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30 Jun 2024 08:03:35 +0800 https://www.cens.com Industry Reports | Taiwan Industry Updates of CENS.com Taiwan Industry Updates of CENS.com https://www.cens.com www.CENS.com www.CENS.com Fri, 28 Jun 2024 00:00:00 +0800 以AI改善工具機精度 實現勇鷹號國機國造 經濟部在台灣工具機展「TMTS 2024」設置科技研發主題館,整合工研院、精密機械研發中心、金屬中心,展出共計22項高階工具機關鍵技術,其中「AI高精度五軸工具機」協助成功完成25架勇鷹號國機國造國防自主任務。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表示,「AI高精度五軸工具機技術」以國內首創用AI技術改善精度,出機前調機時間從2周縮短到6小時以內,讓國內工具機精度倍增達到德國工具機廠DMG相同水準。 目前已與國內工具機大廠協鴻合作,並...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75.html 經濟日報 / CENS Fri, 28 Jun 2024 00:00:00 +0800 研究預估:今年陸製電動車將攻下歐盟25%市占 歐洲非政府組織「運輸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政策團體的分析顯示,中國大陸電動車正持續在歐洲攻城掠地,今年歐盟境內每四輛出售的電動車中,就會有一輛是在中國大陸製造。 「運輸與環境」的研究顯示,去年在陸製電動車在歐盟的市占率已提高到約19.5%,要歸功於比亞迪、上海汽車集團旗下MG的銷售成長,及特斯拉(Tesla)上海廠生產的電動車供應部分歐盟市場。 不過今年,「Made in Chin...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77.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7 Jun 2024 00:00:00 +0800 經部:管控陸車零件來台組裝 國產化比率須逐年提高 外界擔憂中國大陸汽車來台組裝銷售,衝擊本土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昨(26)日表示,現行法令不允許大陸整車來台,僅零組件可來台組裝,但將要求一定比率國產化,且比率會逐年拉高,例如初期訂定5%到10%,第二、三年再提高至15%、20%。 中華汽車引進中國大陸MG電動車,並自大陸進口零組件在台組裝,在台銷售創下佳績。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質疑,中華汽車藉此包裝成國產車,要求經濟部應重新定義國產車。為避免類似MG爭議再發生,...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70.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7 Jun 2024 00:00:00 +0800 創新平台/振動感測晶片 聽出機器病灶 振動感測是診斷、維護機器的重要技術,透過量測細微的振動變化,替機器聽聲辨病灶,及早發現機器中異常或故障的跡象。如果把振動感測晶片比做工具機的聽診器,工研院自主開發的振動感測晶片,便是創新升級版的超級聽診器,挾著全球獨有、最低量測量10奈米以下的超高靈敏度,已成為助攻高階工具機廠商拓展航太市場的最佳利器。 工研院智慧感測與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表示,振動感測的靈敏度、精準度至關重要,以工具機為例,刀具磨耗所偵測的振動訊號相當微弱,...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71.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7 Jun 2024 00:00:00 +0800 東海大學攜手處鋰科技 打造電動車再生環保電池石墨粉材 電動車報廢電池回收有解了?重視永續發展的東海大學攜手處鋰科技,共同研發「再生石墨材料」,近期研究獲重大成果。東海副校長張嘉修表示,此次研發團隊的科研成果,不僅可使環保再生的石墨材料,達到與全新石墨材料的同等放電效能,更能有效解決現今社會的環保問題。 東海大學產業永續創新與智慧零碳技術開發及服務聯盟(ZCTSA)今(22)日表示,作為ZCTSA共同主持人的東海化材系教授林正裕團隊,日前攜手處鋰科技,科研獲重大突破,其中雙方共同研發的...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72.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7 Jun 2024 00:00:00 +0800 汽車零組件業衝業績 瞄準陸電動車大廠 新能源車成為中國大陸車市主流,台灣汽車零組件業者指出,大陸新能源車百家爭鳴,勢必還要面臨一波重整,台灣汽車零組件業只要找到主流車廠合作,業績前景亮麗。 廣華-KY指出,大陸各地區相繼推出完善新能源車公設規劃,各大品牌車廠持續推出性能升級之新能源車車款,新能源車在大陸新車市場發展已不可逆,隨技術突破和環保政策推進,新能源車市場保有巨大成長潛力。 在此情況下,將為廣華旗下輕量化、節能減碳等相關內飾件,以及自主開發高單價、高毛利「...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73.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7 Jun 2024 00:00:00 +0800 大客戶不採用 Micro LED 螢幕技術 台廠有壓 蘋果停止自行研發Micro LED螢幕技術,使蘋果位在桃園龍潭的Micro LED技術中心恐受影響。