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下午在鴻海50周年晚宴前受訪,比著50的手勢留影。 記者蘇健忠/攝影

鴻海印度半導體廠進行中 泰國車廠總裝完成、準備接單

2024/02/20

鴻海今(20)日舉行50周年晚宴,針對鴻海在印度半導體布局的進度?董事長劉揚偉今天表示,與印度夥伴合資的半導體封測廠(OSAT)持續推動中。至於泰國電動車廠進度?他說,已經完成總裝的部分,準備開始接單。 鴻海是在今年1月下旬公告,將與印度HCL集團攜手,在印度設立專業封測代工廠(OSAT)。鴻海透過子公司 Foxconn Hon Hai Technology India Mega Development Private Limited 出資 3,72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11.7 億元),取得新設公司 40% 股權。 劉揚偉說,「關於印度OSAT的合作一直在推動中,由於很多半導體相關的合作,都跟政府的合作有些關係,我們正在跟印度的政府持續磋商中」。是要等補貼下來之後,才能進一步推動嗎?他說,「是有相關的」。 至於鴻海與泰國PTT集團合資興建的電動車廠進度?劉揚偉說,「...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電動車電池原料需求增 智利將翻倍鋰礦開採

2024/02/19

全球最大銅生產商智利國營銅礦公司(Codelco)今天宣布,將與私人鋰礦巨頭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空前攜手,讓阿塔卡瑪沙漠的鋰礦開採翻倍。 法新社報導,這兩家公司將從2025年到2060年攜手合作,每年在阿塔卡瑪(Atacama)沙漠開採30萬噸用來製造電動車電池、手機電池和其他電子產品的鋰。 智利國營銅礦公司約占全球銅供應量的8%,而智利化工礦業公司是一家巨型鋰礦探勘企業,2022年在阿塔卡瑪沙漠開採16萬8000噸的鋰礦。 智利總統波里奇(Gabriel Boric)在國家電視台說:「這是智利礦業空前的里程碑,也是兌現公平和永續發展的實質進展。」 智利認為自己在全球綠色革命這條路擁有光明前景。阿塔卡瑪沙漠是世界上鋰礦蘊藏最豐的地區之一;鋰是一種延展性極佳的軟金屬。 隨全球為應對暖化努力擺脫化石燃料,對鋰的需求近年來急遽增長。 波里奇政府今年4月...


寧德時代計劃斥資約12億港元在香港設國際總部,招聘500人。路透

香港成大陸電動車企灘頭堡 投資逾10億美元 創造上千工作

2024/02/19

彭博資訊報導,中國大陸電動車產業的公司紛紛在香港開設辦公室,利用香港金融體系追求全球擴張,迄今投資超過10億美元,為因防疫措施限制和大陸經濟放緩而受創的香港創造上千個就業機會,例如全球最大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本月稍早說,計劃斥資約12億港元(1.54億美元)在香港設國際總部,聘雇500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香港成熟的金融業、自由的資本流動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可以幫助大陸業者的海外擴張,「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內地銀行還「不能直接支持汽車製造商的海外需求,包括汽車消費貸款、經銷商集資或對外直接投資建廠」。 大陸的電動車製造商和相關公司都在加速擴張。比亞迪上周說要在匈牙利興建在歐洲大陸的第一座工廠,上汽集團和長城汽車等也都想赴歐在地生產。 最近在香港設點還有合眾汽車、致力自動駕駛運算晶片和平臺研發的黑芝麻科技,以及高效能智慧駕駛運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線...


中國大陸今年全年汽車出口量預料將首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美聯社

政府補貼助攻!中國今年將超越日本 成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2024/02/19

