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汇整各种市场资料及专业分析,让买主及读者更快掌握台湾各主要出口产业中的最新亮点,包括创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场趋势及未来展望等,


企业部门为台湾研发主力。国科会统计显示,企业部门所执行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比率,自2018年起已突破八成,且占比逐年创新高,2022年占比达85.5%。欧新社

企业部门 研究发展主力

2024/01/02

企业部门为台湾研发主力。国科会统计显示,企业部门所执行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比率,自2018年起已突破八成,且占比逐年创新高,2022年占比达85.5%。 而企业研发经费中,有近八成三来自500人以上大企业;近半企业研发经费是由科学园区厂商贡献。 2022年全国研发经费达8,980亿元,其中,企业研发经费达7,678亿元,年增11%,成长幅度略低于2021年,但其成长率高于政府部门,因此企业研发经费的占比逐年创新高,2022年占比达85.5%。 国科会指出,若进一步观察不同企业规模研发趋势,则有集中于大企业之明显趋势。在7,678亿元企业研发经费中,有82.5%、近八成三来自500人以上企业规模;7.2%来自「250-499人」规模,10.4%则来自249人以下企业。 科学园区可说是我企业研发重镇。国科会指出,科学园区汇聚积体电路、电脑及周边、通讯、光电、精密...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研调:11月动力电池价格续跌 预计明年第2季市场需求回温

2024/01/02

据TrendForce研究显示,由于终端需求明显降温,11月电池行业开工率下滑,锂、钴、镍原料价格均走跌,导致电芯价格一路下滑。11月中国大陆电动车用电芯价格(以下均以人民币计)月跌幅约3~4%;消费电子用钴酸锂电芯月跌2.5%;储能型电芯跌幅依旧最高,月跌6.8%。 TrendForce表示,动力和储能市场需求降温,电芯厂商为降低库存,一方面下调企业产能利用率,致使行业整体开工率降至低于五成,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缺乏订单而面临减产或停产的困境。另一方面,由于出货压力增大,部分电芯供应业者采低价抛货策略,以加大库存去化力度,市场也因此陷入价格战,尤其在11月中国大陆进入市场淡季之际,储能电芯的最低报价已跌至人民币约0.4元/Wh。 消费电芯方面,双十一购物节促销活动后,终端需求转为平淡,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步入采购淡季,由于电芯厂商前期备库充足,目前以消化库存为主,...


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 图/联合报系资料库

台湾区域经济整合再定位

2024/01/02

随著总统大选接近,台湾的国际参与成为关注重点。其中以是否重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以及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成为各政党候选人争辩的焦点。 我国在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开始投入区域经济整合,洽签自由贸易协定(FTA),但是受到政治因素干扰,迄今进展有限,而且近年来部分FTA随著外交关系终止也画下句点,台湾FTA版图反而缩小。 然而全球FTA却呈现大幅成长,对台湾产生排挤效果。FTA对台湾产业虽非万灵丹,但却是助跑器,在FTA进展有限下,台湾出口产品中需负担关税的,与FTA网络绵密不需负担关税的其他国家产品,居于不利竞争地位。特别是出口面临较高关税的项目,例如石化、机械、食品,以及纺织等传统产业,所受冲击更大,以致占我国总出口比重也节节下降。 今年台湾经济受出口衰退拖累而低迷不振,在出口全面下滑下,需负担关税的产品衰退更...


中国大陆乘联会4日表示,综合预估2023年11月大陆新能源车批发销售为94万辆。 联合报系资料库

大陆上月新能源车销量创新高 初估批发94万辆、年增29%

2024/01/02

中国大陆乘联会昨(4)日表示,2023年大陆新能源乘用车发展优势不断巩固与扩大,初估11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4万辆,创历史新高,年增29%,累计今年1至11月测算的批发774万辆,年增35%。但特斯拉11月大陆制电动车销量却年减17.8%降至8.24万辆,创下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中国乘联会微信公众号指出,今年大陆乘用车市场热度温和上升,11月进入年底冲刺阶段。11月新能源市场在新产品效应和价格的双重驱动下有望达历史新高,对11月整体车市强增长构成有力支撑。 乘联会表示,各车企借助「双11」宣传以及月中广州车展提升关注度,11月车市将维持相对较高景气度。但「双11」期间市场反应较为一般,需求端相对偏冷,终端暂未展现销售爆发的潜力。 近几年新能源车市场仍处于爆发成长到高速成长的持续上升期,新增长动能推动车市结构性成长,因此11月也是年内新高月度。今年是没有...


研发投入是产业竞争力提升关键指标。示意图。图/台积电提供

制造业研发费用 逐年成长

2024/01/02

研发投入是产业竞争力提升关键指标。经济部统计2022年我制造业上市柜公司投入研发费用达6,756亿,年增12.5%,呈逐年成长之态势。其中,我半导体制造龙头台积去年研发投入高达1,608亿元、IC设计龙头联发科投入824亿元,年增皆逾三成,反映全球半导体产业激烈竞争,没有研发,没有竞争力。 经济部统计处指出,2022年上市柜公司研发费用达6,969亿元,年增12.3%;其中,制造业上市柜公司研发费用达6,756亿,占比高达九成七,呈逐年成长趋势,去年更大幅成长12.5%。而制造业研发费用最大宗,主要来自资讯电子产业。 其中,电子零组件业研发费用4,421亿元居首,年增15.4%,占整体上市柜公司研发费用63.4%。和2017年研发费用2,480亿元相较,短短五年间增加2,000亿元之多。 其次为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业1,496亿元,年增8.2%,占整体上市柜公司研发费...


