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汇整各种市场资料及专业分析,让买主及读者更快掌握台湾各主要出口产业中的最新亮点,包括创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场趋势及未来展望等,


台化、嘉义县政府、海洋署三方合作,利用回收蚵绳再制成再生尼龙料。图左起为海洋署副主委蔡清标、台化副董事长洪福源、嘉义县长翁章梁。

废弃物变黄金 台化打造再生尼龙原料厂

2021/04/23

为解决台湾养殖牡蛎产生大量耐隆废蚵绳,及渔业衍生之废弃渔网等海洋废弃物问题,嘉义县政府、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台化共同携手,回收废弃蚵绳回收再利用,并与民间回收业者建立管道落实回收,做到海洋生态净化及降低资源耗用。 台化为世界唯三成功量产以化学散聚回收耐隆6的企业之一,副董事长洪福源表示,过去很多农业废弃物可以卖钱,但随著经济发展,人力成本提高,现在这些以前的资源,就变成了废弃物,而台化有能力将海洋废弃物如渔网、蚵绳等,经过溶融、散聚、精炼等制程,还原回原料CPL(己内酼胺),再制成尼龙丝,交给下游的福懋做成环保纱和环保布。 但洪福源也说,现在买一吨海洋废弃物价格与销售尼龙粒产品价格差不多,这并不合理,但如果能将收取海洋废弃物的价格压低、并创造高附加价值以后,回收才是一条可以永续的道路。 洪福源也说,台化已经斥资10亿元,在嘉义新港打造新的再生尼龙原料厂,目前台化新港厂...


童子贤:零组件缺料甜蜜也困难 看好卫星产业</h2>

童子贤:零组件缺料甜蜜也困难 看好卫星产业

2021/04/22

企业大老看好景气,但也忧心缺料问题,代工厂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今天表示,缺料代表产业蓬勃发展,是一件「甜蜜但是困难的事情」;他也看好低轨道卫星发展,将造就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 童子贤今天出席2021大师智库论坛,以「数位经济下,企业的变与不变」为题发表专题演讲。会后受访时谈到缺料问题,他认为这代表「好事情」,例如最近中钢股价暴涨是因为钢铁也缺;缺料代表产业非常蓬勃,金融与经济学上都有这样的矛盾,在太快乐的时候会遇到困难。 以经济发展可能带来通货膨胀为例,童子贤说,漫画常把通货膨胀画成恐龙或怪兽,但如果发生通货收缩的话更严重;如果通货膨胀是一头恐龙,通货收缩就变成三头恐龙。 童子贤坦言,目前缺料是困扰产业界的问题,不但困扰台湾产业界,各国经济部长也纷纷打电话到台湾来要零组件,因此他把缺料定义为「甜蜜但是困难的事情」。 媒体关注缺料是否造成超额下单并形成泡沫,童子贤回应,...


中钢董事长翁朝栋。

中钢董座翁朝栋:钢厂转型 大牛变蛮牛

2021/04/22

中钢董事长翁朝栋昨(21)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去年全球经济等于是「打掉重练」,几乎是中钢建厂以来最艰困的一年。今年中钢将迎接成立50周年,公司在逆境中确立朝向高值化、绿能等双主轴方向发展,策略奏效,让中钢从「股市大牛变蛮牛」。 对应到股票市场,中钢最近股价狂飙,昨天盘中最高冲上39.3元,直逼40元大关,创下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首见。 翁朝栋昨天参加本报举办的「2021大师智库论坛-新经济 新机遇 新挑战」,以「传统钢厂的转型之路」为题,发表专题演说。一开场,翁朝栋便戏称,今天的题目如果通俗一点、用股市来表达,就是「如何从大牛变成蛮牛?」 翁朝栋回顾,去年受疫情影响,几乎是中钢建厂以来最艰困的一年。中钢效法情况最相近的新日铁,采取「集中」和「选择」的策略,在逆境中,梳理出「高值化精致钢厂」与「发展绿能产业」等两大策略转型方向。 其中,在高值化方面,中钢依据高...


主计总处今天公布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1.37%。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3月CPI、WPI齐扬 留意通膨

2021/04/09

主计总处昨(8)日发布今(2021)年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1.26%;趸售物价(WPI)年增4.36%,结束连续22个月负成长,反映国际原物料价格上涨态势。主计总处表示,若第3季国际原物料持续上涨,须关注厂商是否反映成本,进而推升消费者物价上涨。 近期通货膨胀议题备受关注。主计总处简任视察曹志弘指出,今年前二月CPI年增率仅0.6%,3月CPI攀升至1.26%,物价也有相当程度上涨。他认为,国内物价并未有全面、持续、显著上涨的通膨现象。 他分析,3月CPI年增率上升、以及WPI年增率由负转正,除了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直直落,基期偏低外,随著疫苗施打,景气复苏,致农工原物料价格攀升。因去年第2季物价呈负成长,预期今年第2季CPI及WPI涨幅都会比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反映厂商进货成本的WPI更终止连续22个月下跌,转呈正成长。他指出,WPI通常会...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被动元件双雄 报佳音

2021/04/08

被动元件双雄国巨、华新科昨(7)日公布3月营收报喜,月增率同步超过24%,国巨以近87.3亿元,改写历年同期新高,推升首季合并营收冲上237.4亿元,为单季次高。 华新科则缴出3月合并营收近37.6亿元的成绩,攀上28个月来高点,首季营收逾104亿元,为历年最旺的第1季。 法人指出,国巨、华新科3月营收缴出佳绩,主要反映被动元件市场需求热络,业者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以及产品涨价效益等正面因素。 国巨3月合并营收约87.3亿元,月增率24.6%,并较去年同期大增逾1.1倍。首季营收约237.4亿元,季增7%、年增137%,站上近十个季度高点,也是单季次高。 国巨表示,3月营收增加,主要是当月工作天数回复正常,以及市场需求强劲所致。展望本季营运,国巨指出,大中华厂区产能利用率可望持续提升,积层陶瓷电容(MLCC)产能利用率将拉高至九成以上、晶片电阻(R-chip)产能...