另外,蘋果的Apple Watch是採用Micro LED螢幕最大潛在買家,一旦蘋果不採用,顯示看淡Micro LED前景,將為友達轉投資的LED廠富采,以及錼創等台系供應鏈蒙上一層陰影。 今年3月初,蘋果原訂採用德國歐司朗的Micro LED,導入Apple Watch Ultra 3,但歐司朗宣布:「得知支撐公司Micro LE...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74.html 經濟日報 / CENS Wed, 26 Jun 2024 00:00:00 +0800 環境部公布成績單 淨零減碳看見一小步進展 環境部昨(25)日公布最新減碳成績單,據2024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台灣2022年淨排放量年減4.07%,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1.77%,環境部表示,台灣經濟成長與碳排脫鉤,2022年經濟成長率2.6%,排碳卻能不增反減。 不過雖2022年回到碳排降低的軌道,但距離2025年較基準年減碳10%、2030年較基準年減碳23%至25%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 依《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環境部跨部會彙編「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62.html 經濟日報 / CENS Wed, 26 Jun 2024 00:00:00 +0800 中鋼自黏鐵芯連續生產示範線 力助國內電動車馬達產業升級 中鋼為一貫化作業鋼廠,為國內各項基礎建設、產業發展與國防科技提供所需的鋼鐵材料,並持續開發精緻鋼品、致力發展低碳技術及深化AI智慧應用,以因應2050碳中和挑戰。隨著電動車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階段,逐漸成為全球新世代汽車主流,中鋼近年來除了成功開發多款厚度僅0.2 mm至0.35 mm的自黏塗膜電磁鋼產品,也於廠內建置一條「自黏鐵芯連續生產示範線」,協助下游業者建立加工應用技術,並已有國內廠商參照示範線概念建置量產設備,預計今年可產出逾2...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63.html 經濟日報 / CENS Wed, 26 Jun 2024 00:00:00 +0800 美延長汽車業轉型期限 形同承認邁向電動車時代將比預期慢 美國政府祭出該國史上最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但同時也對汽車產業大幅讓步,給予業者更多時間來遵守規定,形同承認朝電動車轉型的步伐將比預期還慢。 美國環境保護局(EPA)20日發布的新規,適用於2027到2032年式的輕型車輛(汽車、運動休旅車、多數皮卡車)。針對2032年式的車,二氧化碳排放上限為每英里85公克,遠低於2027年式的每英里170公克,儘管嚴格規範所產生的多數效應在2030年後才顯現,仍將使汽車的平均碳排比2026年的既...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66.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25 Jun 2024 00:00:00 +0800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輔導車電產品智慧轉型 打進國際車廠供應鏈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為協助國內車輛產業進一步布局智慧車電,接軌國際車廠供應鏈,透過「車輛產業智慧轉型推動計畫」及「智慧電動車輛產業輔導推動計畫」,運用車輛中心、商檢中心等法人的技術能量推動產業升級轉型,2023年共輔導15家業者開發智慧車電相關產品,已切入歐美日系車廠供應鏈,預期於產品完成開發3年內,增加國內產值達新台幣57.9億元。 車輛產業正朝聯網(Connected)、自動駕駛(Autonomous)、服務與共享(Service...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57.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25 Jun 2024 00:00:00 +0800 金屬中心氫能技術 扣件產業減碳助力 在經濟部技術司指導下,金屬中心氫能技術在2024台灣扣件展聚焦於氫能燃燒工業應用與高壓輸儲技術,包含混氫燃燒鍋爐、高壓儲氫容器及安全檢測技術等,藉此分享與業界的合作成果,以及可用於扣件業加熱製程的減碳機會。 面對2050淨零挑戰,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將進行淨零轉型五大策略,氫能將成為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的重點之一。台灣扣件性價比高,是全球航太、車輛、機械等精密扣件主要出口國家,為符合品質與產能要求,生產過程多需採用材料加熱製程,因此...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58.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25 Jun 2024 00:00:00 +0800 中國新能源車報廢電池 部分流向黑市 中媒今日報導,中國部分民眾將新能源車報廢電池轉至4S商店、二手車市場等管道處理,但車商不願透露收購後舊電池的去向。上海市人大代表擔心,若無強制性規定,車與電池一同報廢,舊電池恐會流入非正規管道。 