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汇整各种市场资料及专业分析,让买主及读者更快掌握台湾各主要出口产业中的最新亮点,包括创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场趋势及未来展望等,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上银4月营收43个月高点 续受惠3大市场拉货

2022/05/06

传动元件大厂上银自结4月合并营收新台币27.42亿元,续创2018年10月以来高点,法人指出,中国封控对上银苏州厂影响有限,上银持续受惠中国、欧洲、美国市场拉货力道。 上银自结4月合并营收27.42亿元,较3月27.12亿元微增1.13%,比去年同期22.36亿元增加22.65%,续创43个月来高点。 累计今年前4月上银自结合并营收103.09亿元,较去年同期82.27亿元成长25.3%。 展望第2季,日系外资法人预期,上银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订单持稳,第2季业绩成长幅度可符合以往季节性表现,中国因本土COVID-19疫情封控所造成对上银苏州厂区产能影响有限。 另一日系外资法人分析,中国制造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所需的工具机订单维持自然成长趋势,来自半导体产业所需工具机订单持续增温;此外电动车也带动车用产业工具机订单,对传动元件需求持稳,预估中国潜在制造业资本支出...


鸿海MIH联盟之架构下推出的Model E。图档来源:联合报系

MIH联盟10月展示4大方案 与欧洲、印度厂商谈合作

2022/05/05

鸿海推动的MIH开放电动车联盟执行长郑显聪今天表示,正与欧洲和印度当地厂商洽谈中,期盼今年欧洲市场有具体结果,10月份MIH联盟将展示动力、电能、资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内容。 网路资安解决方案商趋势科技今天宣布成立车用资安新公司VicOne,布局电动车产业资安防护;鸿海推动的MIH联盟,也是VicOne计画的业界伙伴之一。 郑显聪今天出席交流会后接受媒体短暂采访表示,VicOne已是MIH联盟资安工作小组成员之一,布局零信任安全(zero trust)验证,MIH联盟持续把开放平台和解决方案做好;MIH开放平台吸引全球许多电动车新创企业,MIH也可提供既有品牌车厂在电动车软硬体搭接的解决方案。 展望全球市场布局,郑显聪透露,MIH联盟正与欧洲和印度当地厂商洽谈中,期盼今年在欧洲市场有具体结果,联盟也与中国大陆当地厂商持续接触;MIH联盟已与泰国国家石油集团...


趋势科技宣布成立车用资安新公司VicOne,布局电动车产业资安防护,趋势科技执行长暨共同创办人陈怡桦(左)、VicOne执行长郑奕立(右)合影。图档来源:联合报系

趋势科技成立VicOne 布局电动车产业资安防护

2022/05/05

随著电动车越来越普及,车联网会产生新的资安问题,趋势科技宣布成立车用资安新公司VicOne,布局电动车产业资安防护,协助台湾电动车供应链通过国际车厂车用资安规格。出席记者会的趋势科技执行长暨共同创办人陈怡桦表示,趋势科技投入车用资安已近8年,没有赚过一毛钱,从既有基础上打造台湾安全的车用资安方案,因应未来电动车软体控制应用趋势,未来车用全自动化,资安技术与团队是确保车用安全的关键,需要结合外部伙伴一起合作。 VicOne执行长郑奕立表示,随著电动车普及,预期车联网资安挑战更大,车厂和系统整合商机积极布局符合车用国际资安法规,加速布局电动车,将来VicOne以台湾为总部,锁定全球车厂和供应链车联网相关业务,在主要车厂据点规划团队服务,初期先在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地设点。


外电最新消息披露,苹果将把Apple Car委由iPhone长期代工伙伴鸿海生产,锁定售价10万美元(逾新台币290万元)的高阶市场,首款Apple Car最快2024年底至2025年发表。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路透

