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經濟部明(21)日發布7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本報系資料照

外銷估連11月衰退

2023/08/23

經濟部明(21)日發布7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國際景氣復甦延緩,經濟部統計處預測,7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30億美元至450億美元,年減20.7%至年減17.1%之間,將陷連續11個月負成長。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7月接單看法,按接單金額計算動向指數則為47.9,預期7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6月減少,其中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43.3、51.5及50.0。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6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41.8億美元,訂單金額為今年第三低,年減24.9%,較市場預期來得差,呈連十黑走勢;累計今年上半年外銷訂單金額為2,685.7億美元,年減20.8%,為13年以來最大減幅。 經濟部官員分析,6月接單情況未出現復甦訊號,全球需求尚無起色,導致6月各產品年減幅都是負成長,整體需求仍是疲軟。 唯一較正面訊息是,經濟部官員指出,人工智慧(AI)應用需求強勁、車用...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製造業各業產值慘兮兮 唯獨這個產業因買氣佳竟成長一成

2023/08/22

經濟部今(18)日指出,全球經濟受貨幣緊縮的滯後效應及通膨影響,終端市場消費與投資動能減速,加上產業鏈持續庫存調整,今(2023)年第2季製造業產值4兆2,116億元,較上年同季減少19.57%,連續三季負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今日發布2023年第2季製造業產值統計。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較上年同季減少22.7%。其中積體電路業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加上產業鏈持續去化庫存,致產值滑落至7,043億元,年減25.2%。 面板及其組件業因TFT-LCD面板應用市場需求仍顯疲弱,加上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季,致產值縮減至1,369億元,年減14.02%;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亦因全球景氣走緩,終端產品消費力道緊縮,產值年減3.38%,惟伺服器及網通設備,受惠資料服務需求持續成長,加以廠商提升國內生產比重,抵銷部分減幅。 傳產方面,經濟部指出,因市場消費動能仍疲,...


全球去碳化七大支柱

氫能應用 助攻淨零轉型

2023/08/17

全球暖化威脅加劇,為對抗氣候變遷,國際吹起「淨零碳排」旋風,各國祭出更嚴格的環境/能源相關規範與氣候政策,如2021年底舉行聯合國締約國大會COP26,就抑低燃煤、減少甲烷,與擴大投入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達成轉型目標等事項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議」,透過更多金融投資與國際合作,深化中央、地方、企業與民間各層級間的協作,努力緩解氣候變遷對世界的衝擊。 此外,「綠色氫能」更是COP26周邊會議的熱門討論主題,期間簽署的「Clydebank Declaration」,包括美、英、法、日本、澳洲等國均有參與,承諾2025年前開發氫能/氨能等燃料技術於船舶應用,在全球建立六個海運「綠色廊道」,降低海上運輸之碳排放。 隨著氫能加入新興能源板塊,許多國家開始布局氫能貿易,未來再生能源與水資源稟賦充足的地區,如澳洲、中東、挪威等地可望成為綠氫的生產大國。而日本、南韓、尼德蘭等自然資源較受限制的...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看好銅價未來走勢 礦業開發商擴大投資銅礦開發計畫

2023/08/14

受到中國大陸經濟數據不加及國務院經濟政策激勵的影響,上周銅價呈現大幅震盪整理的走勢,不過,銅價整體仍維持在每磅3.85美元之上且守穩下方的季線支撐價位。受到洪水災害侵襲的影響,中國7月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飆升至57.4億美元,超過1月至6月的總和,截至上周三為止在河北省已有超過120萬人被疏散,市場預期此次災害將嚴重影響中國的工業生產活動。 此外,智利銅業理事會(Cochilco)發佈報告表示,截至上周末為止,三大金屬交易所的精煉銅總庫存增加3.6%,達到6,000噸,不過與2022年底相比,2023年的銅庫存仍下降10%。而該機構最近也將2023年銅的預估平均價格調整至每磅3.85美元。 街口投信表示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再生能源以及電動車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礦業開發商 Sagittarius Mines Inc.(人馬座礦業公司)看好銅價未來的走勢,積極擴大銅礦開採投資...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球化製造模式面臨考驗

2023/08/14

亞洲是世界工廠,美國人買的東西大部分來自此地,但因為亞洲年輕人不愛到工廠上班,影響所及,全球化製造的模式將經歷新考驗,西方消費者以後可能買不到像過去定價那麼便宜的時裝、電視或家具等商品。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越南胡志明市開服裝廠UnAvailable的英國人諾里斯說, 20多歲工人是服裝業的傳統勞動力,但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現在卻經常退出公司培訓計畫,因為「大家都想當網紅、攝影師、美妝博主,或到咖啡店上班」,留下來的也只做個幾年。 亞洲製造業國家碰上了世代問題。較年輕勞工的教育水準比父母高,又擅長使用Instagram、Tiktok和其他社群媒體,認為工作不該被侷陷在四堵牆內。而且這一輩年輕人生的小孩比上一代少,意味他們沒有維持穩定收入養家的沉重壓力。服務業榮景也提供工廠以外的選擇,比方說可以在購物商場當店員或旅館做接待。 為因應缺工危機,亞洲工廠不得不提高工資,有時還得提供...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碳權交易是什麼 誰需要透過碳交所買賣

2023/08/11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成立,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國外碳權交易最快在今年底前掛牌;國內碳權交易部分,須待環保署訂定碳費標準後上路,希望在明年上半年成行。 林修銘指出,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初期以提供碳諮詢及教育訓練為主,目前與有投入碳權研究的學術單位合作,邊做邊學,具體適合台灣的交易機制細節仍需進一步確認。因此,未來碳交所正式員工人數,也將待運作經驗累積後再決定。 至於碳權是什麼?依經濟部的解釋,「碳權」簡單來說就是「排放碳的權利」,通常以相當於1公噸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為計算單位。各產業可透過取得碳權,以符合政府的碳管制規範或因應國際供應鏈與倡議的碳中和要求。 換個角度來看,產業界有達到政府減碳「法規遵循」的需求,但實際營運上可能因高碳排而無法達標,針對差額的部分,即可向碳交所購買碳權,達到法規上的要求。 除了政府法規上的要求外,舉例來說,國際民航組織也要求民航業者達...