上海廣播電視台旗下網路媒體「看看新聞」今日報導,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超過2千萬輛,目前中國市面上的動力電池平均使用年限為5到8年,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退役量已達約35萬噸,到2030年恐增至350萬噸,若廢舊電池沒有妥善處理,可能造成...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59.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25 Jun 2024 00:00:00 +0800 工研院攜手 Arm 打造世界級驗證中心 強化 AIoT 產業鏈結 工研院與矽智財大廠Arm 20日宣布成立「ITRI・Arm SystemReady驗證中心」,成為繼美國、歐洲與印度後全球第四個驗證中心,以工研院深厚的研發能量結合Arm全球生態系統認證平台,提供AIoT世界級系統標準驗證服務,促使臺灣產業AI與物聯網的運用結合,接軌國際趨勢。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估計,2026年全球物聯網產值將達到1.145兆美元,商機龐大,AIoT廣泛應用於車用、醫療、工業、運輸等領域,當前也積極開...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60.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25 Jun 2024 00:00:00 +0800 日本政府將調降比亞迪、保時捷等電動車購車補助 日本政府提供日本民眾購買電動車等新車補助金將從4月起調整。日產、豐田製電動車適用補助上限85萬日圓(約新台幣18萬元),但購買中國比亞迪、德國保時捷等國外車廠製造的電動車補助金將調降。 根據新標準,充電設備、修理站整備較不足的海外車廠製電動車獲補助金額將調降。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潔淨能源汽車(CEV)制現行對於民眾購買電動車的補助標準是根據電動車的種類、性能決定。但是從4月(日本2024年財會年度從4月起)開始,將把充電...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61.html 經濟日報 / CENS Mon, 24 Jun 2024 00:00:00 +0800 陸商務部與歐盟會談 電動車關稅爭議解套要展開磋商 中國大陸和歐盟經貿爭端升高之際,大陸商務部22日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商定,就歐盟對中國大陸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 正在大陸訪問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稱,從現在到11月,歐盟和中國之間還有充足時間,就關稅問題展開更多對話。他相信開放市場,但市場需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歐盟的目標是為雙方建立平等環境。 哈貝克是歐盟執委會6月12日宣布向...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51.html 經濟日報 / CENS Mon, 24 Jun 2024 00:00:00 +0800 KPMG安侯建業:汽車產業高階主管未來五年實現更高獲利成長信心減弱 KPMG安侯建業於今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調查報告》,此次調查訪問30個國家、1,041位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認為在未來五年內實現更高獲利成長的信心減弱。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指出,隨著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和營運成本增加的擔憂,交易狀況顯示汽車產業前景較不樂觀。綜觀而言,全球僅34%的高階主管表示他們面對市場非常有信心,2022年則為41%。 • 中國大陸汽車產業逆勢而行,成為全球唯一對該產業信心不斷...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54.html 經濟日報 / CENS Mon, 24 Jun 2024 00:00:00 +0800 美歐政策變數過多 比亞迪搶攻新興市場 有鑑於美、歐等地對中製電動車政策充滿不確定性,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全力搶佔新興市場,目前正在泰國、巴西蓋廠房,並宣布在印尼、匈牙利與烏茲別克設廠。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報導,總部位於深圳的比亞迪與特斯拉(Tesla)爭奪全球電動車市場過程雖在美國面臨重重阻力,卻持續大力進軍海外。比亞迪已在不少國家試水溫,且通常進入當地市場僅一年後就能取得銷售佳績。 拜登政府上月表示將調查中製電動車帶來的國安風險,歐盟則數月前就宣布對中製電...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55.html 經濟日報 / CENS Mon, 24 Jun 2024 00:00:00 +0800 Taiwan`s Industrial Stalwarts Rewire for EV and Hydrogen Future In response to the emerging trend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heavy electrical equipment, wire, and cable industry have been actively expanding into new fields. Companies such as Chung-Hsin Electric & Machinery, Fort...