苹果Apple Car 传鸿海代工

2022/05/04

苹果打造电动车的计画传言不断,即便有消息传出苹果放慢造车脚步,但外电最新消息披露,苹果将把Apple Car委由iPhone长期代工伙伴鸿海生产,锁定售价10万美元(逾新台币290万元)的高阶市场,首款Apple Car最快2024年底至2025年发表。 针对市场传闻,鸿海一向不评论单一客户与产品。法人看好,一旦Apple Car交由鸿海代工,由于是高单价产品,可望增加鸿海电动车的营收与获利。相关消息激励,鸿海昨(3)日股价逆势涨0.5元、收102.5元,外资买超3,771张,连三买,为近一个半月来单日最大买超量。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之前预估,2025年全球整体电动车市场规模将达6,000多亿美元(逾新台币17兆元),鸿海以取得5%市占为目标,届时鸿海在约新台币1兆元的电动车相关营收中,会有超过一半来自整车业务的贡献,集团整车代工产能将可达到年产50万至75万辆电动车。 ...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鸿海下周法说 聚焦五大议题

2022/05/03

鸿海将在下周四(12日)举行第1季线上法说会,法人聚焦上季财报之余,关注董座刘扬伟释出的本季与下半年展望、俄乌战争与通膨对终端需求看法,以及大陆封城效应,还有电动车事业进展及全球布局等议题。 外资预估,受惠云端伺服器与平板电脑强劲需求,可望抵销iPhone季节性下滑因素,鸿海第2季单季营运成绩将持平去年同期的1.35兆元。 值得注意的是,鸿海最大客户苹果已经公布上季财报,业绩表现虽然亮眼,不过,受到大陆封城的影响,苹果预期本季业绩将因此减少40亿美元至80亿美元,因此,即便鸿海大陆主要生产厂区正常运作,法人仍关注封城相关效应。 除了大陆市场之外,欧洲市场已经看到需求有一点下滑,主要是俄乌战争冲击,以及原物料上涨所导致的通膨效应,鸿海身为全球最大EMS厂,法人也将聚焦刘扬伟对欧洲等地市场的看法。 刘扬伟之前认为,俄乌战争对供应链影响不大,但是通膨反而会是比较大的变数...


造船来不及 明年运力紧张</h2>

造船来不及 明年运力紧张

2022/05/03

明年海运碳排新规上路,全球货柜轮船年龄超过20年的数量达8.2%,老旧船舶今年起将有一波淘汰潮。大陆清零政策加上俄乌战争,对岸首季新接造船量季减42.3%,上海、江苏清零隔离,导致江南、沪东造船厂几近停摆,就连航母都延期下水,明年运力紧张情况恐持续。 根据最新统计,全球货柜轮超过20年老船数量占全球总量8.2%,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议拍板,2023年起强制规范航商碳排,不少船公司打算将老旧船舶减速航行以达排碳标准;也有业者评估市场竞争力,不排除拆解退出市场。 航商指出,明年新船加入将影响海运市场变化,担心会造成运价下跌,其实2023年船舶供应量会增加,但不会如各专业机构预估这么高,还要观察老旧船舶退出市场的情况,尤其2023年新环保船舶规定上路,更严格的排碳规定,可能加速老旧船舶进行改装或退出市场,都将影响明年全球船舶供给的数量。 大陆是全球重要的...


政府2050净零排放推氢能、电动车 能成功带动净零商机?</h2>

政府2050净零排放推氢能、电动车 能成功带动净零商机?

