升下,2025年銅價將推高至每噸15,000美元,遠高於去年3月創下的歷史高點,即每噸10,730美元。街口投信分析,在各家研究機構一致看好市場對銅的需求幫助下,短線銅價恐將易漲難跌。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雖然中國大陸2023年12月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個月的49.4下降至49.0,不但低於景氣榮枯分界線,也低於路透社調查預測的中位數49.5。 根據財新/標普全球的調查顯示,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1月的51.5上升至12月的52.9,不但高於景氣榮枯分界線之上,並創下2022年7月以來...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陸電動車品牌 搶車市41%利潤

2024/02/27

投行瑞銀預計,2024年大陸電動車自主品牌將拿下大陸汽車市場41%的利潤池(在產業價值鏈中任何環節的利潤總和),較2022年增長24個百分點。分析認為,利潤占比增長主要來自主品牌銷量增長和產品平均售價的提升。而大陸消費者購買的車型正變得更貴、更大也更加智慧化。 瑞銀預計,2024年大陸汽車自主品牌市占或將達到60%。大陸乘用車市場聯席會數據顯示,2023年大陸自主品牌在大陸新能源車市累計市占達到52%。 界面新聞報導,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表示,大陸自主品牌正向高端化發展,平均售價穩步提升,但合資品牌卻出現價格下探。大陸品牌高端化不僅是依靠單一品牌實現,而是大陸品牌在高端化突破上產生協同效應,共同打造出大陸智慧電動車高端形象。 鞏旻指出,大陸自主品牌成本優勢源自技術領先和更高的零組件集成度。例如,電子電氣架構高度集成性可讓汽車公司使用更少的電子控制單元零組件和線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