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56.html Andrew Hsu / CENS Fri, 21 Jun 2024 00:00:00 +0800 中國新能源車競爭激烈 比亞迪與京東合作 中國大陸新能源車競爭日趨激烈,比亞迪與電商京東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消息激勵兩家公司的股價今早微升。 根據阿斯達克財經網(AASTOCKS)今天的報導,比亞迪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各自的資源及業務優勢,在乘用車營銷與售後服務、商用車全場景合作與特殊場景定制、數智化供應鏈服務、企業經營物資集採及綜合服務等領域全面展開合作。 受到上述消息刺激,比亞迪和京東的港股股價今早雙雙上升,港股開盤後10分鐘,前者暫報港幣213.8...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48.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0 Jun 2024 00:00:00 +0800 產發署助攻產業 數位轉型永續淨零並進升級 迎向全球挑戰 數位轉型與永續淨零是當今受全球產業關注的經營改革議題,為協助國內金屬製造相關企業產業升級與自主創新,經濟部產業發展署18日舉辦2024金屬產業數位轉型實務分享論壇,邀請數位轉型成功廠商交流分享,如何從數位轉型藍圖規劃到數位轉型團隊組建,透過成功個案的擴散,帶動產業一同轉型與提升國際競爭力。 本次論壇共邀請6家轉型成功業者,包含手工具、扣件、鋁業等金屬製品相關產業,由轉型成功業者親身分享,從營運管理、生產管理及商業模式等多種面向,分...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40.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0 Jun 2024 00:00:00 +0800 陸企發豪語:10年後全球前十大電動車廠 中國占一半 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崛起,造車「新勢力」之一的蔚來汽車CEO李斌預期,大陸汽車產業將「超韓趕日」。李斌說,他非常堅定地認為,十年後,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前十名,將有五家是中國公司。 據上海《澎湃新聞》報導,在16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李斌表示,現在正處於「油電交接」時期,各種壓力都積攢到一起了,油車能賺錢,有打價格戰的基礎,它一打價格戰,就一定會傳導到新能源車。 因此他認為,當前大陸車市價格戰...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41.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0 Jun 2024 00:00:00 +0800 中國據報促電動車企提高國產晶片 減少依賴西方 中國政府據報正要求比亞迪、吉利汽車等國內電動車製造商大幅提高採購國產車晶片的比例,以減少對西方進口的依賴,同時促進中國國內晶片產業的發展。 香港明報今天在報導中引述外媒表示,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工信部設立國產汽車晶片使用率目標、即2025年達到20%左右,但當局對當下的進度不滿意。 知情人士說,中國工信部直接要求車企盡量避免採用外國零件,這項要求將影響包括英偉達(輝達,Nvidia)、德州儀器(TI)等在內的外資公司。國外晶片...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42.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0 Jun 2024 00:00:00 +0800 雙B強打燃油車搶市 今年車市電動車受到青睞,但燃油車市場仍然不死,雖然多家指標車廠持續推出電動車款,但多數指標車廠並未放棄「油車」,不僅愈推愈高級、功能性愈來愈多,休閒娛樂取向也繼續搶占主流市場。 即將進入第2季,雙B推出強棒車款,賓士本周將發表CLE新車款,BMW則是月底前將發表BMW X2,重棒出擊,預期將成為第2季車市的焦點。雖然電動車持續吸引消費者眼光,燃油車是市場主力。 汎德永業公司表示,旗下銷售品牌BMW、Porsche、MINI今...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43.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20 Jun 2024 00:00:00 +0800 中國近2千萬輛新能源汽車迎困境:電池貴壽命短 中國新能源汽車近年爆發增長,將率先迎來電池昂貴壽命短的困境。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昨天指出,未來8年,中國將有超過194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過保固期,若以一輛車換電池人民幣6萬元估算,將耗費上兆元。 李斌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發表演說,呼籲「解決電池壽命問題刻不容緩」。 據搜狐視頻,李斌指出,新能源汽車電池保固期基本為8年。2025到2032年,中國大陸將會有194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過保。如果是一塊...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44.html 經濟日報 / CENS Wed, 19 Jun 2024 00:00:00 +0800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助力 加速金屬機電產業低碳及智慧化轉型升級 經濟部協助金屬機電產業低碳化、智慧化升級轉型,推動培訓、輔導、補助等一系列產業轉型措施,助金屬機電業者提升競爭力。