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汇整各种市场资料及专业分析,让买主及读者更快掌握台湾各主要出口产业中的最新亮点,包括创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场趋势及未来展望等,


图片来源:pixabay

电动车、储能都需要它!未来两年本梦比最高、有机会赚大钱的电池概念股是谁?

2022/05/16

上一篇,我们谈到电池赛局四局下半即将登场的固态电池,它有两种潜在的应用场景,一个是电动车,一个是储能系统。 我们今天继续讨论固态电池这条赛道哪些公司已经卡了哪些位置,以及为了要有更好的站位,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发展。这篇文章适合想赚大钱的投资者、找工作的年轻人、跃跃欲试的绿色创业者,或是运筹帷幄的管理者,我们都需要用更大的视角,才能判断出哪间公司更适合投资你的时间和金钱。 这两年对固态电池的发展甚为关键,投资本梦比高,也代表最有机会赚大钱 在《液态锂电池竞争者出列!四局下半即将登场的电池选手》中,我们提到三种技术路线,接下来这两年最为关键,因为各家固态电池宣称小批量试生产的时间都落在2022~2023年,谁才真正具备实力生产电池,而谁只是靠著漂亮的简报生产电池,很快即可初步见真章。 技术路线一:聚合物 这条技术路线最值得观察的公司是欧洲的Blue Soluti...


汽车零组件受大陆封城影响,第1季营收获利普遍受到影响。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路透

汽车零组件厂迎补单潮

2022/05/16

汽车零组件受大陆封城影响,第1季营收获利普遍受到影响,但5月过后各地陆续开放复工、车厂加速赶货,预估下半年汽车零组件族群营运可望出现一波「补单潮」,包括丽清、英利-KY都看好下半年业绩表现。 英利表示,今年第1季以来中国大陆汽车市场依旧受到车用晶片短缺,影响车厂客户组装排程,此外,3月以来,吉林、上海、广东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公司部分生产据点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停工,对公司营收及获利表现有一定程度影响,封城供应链受阻导致客户拉货量减少,加上市场原物料价格依旧维持在高档,造成首季亏损。 5月过后各地陆续开放复工,公司各厂区营运也陆续回复正轨,车厂客户有望在下半年开始加强拉货力道以弥补上半年的生产短缺。同时公司积极拓展电动车客户,在保有整车车身结构零件配套优势下逐步扩展电动车客户供货规模,研发方面专注于轻量化车身结构零件及防撞系统零部件的开发。 丽清指出,上海2月春节及3月底疫情...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鸿海:短链生产是趋势 加快印度供应链布局

2022/05/13

针对鸿海在印度市场的布局?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昨(12)日表示,鸿海在印度耕耘十多年了,目前的国际环境也看到很多其他厂商,或是不同产业,都在印度加大投资,是大趋势,会让速度变更快,鸿海在印度持续推动半导体的可能合作,同时,也会有当地化的产品,在印度建构起来,在印度供应链上,也会加快建构,因为疫情影响扩大,短链生产将是趋势。 对于物料是否会维持高档?刘扬伟说,一定会维持在高档,也就是目前的高档,除非疫情变缓,若是想要维持出货顺畅,物料一定要增加相当比例,才能维持生产顺畅,这是接下来半年的常态。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本报系资料库)

童子贤:今年车用电子有新客户 推升对整体营收贡献

2022/05/13

和硕今年度致股东营业报告书出炉,董事长童子贤表示,在车用电子产品方面,除了去年随著主要客户生产及销售规模皆有大幅成长,同步带动出货表现外,预计今年亦可在新客户的业务提升及扩展之下,进一步推升车用产品对整体营收之贡献。 展望今年,童子贤说,资讯产品在疫情后大家重返工作岗位,将有助于商用需求上升,以及Windows 11汰换潮,预期将会刺激商用及高阶消费性机种之需求,惟仍须观察零组件供应之变化;消费性电子产品在主要由游戏机客户发表新品有一整年显著之营收贡献后,今年预计其出货动能仍可维持,另智慧家庭相关装置也预计未来随著产品线扩增及机种更新,其整体营收贡献可望稳定成长。 通讯产品则会在现有产能规模下,持续优化产品组合并同步提升管理及生产效率,以稳定淡旺季的产能利用率。 童子贤指出,和硕在车用技术领域上,持续开发次世代行车电脑、多萤幕智慧座舱与多模组车联网闸道器,并投入电动车充...


Fisker的PEAR车款。撷取自Twitter

Fisker:确认鸿海代工的电动车2024年在俄亥俄州量产

2022/05/13

鸿海甫宣布正式在俄亥俄州成立北美电动车生产基地,其新创电动车合作伙伴Fisker 12日晚间立即兴奋的表示,确认鸿海代工旗下的电动车款PEAR将在俄亥俄州生产,定价低于2.99万美元,规划年产25万辆,2024年量产。 Fisker董事长暨执行长Henrik Fisker表示,他将带领工程团队参观鸿海在俄亥俄州的工厂,我们的工程团队正在为PEAR研发新特色与高科技解决方案,PEAR将会改变我们在城市中使用,以及享受车辆的方式。 Fisker之前表示,和鸿海共同研发的电动车因设计太过创新,因此不想太早对外公开,且携手鸿海想要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掀起电动车生产革命、一是活用鸿海大规模的供应链,使用鸿海供应链,将能够压低所有技术相关的价格。