被动元件八强 营运按赞</h2>

被动元件八强 营运按赞

2021/04/06

被动元件产业大复苏,以国巨为首的八大指标厂,涵盖上游材料设备至下游制造商对今年营运都按赞。产业链全面看旺,包括导电浆料厂勤凯,材料设备业者雷科,铝质电容厂凯美,积层陶瓷电容暨晶片电阻厂国巨、华新科,保护元件厂兴勤、聚鼎与富致喜迎好年。 这是被动元件产业继2018年的大多头后,再次出现产业链指标厂异口同声、全面看好的状况,凸显市况火热。 从最上游的浆料材料市况来看,国内最大被动元件浆料厂勤凯截至今年2月,营收已连续六个月创新高。勤凯看好车用、5G手机等市场需求大开,对浆料需求同步增加,今年营运乐观。 同属上游材料与设备领域的雷科董事长郑再兴则说,今年农历年后被动元件客户大单涌进,该公司近期在手订单逾百台,凸显被动元件制造商因应市场需求强劲、积极扩产的企图心,雷科现阶段材料和设备订单均已满到第3季。 被动元件双雄国巨、华新科营运同步火热,2月业绩虽受工作天数减少干扰,...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避免染上荷兰病 产业提升竞争力才是王道

2021/04/06

台湾如何避免染上荷兰病?中央银行报告指出,传统产业持续提升竞争力,可降低罹患荷兰病的疑虑。 央行举例说,台湾去年电子资通讯产业贸易出超扩大,是反映疫情带来宅经济与远距商机,而传产出口衰退与全球需求减缓有关,新台币升值非主因。央行认为,近期新台币升值除反映经济基本面佳,亦与全球疫情、QE外溢效果等因素有关,但汇率政策有其局限性,传产业应透过持续提升竞争力,以降低外在冲击,去除荷兰病疑虑。 央行说明,传产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应续藉高值化、数位转型及多元生产布局,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传产业在台厚植实力与持续转型升级,可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亦有助创造就业,带动经济成长;企业可善用政策资源及学研能量加速数位化及智慧化,以增进生产效率及附加价值,提升国际竞争力。 央行强调,台湾迈向智慧制造、新兴科技发展,传产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三大投资方案,除电子业在台投资外,机械及车用零组...


图档来源:联合报系资料照

2月制造业景气灯号转绿灯 台经院:春节因素影响

2021/03/31

台经院发布2月制造业景气灯号,由上月代表景气扬升的黄红灯转为代表持平的绿灯,主因为农历春节让2月工作天数较去年同期减少,相关经济指标年增率都较1月下滑,影响需求面与原物料表现。 台经院表示,整体制造业景气信号值由1月修正后的17.08分,减少2.83分至14.25分,灯号转为代表持平的绿灯。信号分数虽然较上月下滑,但仍是2017年3月以来次高,如果排除春节因素,今年前2月整体制造业分数为自2011年同期以来的新高,显示国内制造业表现强劲。 台经院进一步点出细部产业表现。半导体方面受惠于5G、高效能运算等新兴科技应用续强,对智慧手机、笔电、平板电脑、车用电子等需求强劲,包括晶圆代工、记忆体等产量增加,积体电路在出口及生产指数的年增率仍维持双位数成长,不过,因为农历春节工作天数减少影响,相关指标增幅都较上月下滑,因此2月半导体景气灯号由代表景气繁荣的红灯转为扬升的黄红灯。 ...


彭博:台湾固态电池厂辉能评估SPAC上市</h2>

彭博:台湾固态电池厂辉能评估SPAC上市

2021/03/31

彭博资讯报导,知情人士说,台湾固态电池制造商辉能科技公司(ProLogium Technology)正考虑在今年稍后上市。 知情人士私下透露,辉能公司正与潜在顾问研商可能的选项,包括透过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在美国挂牌上市。消息人士说,目前讨论仍在初步阶段,但若是达成协议,可能赋予辉能数十亿美元的估值。 根据辉能公司网站的说法,辉能的固态锂陶瓷电池(lithium ceramic battery)比传统电池组轻且薄,用于电动车被视为更安全,因为撞击时爆炸的风险较低。该公司3月间与越南企业集团Vingroup JSC组成合资事业,在这个东南亚制造重镇生产固态电池。


数艘拖船28日努力让长赐号脱浅。图档来源: 联合报系/欧新社

马士基: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 供应链加速转型

2021/03/30

全球最大货柜轮业者马士基(Maersk)执行长施索仁(Soren Skou)表示,苏伊士运河因船只搁浅封堵事件,将加速全球供应链转型,企业将从「即时管理」(just-in-time)模式转向「以防万一」( just-in-case)模式,大幅提高库存量。 施索仁向金融时报表示,新冠疫情已促使许多企业调整供应链,不受限于单一供应商,并重新评估对「即时管理」模式的依赖;这种模式下,零组件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运送至工厂。 目前,企业转而采取「以防万一」的模式,大幅提高库存量,避免供应链受扰时产品短缺。 施索仁说:「我们正转向『以防万一』的供应链模式,苏伊士运河事件会让企业进一步评估他们的供应链。」 马士基是全球贸易风向球,载运量占全球海运五分之一,客户包括H&M、Nike、联合利华(Unilever)等大型企业。 新冠疫情封锁措施导致企业无法取得特定零组件,让「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