18日舉辦「金屬綠世代」低碳永續論壇邀請標竿企業分享成功經驗,促進產業競爭力與永續發展。 面臨全球淨零減碳及升級轉型趨勢,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為協助業者於國際供應鏈站穩一席之地,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措施,提供低碳化、智慧化等升級資源,至今已助至少1,312家次金屬機電業者,成功強化產業經營競爭力。18日產發署協同工研...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33.html 經濟日報 / CENS Wed, 19 Jun 2024 00:00:00 +0800 寧德時代:首個磷酸鐵鋰電池的滑板底盤下半年量產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寧德時代(上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漢兵17日透露,寧德時代的第一個基於磷酸鐵鋰電池的滑板底盤產品將於今年下半年量產。 澎湃新聞報導,什麼是滑板底盤?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電動底盤的概念應運而生,這時汽車底盤是以三電為中心,不需要大量的分散式電控單元,而是用少量但高性能的計算單元。 在楊漢兵看來,滑板底盤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有極大的發展前景,首先,電動汽車消費者需求在改變,汽車...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35.html 經濟日報 / CENS Wed, 19 Jun 2024 00:00:00 +0800 王傳福:未來3個月新能源車滲透率將破50% 進入淘汰賽 大陸汽車大廠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日前才稱,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將超過50%。3月16日,王傳福進一步指出,上周新能源車滲透率已達48.2%,若按此速度繼續發展,預計未來3個月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可能會突破50%,甚至更高,或將形成新能源汽車在市場的主導地位。 但他也提醒,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行業將進入一個慘烈的淘汰賽階段。 界面新聞指出,王傳福16日在中國電動車百人會高層論壇上表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3...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37.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18 Jun 2024 00:00:00 +0800 機械公會「台日機械合作商談會」 6月17日名古屋開跑 台灣機械公會在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支持下,將於6月17、18日,前往名古屋及東京,連辦二場「台日機械合作商談會」,為協助我國智慧機械產業透過與日本合作的機會,切入國際高階製造供應鏈,及加入日本大商社的海外綿密行銷網。 此次台日機械合作商談會,日方的合辦單位為機械振興協會、與日本工作機械輸入協會。 兩場參加的日商有24家、60餘人,台灣企業有16家30餘人,預計進行140組媒合商談,可望在訂單及技術合作上帶來具體的成果。 機...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28.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18 Jun 2024 00:00:00 +0800 海運缺櫃衝擊汽車零組件廠 東陽:短線出貨受影響 海運供應鏈出現危機,汽車零組件廠示警,短線出貨受到衝擊。零組件龍頭廠東陽說,「零組件缺櫃,斷班的往事重演」。不過,業者強調,需求不弱但出貨會受影響,海運調度是否順暢,將是影響產業表現的變數之一。 零組件龍頭廠東陽總裁吳永祥指出,目前汽車零組件的市場需求強勁,東陽前五月營收成長逾10%,但現在的問題和疫情期間塞港問題一樣,不只是運價大漲,而且面臨缺櫃問題。 吳永祥說,近期恐有部分航班原定抵台,卻直接跳過台灣,海運問題勢必影響出...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29.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18 Jun 2024 00:00:00 +0800 中國電動車企調整布局 投資海外換取市場准入 中國電動汽車以出口為主,近年出口量激增下引發歐盟反補貼調查,分析認為,中方已調整策略,轉向在歐洲、拉美和亞洲直接生產,以此獲取市場准入。 德國之聲14日引述美國智庫榮鼎集團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去年在電動汽車相關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很可能創下新紀錄。而這些對外投資正從北美轉向歐洲、中東和亞洲。 報導指出,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廠商以出口為主,而不是海外生產。2022至2023年,出口量激增。這也引發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進行反補貼調查。...