中國大陸今年全年汽車出口量預料將首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主要拜在俄羅斯與墨西哥市占擴大、及電動車漸受歡迎所賜。 日經新聞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的初步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今年1~11月的汽車出口比去年同期成長58%至441萬輛,領先日本同期汽車出口。日本1~11月出口399萬輛汽車,全年預料將為430萬輛左右。 日本上次跌落榜首,是在2016年被德國擠下。中國大陸已企圖成為汽車出口大國,以全球轉向電動車為達成目標的方式之一。 不過,俄羅斯市場也助了一臂之力,因為日本和西方對手退出俄羅斯市場,已嘉惠中國大陸車廠。中國大陸1~10月出口73萬輛汽車到俄羅斯,比一年前暴增七倍。奇瑞汽車和長城汽車已出口汽油車到俄國,包括中型和大型休旅車(SUV)。 中國大陸今年來斬獲第二大的市場為墨西哥,出口量攀增71%到33萬輛,中國大陸車廠已尋求在當地建立客戶基...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4年新能源、休閒車 車市一級戰區

2024/02/19

2023年車市旺,進入2024年,業內人士預期,新能源車、休閒玩樂用車將成為市場的主旋律,也將是各大車廠拚陣的一級戰區。 新能源車市場愈趨成熟,將進入各家車廠爭鳴的時代,包括和泰車、裕隆兩大集團,還有雙B車廠,將各出奇招,各推新車搶市。其中,和泰車旗下LEXUS多款電動化車款受矚目,TOYOTA PRIUS PHEV芥茉黃限量20輛,車展五天就已完售。裕日車的NISSAN ARIYA純電休旅車也將在今年第4季正式發表。 BMW則是推出BMW i7 eDriver50強化電動車陣營,在賓士電動休旅車大量上市後,新年度也將強化新能源車款。 此外,休閒需求也成為車廠積極擴展的戰場,多家車廠都推出多功能與改裝露營車,和泰車的HIACE露營車第1季即將發表,福特的FOCUS ACTIVE旅行車成功引起市場矚目。車廠指出,疫情過後,休閒需求快速崛起,也使得各家車廠更重視這個新興的市...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公布,2023年第4季交車量和生產量雙雙優於預期。 (美聯社)

特斯拉上季賣輸比亞迪 交車48.4萬輛 輸給對手的52.6萬輛

2024/02/19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2日公布,2023年第4季交車量和生產量雙雙優於預期,去年全年交車量更達成馬斯克先前訂下的180萬輛的目標,並改寫新高紀錄。但以去年第4季而論,中國大陸車廠比亞迪純電動車銷售量526,409輛,超越特斯拉同期表現。 特斯拉說,去年第4季交車484,507輛,優於市場預期的483,173輛,其中Model 3和Y交車461,538輛;生產量則是494,989輛(Model 3和Y產量476,777輛),也優於預期。 綜觀2023年全年,特斯拉交車量成長38%至181萬輛,生產量則增加35%至185萬輛。特斯拉2日早盤開低走低,跌約0.8%。 至於比亞迪上季純電動車銷量雖打敗特斯拉,但以全年計算仍落後特斯拉。比亞迪去年純電動車銷售量為157萬輛,比特斯拉少了24萬輛;2022年的銷量,則較特斯拉少了約40萬輛 。 比亞迪去年新能源車(含純電車與油電...


大陸造車新勢力高合汽車傳出18日召開內部大會,宣布即日起將停工停產六個月。圖為高合汽車2022年在海南海口參展 2022國際新能源汽車暨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畫面。(中新社)

下一個威馬汽車? 陸高合汽車傳宣布停工停產半年

2024/02/18

界面新聞報導,鎖定高端車款的大陸造車新勢力高合汽車18日召開內部大會,宣布即日起將停工停產六個月。內部人士稱在3月15日後僅發基本工資。高合汽車先前曾回應解散傳聞不屬實,但對於停工一事未有證實。此前,高合汽車便傳出薪水緩發、取消年終等消息。在電動車企內捲狀態下,外界推測高合汽車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落入破產重整的威馬汽車。 報導引述高合汽車內部人士表示,高合汽車方面稱,18日之前的員工工資將照常發放;3月15日之前還留在高合汽車的員工,僅發放基本工資;3月15日之後員工僅發放上海基本工資。據悉,高合汽車每月15日發放工資。 此前,高合汽車傳出召開全員大會宣布,延期發放1月工資、取消年終獎金和全員降薪。其中1月工資將在2月底補發。對於前述傳聞,藍鯨財經報導,高合汽車證實確有其事,並稱根據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公司正在採取比如高管主動降薪、緩發工資等調整措施面對內外部的挑戰。 此前...