2022/05/03

政府3月公布2050净零排放趋势,为了达到目标,除了既有的太阳光电、离岸风电等,也发展许多新兴能源,包括氢能、地热及海洋能。此外,运输工具方面,政府也立下「2040年电动汽机车市占比百分百」目标,这些新政策目标也有望带动新一波「净零商机」。 据政府于3月公布的「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台湾将于2050年达到碳中和,其中非电力、电力须分别从2019年的148 Mt(百万吨)、139Mt,透过能源转型、电气化及碳汇等达到碳中和。 其中,电力部门减碳策略为「持续扩大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科技、储能及升级电网」;运输部门则是「改变运输方式、降低运输需求及运具电气化」。 蔡政府规划2025年起不再兴建燃煤电厂;2030年风力发电、太阳光电累计装置容量为40GW(10亿瓦),并陆续开发氢能、地热及海洋能等新兴能源;2050年绿能发电占比超过六成、智慧变电所布建率百分之百。 ...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路透

致茂:电动车相关营收将重返高峰

2022/04/29

量测仪器大厂致茂昨(28)日召开法说会,财务长应正提到,今年公司将持续受惠于电动车产业趋势,相关统包营收有望重返历史高峰。 致茂说明,首季来自量测与自动检测设备营收占比54%,其次半导体 / Photonics 测试解决方案占比31%,母公司营收19%,统包应用占比6%,其余为其他应用。 数据也显示,致茂今年首季营收季增幅最大是统包方案季增135%,其次母公司季增19%,若以季与年同步成长则是量测与自动检测设备应用季增4%并年增36%。 致茂指出,今年第2季营运季成长动能主要是半导体及Photonics测试设备需求仍旧强劲,主要受惠于5G相关与HPC市场、电动车快速发展。 致茂是特斯拉概念股,并配合多款电动车所需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动车直流充电桩(EVSE)等测试系统。 法人关注大陆封城干扰,致茂说,中国大陆封城干扰主要是当地物流出货,主要使营运成本提高,预...


经部设定2030年电动车市售比30% 力拚国产比重6万辆</h2>

经部设定2030年电动车市售比30% 力拚国产比重6万辆

2022/04/29

国发会净零路径规划,2040年新售汽机车全面电动化,经济部设定中期2030年电动汽车新售占比30%目标,经济部次长林全能估计,台湾每年新车销量40万辆,国产车占比约5成,换算约2030年有12万辆电动车,其中将力拚6万辆为国产电动车。 立法院经济委员会今天邀国发会主委龚明鑫、交通部次长祁文中、经济部次长林全能、内政部次长邱昌岳等对于「落实净零碳排之十二项关键战略规划进度」进行报告并备质询。 根据国发会2050净零规划,2030年市区公车全面电动化,2040年所有新售汽机车全面电动化。 针对运具电动化及无碳化,交通部次长祁文中报告指出,将采公共运输先行策略,目前推动中的「公路公共运输服务升级计画(110至113年)」4年编列新台币85元,辅助地方政府与市区公车业者购置电动公车,预计补助3000辆;截至今年3月底,已导入907辆电动大客车营运。 公务车部分,祁文中表示...


20万台厂对碳很焦虑!欧盟碳边境税来了 2045年税额上看2,600亿元</h2>

20万台厂对碳很焦虑!欧盟碳边境税来了 2045年税额上看2,600亿元

2022/04/28

日前国发会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最新一期《财讯》双周刊以「迎战碳焦虑」为题,解析欧盟碳边境税对台湾产业的可能冲击,同时透过与财团法人绿色和平基金会合作的进行中小企业大调查,更明显感受到企业界正充斥著浓浓的「碳焦虑」气氛。 根据经济部国际贸易局估计,台湾出口到欧盟且受碳边境税影响集中在金属制品,出口额约9.5亿美元,看似影响不大,但自2026年起,台厂对欧盟的应付税额,将来到336亿元台币。而且,随著税率拉高,到2045年后,台厂每年要付给欧盟的税额恐超过2600亿元,而资通讯产品更将后来居上,应付税额逾1000亿元,冲击不容小觑。 面对青黄不接的过渡期,《财讯》分析台湾企业面对的碳焦虑有三:包括政府绿电建设落后,碳盘查查验机构不足,与缺乏碳权交易平台等等问题。碳议题迎面袭来,大型企业无不上紧发条,而中小企业的因应对策也值得关注。《财讯》与财团法人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