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30.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18 Jun 2024 00:00:00 +0800 產發署助力 強化臺日智造產業聚落鏈結 為持續推動我國智慧製造國際鏈結,延續去年臺日智慧製造論壇與日本山口產業振興財團交流成果,工研院、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與台灣電子設備協會日前舉辦實體臺日智慧製造產業商談交流會,持續強化合作平台並鏈結智慧機械產業聚落,複製擴散我國智慧機械輸出國際的成效。 產業發展署表示,交流會以強化臺日高階智慧製造產業供應鏈合作為主軸,邀請日本山口縣智慧機械、智慧製造代表廠商分享案例,並邀請臺灣企業參與商談交流會,推廣臺灣智慧機械導入國際場域成果,鏈結...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31.html 經濟日報 / CENS Mon, 17 Jun 2024 00:00:00 +0800 彭博:北京要求本土電動車採購更多國產晶片 以因應美國打壓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大陸政府已暗中要求比亞迪、吉利等電動車製造商,大幅提高國產車用晶片的採購比率,以減少對西方進口的依賴,同時促進國內晶片產業發展。 知情人士透露,大陸工信部要求車廠今年擴大採購國產零組件,以加速採用國產晶片。工信部先前設定了一個非正式的國產車用晶片採購目標,在2025年比重要達到20%,該部會對目前的進展並不滿意。 因談論敏感資訊而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說,工信部現在直接要求車廠儘量避免採用外國零組件...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25.html 經濟日報 / CENS Wed, 12 Jun 2024 00:00:00 +0800 政策轉彎!碳交易擬採總量管制 與碳費雙軌並進 碳交易政策將有重大轉變。據悉,環境部正研擬「總量管制」碳交易,未來與碳費雙軌並進,將參考歐盟「總量與交易」(Cap and Trade)作法,給予免費配額,碳權價格由市場機制決定,透過市場力量驅動減碳。 未來採取總量管制,對台灣碳交易有兩個重大意義。首先,台灣碳交易將不再閉門造車,由於與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U ETS)作法類似,可望與國際碳交易市場接軌,對碳市場是一大利多。 其次,現行自願減量碳權機制,排碳大戶被排除在碳權...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09.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11 Jun 2024 00:00:00 +0800 賓士CEO:反對歐盟提高大陸電動車關稅 保護主義是錯誤道路 賓士汽車執行長Ola Källenius呼籲布魯塞爾,降低從中國大陸進口電動車的關稅,此時正值歐盟執委會考慮提高進口關稅,並調查北京對汽車業的補貼。 Källenius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想向歐洲出口電動車是「競爭的自然發展」。長期而言,競爭加劇有助歐洲車廠生產出更好的車。他反對提高進口關稅,指保護主義是「走上錯誤道路」。 法國汽車製造商如Stellantis和雷諾等,在大陸沒有大型業務,大肆強調大陸電動車的...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99.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11 Jun 2024 00:00:00 +0800 電動車效能商機夯 大立光、車王電、中興、能元紛搶進 美中對抗、烏俄戰爭推動通膨飆升,經濟復甦產生阻力,但汽車產業中新能源車輛持續成長,如何透過包括氫能、太陽能、風能新能源、各類材料電池,提高電動車效能,減少城市交通運輸碳排,已成為各大城市智慧移動與再生能源重要政策。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 今指出,為協助台灣產業切入智慧移動與新能源生態系,將邀請工研院、中興電工、能元科技、車王電子、庫得科技等產業專家,從全球新能源車輛減碳商機、全球氫能載具發展現況、超跑/航空用超高性能鋰...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00.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11 Jun 2024 00:00:00 +0800 短期稅制改革 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台灣汽車價格居高不下,最近再度成為熱議焦點,但車價不論是國產車或進口車,都包含了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有立委或民眾質疑車價過高,呼籲調降整車進口關稅,但其實,在進口車稅賦中,最重的是貨物稅、其次才是關稅。也因此,就短期稅制改革,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依目前稅制,進口整車關稅稅率17.5%、國產車的零件進口關稅平均也約10%~15%(引擎關稅為17.5);至於貨物稅及營業稅,進口車和國產車都是依據引擎排氣量不同課徵25%(2...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01.