有意進入汽車市場的蘋果公司,10多年過去仍未推出自家品牌的汽車。蘋果公司在汽車領域正在被大陸對手超越。圖為觀眾在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了解華為AITO問界車型。 中新社

手機結合電動車成趨勢 小米華為造車超越蘋果

2024/02/17

智慧手機與電動汽車的結合正在逐步成為現實。有意進入汽車市場的蘋果公司,10多年過去仍未推出自家品牌的汽車。反而在智慧手機領域的大陸競爭對手華為和小米,均已推出了配備先進數碼功能的電動汽車,蘋果公司在汽車領域正在被大陸對手超越。 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和小米積極布局電動汽車市場,嘗試為企業擴展新業務,預計也有助緩解美國針對性制裁的影響。2家企業都注重吸引自家智慧手機用戶購入汽車,強調品牌手機與汽車的舒適結合。 例如華為強調,其汽車配備了華為智慧手機用戶熟悉的操作系統和駕駛輔助軟件,華為的手機和汽車之間,還可以同步下載並使用部分應用程式。 華為和小米正在進入電動汽車市場時,大陸汽車品牌蔚來也開始銷售自家研發的手機。日本瑞穗銀行高級研究員湯進表示,大陸智慧手機巨擘都意識到了汽車的重要性,「他們趕在蘋果的汽車預計問世前,用軟體結合的方式製造自家智慧汽車。」 蘋果在大陸的供應...


鴻海今天舉行開工典禮,由董事長劉揚偉(中)親自主持。記者蕭君暉/攝影

鴻海納智捷電動車上半年交貨完畢 爭取所有品牌訂單

2024/02/17

鴻海今(17)日舉行開工典禮,由董事長劉揚偉主持,針對鴻海交貨給納智捷n7電動車的狀況?鴻海發言人巫俊毅在開工典禮後表示,n7現在開始陸續在交車,預定上半年交貨完畢,這個n7新車訂單大概近9,000輛,盡全力在今年上半年交貨完成。 針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崛起,例如比亞迪出貨量超越特斯拉,是否與鴻海競爭?巫俊毅說,我們採用的競爭策略其實不太相同,鴻海本身並不做品牌,中國大陸是做品牌電動車,事實上所有國際的品牌,未來都是鴻海的潛在客戶,我們最終希望能夠幫這些品牌商,來生產他們的設施(電動車), 就像目前我們幫這些所有的國際ICT大廠,來幫忙他們設計跟生產產品一樣 所以,他們(中國大陸)都會是我們的潛在客戶。 除了裕隆納智捷以外,鴻海今年上半年有沒有爭取其他的客戶?他說:「爭取客戶與訂單一直都是我們主要的目標,如果有什麼進一步的消息,當然都會跟外界做報告,就像上次在法說會裡面有提到,現...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政府基於資料安全考量,考慮限制中國大陸的「智慧車」與相關零組件進口。示意圖。 (新華社)

美基於資料安全考量 擬限制大陸「智慧車」進口

2024/02/16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政府基於資料安全考量,考慮限制中國大陸的「智慧車」與相關零組件進口。只要車輛與零組件源自中國大陸,不管是在何處進行最後組裝,都準備列入管制,以避免由墨西哥等第三國輸入。 據了解,限制措施也將適用於任何美國認定有資安疑慮的國家。官員認為,光靠關稅沒有辦法全面應對相關問題。 消息來源表示,美國官員特別關心「智慧車」(smart cars)收集到的大量資料的安全性。所謂的「智慧車」包括電動車,以及其他可連網的車輛或自駕車。如今許多汽車,無論是油車還是電動車,都可連上網際網路,因而可能成為駭客攻擊目標。 拜登政府可能以商務部既有的權限,基於資料安全,規範部分資訊與通訊技術交易,不過官員目前仍在進行全面性的政策研究,還沒決定執行架構。 最快在下周,美國將頒布另一道行政命令,主要為確保資料隱私。另外官員們也在衡量是否調整對中國電動車課徵的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