沈千慈談話重點

2023產業戰略論壇/和大工業執行長沈千慈:滿足去風險化要求

2023/08/10

和大工業執行長沈千慈昨(9)日指出,新東向布局主要考量市場效率和短鏈趨勢,以及地緣政治問題,今年6月底才與美國新墨西哥州簽屬投資意向書(MOU);對台廠來說,最現實的是台海戰爭風險的升高,必須因應客戶要求去風險化,分散風險也是去美國一部分原因。 沈千慈昨天出席2023產業戰略論壇,並參與座談,分享和大工業前進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想法。 客戶擔心兩岸變化 她說,對於台灣廠商來說,最現實、最常聽到的是台海戰爭風險升高,以及如何因應客戶想去風險、去斷鏈的目的,即便知道台灣有著世界半導體龍頭地位,地理戰略位置也尤其重要,仍無法說服客戶,什麼風險絕不會發生。 因此,台灣廠商要面臨的不但是嚴峻的國際競爭環境,還要比別人多擔心兩岸風險對接單及商務談判帶來的挑戰。 她也表示,和大在美國設廠的規劃,一部分就是為了要分散風險,尤其站在客戶角度來看此事。未來到美國需要就地培養及開發原...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江文若。 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3產業戰略論壇/國貿局長江文若:與產業攜手走向世界

2023/08/10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江文若昨(9)日表示,全球供應鏈重組之下,必須在效率與安全之間尋找平衡,優先選擇值得信賴夥伴,而台灣愈來愈關鍵,貿易局將與產業攜手走向世界,讓台灣成為與全球共榮的供應鏈信賴夥伴。 江文若昨天以「供應鏈重組下,台灣成為世界關鍵詞」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她表示,面對供應鏈重組,供應鏈安全韌性、氣候變遷與數位貿易將是台灣要面對的挑戰,政府除了持續與各國強化合作,維持區域穩定,並將協助產業出口拓銷。現已規畫明(2024)年辦理160場海外拓銷活動,邀請國外買主來台參加在國內舉辦25項大型採購洽談會。 江文若表示,過去做生意,廠商思考的是取得最低成本來製造生產,但在地緣政治演變,經過塞港、封控,現在思考的是在最安全情況下取得產品或原料;各國要找尋效率與安全的平衡,進而優先選擇值得信賴夥伴。 她舉美國為例,一方面吸引製造業回美國,包括英特爾、台積電、三星等都在美國投資...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 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3產業戰略論壇/金仁寶董座許勝雄:台廠扮演價值貢獻者

2023/08/10

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昨(9)日指出,台灣屬於海島經濟,企業擁有韌性、研發創新能力、良好的全球經營管理與布局能力,也是全球產業鏈重要的參與者,因此,台灣要扮演「價值貢獻者」的角色,不只不可或缺,還要有充分影響力,並且讓產業生態鏈結合。 經濟日報昨天舉辦「2023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供應鏈全球大進擊」,許勝雄應邀出席,並以「企業全球大布局」為題發表演講。本論壇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中國信託銀行、國巨集團協辦。 許勝雄指出,近年來有三因素推波助瀾,使得「中國+1」供應鏈策略當道,這三個因素包括:一、外來壓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美中互鬥掀起大陸新出走潮;二、內部推力:大陸封城、清零政策抗疫,斷鏈讓外資夢斷;三、中國不再是低成本國家,人力薪資高長、人員流動率高、土地成本飆升、環境法規趨嚴、電力供應短絀等。上述三道力量相加,導致全球供應鏈解構重組,長鏈變短鏈、南側的越南、西側的印度趁機有針對性...


經濟日報昨天舉辦「2023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供應鏈全球大進擊」,經濟部長王美花(中)出席致詞,並與和大工業執行長沈千慈(左起)、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文恒、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等合影。記者林俊良/攝影

2023產業戰略論壇/經長王美花談台鏈布局 當全球最好的夥伴

2023/08/10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9)日指出,從台積電宣布將赴德國設廠、財政部公布7月出口銷歐洲占比年增24%,即可看出我國供應鏈移轉的產業布局新趨勢,台商不論在台灣生產、或到海外布局,都是全球最好的供應鏈夥伴,同時也是向國際擴散的機會。 經濟日報昨天舉辦「2023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供應鏈全球大進擊」,邀請產業領袖與政府決策官員,共同探討打造韌性供應鏈的策略,掌握全球競爭新局,王美花出席論壇致詞做了以上表示。本論壇由經濟部貿易局、中國信託銀行、國巨集團等協辦。 王美花指出,在美中對抗下,國際局勢已大不同,企業在深耕台灣後,對於供應鏈韌性布局已是免不了。台積電到美國、日本、德國設廠,都是因應客戶需求,雖然可能面臨文化、人力等方面的挑戰,但確實也有新的機會,像是與日本最先進的技術、與德國特殊製程車用晶片都能有更緊密的合作,這已不只是滿足客戶供應鏈的韌性需求,也是廠商的國際布局策略。 王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