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11 Jun 2024 00:00:00 +0800 雷蒙多:中國大陸電動車可能終會進入美國 前提是…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率貿易團在菲律賓訪問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大陸電動車的軟體與感測器能擁有充足的控制,中國電動車終有可在美國上路之日。另在美國肯塔基州參訪一家電動車電池新工廠的財政部長葉倫則是強調,中國出口大增且輔以大量政府補貼,拜登政府現正致力確保國內電動車產業成功。 雷蒙多告訴CNBC記者:「是有可能的。我會看到有一天這些車子(中國電動車)開在美國路上。」不過她強調:「但前提是,我們有非常主要的控制權,也充...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103.html 經濟日報 / CENS Fri, 7 Jun 2024 00:00:00 +0800 中鋼成功開發熱軋高擴孔型高強度汽車用鋼系列產品 國際市研機構 MarkLines預估2024年全球汽車銷量達9,225萬輛,年增率2.7%,另《經濟學人智庫》近日報告也預測2024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可望達1,490萬輛的水準,且占全球新車銷量的24.6%。中鋼採取創造難以替代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策略,繼成功開發電動車馬達用「超能效自黏塗膜電磁鋼」後,近期再成功開發及量產「熱軋高擴孔型高強度汽車用鋼」,包括HM590T-FB、HM620T-FB及HM780T-FB等系列產品,並通過日系、美系...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95.html 經濟日報 / CENS Fri, 7 Jun 2024 00:00:00 +0800 特斯拉優先考慮在東南亞擴張 面臨比亞迪競爭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一位高階主管周二表示,特斯拉優先考慮向東南亞的擴張,並強調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公司面臨來自中國大陸比亞迪的競爭。 路透報導,近年來,東南亞地區已成為最熱門的電動車市場之一,在美國需求放緩之際,東南亞市場可以為特斯拉提供龐大的客戶基礎。 特斯拉公共政策和業務發展主管Rohan Patel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寫道:「未來幾年,東南亞無疑將成為電池儲能和電動車應用的主要增長地區。」他的這篇貼文是...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96.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ue, 4 Jun 2024 00:00:00 +0800 陸汽車舊換新祭500億補貼 比亞迪、蔚來等響應 大陸財政部公布,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中央財政補貼人民幣64.4億元(約合新台幣290億元),加上地方補貼人民幣47.5億元,合計補貼人民幣111.9億元(約新台幣503億元)。這也是目前大陸刺激消費中的最大筆補貼資金,且補貼新能源車高於燃油車,將加速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 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按中央及地方政府六比四的資金比率出資,依照商務部、財政部等七部門日前公布的細則顯示,今年4月26日至12月31日期間,對個人消費者報廢國...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78.html 經濟日報 / CENS Mon, 3 Jun 2024 00:00:00 +0800 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增38% 小鵬、理想、賽力斯也亮眼 大陸車企陸續公布5月新能源車交付量,其中汽車巨頭比亞迪昨(2)日發布公告顯示,5月新能源車銷量為33.18萬輛,年增38.1%。而蔚來汽車5月交付20,544輛,刷新月交付紀錄,年增233.8%。備受矚目的小米SU7在5月交付量為8,646輛。顯示大陸電動車企在5月交出好成績。 比亞迪指出,今年前五個月新能源車銷量達127.13萬輛,年增26.8%。具體來看,5月純電車14.6萬輛、混動18.4萬輛,當月出口3萬7,499輛。其中...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70.html 經濟日報 / CENS Mon, 3 Jun 2024 00:00:00 +0800 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業者:車廠選擇少成重擔 面對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然而,符合申請汰換資格的電動車廠僅有2間,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政府要扶植電動車廠,但是現在選擇車廠過少,現行也不得再購買柴油車,最終造成的是公車業者的重擔。 據了解,目前電動車價為每輛950萬元到1200萬元間,而低地板的柴油公車,每輛為400到500萬,缺乏補助情況下,業者自行汰換成電動車的成本過高,相對來說是一大挑戰。 李建文說,明年正值公司的油車汰舊換新高峰,初估一年約有100到...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71.html 經濟日報 / CENS Mon, 3 Jun 2024 00:00:00 +0800 陸車廠打價格戰、全球需求趨緩 電動車市況停看聽 電動車廠比亞迪(BYD)發動價格戰,中國大陸品牌車廠跟進,歐美日電動車品牌車廠備感壓力,純電動車削價搶市占,也受油電混合車蠶食威脅,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不過法人評估,今年電動車需求仍趨緩,競爭中景氣市況仍未明朗。 