澳洲泰利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2022年第一季中国锂精矿进口量为52.9万吨,其中来自澳洲的就有50.2万吨,占进口锂矿的95%。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虎嗅网

中国大陆电动车面临史上最大挑战 只因这个金属全球疯抢

2022/05/11

随著今年锂矿增量受限,以及产业链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增产,锂电材料,尤其是碳酸锂的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上涨并维持高位。很显然,如今电池材料价格已经突破了所有车企的成本预期。这也就是为什么从今年2月底开始,几乎所有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开始涨价。 而电池原料价格的持续高位,可能要关系到汽车企业的生死存亡。换言之,中国大陆电动车的故事,要讲不下去了。 新能源汽车大国 锂电池材料却仰赖进口 大陆是新能源汽车大国,甚至想用它作为「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后弯道超车的龙头产业,却面临锂电池材料大部分要靠进口的尴尬处境。 根据大陆工信部的讯息,2022年第1季大陆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19.3%,较2021年全年提高5.9个百分点,已经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而,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电池的材料,并...


丰田汽车公司押注混合动力车、未全力投入电动车市场的战略,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路透

丰田可能沦为汽车业输家?分析师说战略出错

2022/05/11

电动车兴起,汽车业正经历㒹覆性变革,当多家汽车制造商全力以赴生产电动车时,丰田汽车却未展现出「革命」的决心,分析师担心,这家全球最成功的车厂最终可能沦为输家。 Future Fund Active指数股票型基金的联合创办人Gary Black,说:「输家会是动作缓慢者,以无利可图的电动车蚕食掉一切成长所在、现有高利润的燃油车。输家将包括像是丰田这样的传统日本制造商。」 丰田管理层不这样想。丰田旗下有休旅车RAV4、房车Camry、商务车Sienna,人气都很高,还有混合动力车,该公司的多重射击策略,使其2021年在美国成功拿下15%的市占,全球轻型车销量的占比将近12%。 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很成功。这个类别里的热门车是Prius,2021年售出将近584,000辆混合动力车和休旅车,抢下大约65%的美国混合动力车市场,稍稍落后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 对于电动车...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路透

陈泰铭:能源原物料上涨物流吃紧 同欣电提4策略

2022/05/09

半导体构装厂同欣电董事长陈泰铭表示,全球能源与原物料成本上涨,物流供应吃紧,同欣电提出4大发展策略,包括扩大产能和聚焦元宇宙等产业,今年营运审慎乐观,4大产品成长可期。 同欣电将于6月8日举行股东常会,陈泰铭在致公布致股东营运报告书中指出,COVID-19疫情仍未缓解,美中贸易冲突持续,客户要求重视企业社会责任ESG等议题,使得全球能源与原物料成本持续看涨,供应链及物流供应吃紧,人才竞争与人力成本持续上升。 陈泰铭指出,面对经营压力,同欣电聚焦各成长产业,提高生产效益,整合企业资源,因应外部环境变化,审慎乐观看待同欣电未来业绩表现和营运展望。 展望同欣电发展策略,陈泰铭提出4大方向,首先持续在台投资,除了桃园八德厂将启用,也扩大新北市、桃园、新竹、厂区产能,提高生产规模与效率。 此外,同欣电调整客户与产品组合,聚焦通讯、元宇宙、车用、能源及生医等产业,发展高附加价...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鸿海电动车业务 有望大成长

2022/05/06

鸿海电动车合作伙伴Fisker宣布,近期订单量较2月公布的数字暴增五成,并将持续推出新车款。随著Fisker的规模持续放大,外界预期,鸿海与Fisker的合作有机会跟著扩张,并增添鸿海电动车业务成长力道。 外电报导,虽然Fisker首季财报不如预期,不过,Fisker电动车尚未正式开卖,营收数字并非重点,如期达成造车目标更要紧,在这些方面,该公司看来符合预期、甚至超标。 巴隆报导,盈余并非驱动Fisker股价的主力,现阶段销售和获利都不是最关键,如期完成打造电动车目标更重要。Fisker首辆电动车「Ocean SUV」将在11月启动生产,此一时程并未改变。Fisker没有工厂,Ocean车款由Magna International的奥地利工厂代工。 Fisker宣布,订单维持高档,目前累计4.5万辆。Fisker在2月财报会议时,当时订单为3万辆,大增50%。Fiske...


面板。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面板跌价加剧 双虎有压

2022/05/06

集邦科技( TrendForce)昨(5)日公布5月上旬最新面板报价,电视面板各尺寸价格月跌幅扩大到近5%至10%,资讯科技(IT)用面板也续跌5%至7%,使得群创、友达等面板厂营运持续承压。 法人指出,俄乌战火衍生原油、天然气等原物料上涨,大陆疫情无预警的动态清零措施,使得物流受阻、运费飙高,都导致全球通膨问题加剧,终端消费紧缩,进而影响面板市况。 集邦5月上旬电视面板报价显示,65寸报价150美元,较上月同期跌17美元,跌幅10.2%;55寸报价102美元,月减5美元,跌4.7%;43寸报价65美元,月减6美元,跌8.5%。32寸报价36美元,月减4美元,跌10%。 集邦表示,国际大厂陆续修正订单,大陆品牌虽未见大幅砍单情况,一旦618促销结果不如预期,不排除本季中下旬开始减少面板采购。电视面板本季虽然遭受品牌大幅下修订单,面板厂却未调降产能利用率,将造成55寸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