「智慧机械云平台」目前已有超过230个以上的App,以开发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模组为诉求,并已试行工具机、电子设备、金属成型设备、塑胶射出机、纺织设备等五大产业。欢迎免费加入。 工研院/提供

智慧机械云平台 提供产业数位化智慧化多元应用工具库

2024/01/02

台湾机械业规模差异大,传统中小企业研发及数位转型的资源相对薄弱,以往透过系统整合商(SI)设计专用型的软体,不仅耗时耗财,也产生重覆开发问题。 这几年由经济部产业技术司领军,率工研院、产业界及法人研究机构携手合作打造「国产智慧机械云平台」,开发智慧机械、物联网、巨量资料、AI、Digital Twin、云端运算等技术,发展机械制造业的App Store,建立云端应用服务的标准化开发、上架、订阅、销售机制,让设备快速智慧化,就像安装手机App一样简单方便。 「智慧机械云平台」目前已有超过230个以上的App,以开发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模组为诉求,并已试行于五大产业:工具机、电子设备、金属成型设备、塑胶射出机、纺织设备。近年来也积极培育设备业者转型成系统整合商(SI),现已辅导超过50家厂商具SI能量,欢迎更多设备业者加入转型的行列。 智慧机械云以台湾企业型态为基础,提供多元...


2023年8月23日第三届「机器人智动系统优质奖」由中机总经理尹守纲代表领取系统整合应用组-优等奖。(中钢/提供)

中钢机械智慧制造大跃进 荣获机器人智动系统优质奖

2024/01/02

中钢集团旗下中钢机械公司(中机)顺应智慧制造浪潮,今年不仅于机械加工场导入机台控制智能化及雷射打标除锈等技术,也于冷焊工场内成功开发焊接自动化技术,其中机械加工场所运用的「龙门式机器手臂雷射打标及除锈系统」为国内首创,在超大型工件上,以降低耗能、减少环境伤害方式精准除锈,因而荣获今(2023)年第三届「机器人智动系统优质奖」。 中机为国内最大重型机械制造公司,具备设计、铸造、冷作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组装及安装之一条龙优势。中机过去曾参与包括中钢、中龙钢铁、中钢铝业、中联资源、中钢日铁越南、中钢印度等集团扩建专案,累积完整的一贯作业钢厂设备承制及建厂装机等工程经验。同时,中机也是国内离岸风电供应链的先驱厂商之一,自2020年起即投入水下基础关键零组件制造,例如节点(Node)、靠船钢管等管架式水下基础(jacket)构件,对于离岸风电产业在地化做出贡献。 焊接为制造大型设备...


大陆电动车龙头比亚迪2023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为302万辆,超额完成此前制定300万辆的目标。(路透)

新能源车热卖 比亚迪2023年销量300万辆达阵

2024/01/02

大陆电动车龙头比亚迪昨(1)日发布12月产销报告指出,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4.1万辆,累计2023年销量302.4万辆,年增62.3%,超额完成此前制定的2023年全年销售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 比亚迪昨日持续促销,比亚迪宣布海豹两款车型开启限时权益,冠军版可享订金人民币2,000元就抵扣9,000元购车款,等于优惠人民币7,000元;DM-I可享人民币2,000元抵扣人民币7,000元,等于优惠人民币5,000元,活动期间自1月1日至31日。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2023年全年销量也是目前公布的大陆车企中最高的,截至1日19时,各大新能源车企陆续发布2023年全年销量:极氪全年销量11.86万辆、理想汽车37.6万辆、长城汽车26.1万辆、AITO问界9.4万辆、零跑汽车14.4万辆、上汽通用100万辆、小鹏汽车突破14万辆、赛力斯汽车10.6万辆、蔚来汽车16万...


汽车示意图。图为小米汽车。 (中国工信部官网)

陆跃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前11月输出441万辆 超越日本

2023/12/30

日媒共同社报导,据日本汽车工业会最新发布数据,今年前11月日本汽车出口量为399万辆,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统计,今年前11月大陆汽车出口量达441.2万辆,年增超过六成,显示「大陆全年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已成定局」,大陆将首度成为年度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事实上,早在今年首季,大陆汽车出口量就已超车日本,成为单季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后也持续稳坐单季、半年度出口第一的宝座。报导指出,这是日本自2016年以来首次被挤下榜首位置,当时位居榜首的是德国。 大陆汽车的出口量到2020年为止保持在100万辆左右,随后迅速增加,2021年达到201.5万辆,2022年跃升至311.1万辆,并在今年10月突破400万辆。中共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日前透露,2023年大陆汽车出口将超过500万辆,创新历史纪录。 究其原因,报导认为有三大关键因素。首先...


制造业景气指标呈现好转迹象。图/新北市城乡局提供

厂商看好未来半年景气 制造业景气信号值攀16个月新高

2023/12/29

台湾经济研究院今(30)日发布10月制造业景气指标,景气信号值由9月修正后的10.83分,增加0.76分至10月的11.59分,为近16个月新高,虽连续亮出第四个代表景气低迷的黄蓝灯,但已渐入佳境,且有感好转。 未来半年景气 制造业看好比例增 台经院表示,10月制造业景气信号值续扬,主因是制造业厂商看好未来半年景气者比重增加,看坏者亦减少,推升需求面及经营环境面指标表现,且国内制造业景气率先下滑的资通讯产品,现阶段已出现回温迹象,加上国内制造业受惠国际消费性电子新品推出的拉货需求,传统产品也因时序迈入年末消费旺季备料挹注,可望维系国内制造业生产动能。 不过,台经院也示警,中东地缘政治风险攀升,美中科技争端延续及通膨等变因,仍可能拉长全球经济复苏脚步,这是否会影响制造业未来表现,仍需密切观察后续发展。 就10月景气信号各主要组成项目观察,仅二项目分数减少,其余项目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