中國大陸品牌車廠比亞迪在農曆春節假期後,發動建議售價(MSRP)砍價20%幅度的銷售策略,牽動其他大陸電動車品牌紛紛跟進,陸媒報導,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合眾汽車、吉利汽車、北京現代汽車、哪吒汽車等,陸續加入降...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72.html 經濟日報 / CENS Fri, 31 May 2024 00:00:00 +0800 陸商務部:美以國安藉口阻陸車出口 必要時將採有力措施 美國於當地時間2月29日公告,將對中國大陸製造的連網汽車進行「國家安全」風險審查。對此,大陸商務部4日晚間回應稱,美方以「國家安全」為藉口意圖阻礙中國大陸汽車正常出口,中方對此嚴重關切。 根據大陸商務部網站消息,4日,商務部發言人就美國政府擬對中國製造連網汽車進行國家安全風險審查發出「答記者問」新聞稿。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情況。美方以「國家安全」為藉口,意圖阻礙中國汽車正常出口,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近年來,美...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67.html 經濟日報 / CENS Fri, 31 May 2024 00:00:00 +0800 歐盟擬對大陸電動車作海關登記 恐徵收追溯性關稅 歐盟計畫開始對進口自大陸的電動車進行海關登記,若歐盟稍後完成調查並認定大陸電動車享有不公平補貼,這些電動車可能自登記日起被徵收關稅。 海關登記將於該計劃在歐盟官方期刊上發布後的第二天開始,這很可能是在未來幾天內。 路透報導,歐盟委員會正在對大陸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以確定是否徵收關稅以保護歐盟生產商。儘管歐盟可能在7月徵收臨時關稅,但調查將於11月結束。 歐盟委員會5日公布的一份文件指出,有充分證據證明大陸電動汽車獲得...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68.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30 May 2024 00:00:00 +0800 Micro LED 失寵台廠蒙塵 蘋果穿戴裝置傳取消導入「殺手級顯示器技術」 蘋果傳出取消穿戴裝置導入Micro LED計畫,暗示看淡原本被市場譽為「下世代殺手級顯示器技術」的Micro LED發展,震撼業界。台廠當中,面板廠友達與其轉投資LED廠富采、錼創等都積極揮軍Micro LED,隨蘋果領頭看淡Micro LED,相關台廠後市恐蒙塵。 蘋果原訂採用AMS OSRAM(歐司朗)的Micro LED,導入Apple Watch Ultra 3產品,惟歐司朗宣布:「得知支撐公司Micro LED策略的項目...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59.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30 May 2024 00:00:00 +0800 研調:二次替換需求可期 今年LED照明市場估成長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預估,2024年將有約58億支LED光源及燈具陸續達到使用壽命而退役,帶來可觀的二次替換的需求,有助於LED照明市場從頹勢中逆轉,帶動整體LED照明需求達134億支。 集邦科技今天發布新聞稿說明,在2023年全球正常使用的燈具中,以發光二極體(LED)為光源的燈具比例已約達70%,能夠被LED替換的傳統燈具使用場景越來越有限。只有部分特殊要求的場景,還存在其他非LED的照明燈具。 集邦指出,LED照明替換非L...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60.html 經濟日報 / CENS Thu, 30 May 2024 00:00:00 +0800 解密大陸車廠開發電動車 比他國競爭對手快30%的原因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大陸電動車製造廠的開發速度比起外國傳統車廠的競爭對手快了大約30%,原因在於他們更願意推翻幾十年來內燃機汽車生產的標準流程,追求儘快上市。 大陸車廠會同時間進行多階段開發,不像傳統汽油車開發是線性過程,從設計到工程再到製造,每一步都必須推進至下一步之前完成和驗證;大陸汽車製造商使用虛擬測試取代耗時的機械測試;同時尋找規模小、速度快的供應商來取代傳統供應商;並且將車型標準化以縮短生產時間,除了傳統的機械平台外,從...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62.html 經濟日報 / CENS Wed, 29 May 2024 00:00:00 +0800 納智捷電動車今年拚掛牌萬輛 下月開放接新單 裕隆公司昨(28)日股東會,董事長嚴陳莉蓮強調,品牌納智捷n7電動車將在6月啟動新一波會員招募,開放接新單;至於銷售,今年可望達成n7年度掛牌破萬輛的目標。 裕隆集團股東會由裕隆公司奏響序曲,嚴陳莉蓮出席並主持,其中,納智捷的交車與裕隆城的表現成為焦點。 嚴陳莉蓮在股東會中表示,去年台灣車市恢復正常供應,裕隆汽車獲利也回到疫情前的水準,每股純益來到4.63元。去年也是本公司成立70周年,在新能源車時代,裕隆秉持著成為台灣綠色... (Full Story) ]]> https://www.cens.com/cens/html/en/news/news_inner_61055.html 經濟日報 / C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