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停工 螺絲業陷斷鏈危機

2017/01/20 | By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因應一例一休上路,24小時作業的熱處理與電鍍業者不堪成本大增,醞釀擇日停工因應。 聯合報系資料照
因應一例一休上路,24小時作業的熱處理與電鍍業者不堪成本大增,醞釀擇日停工因應。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例一休衍生的後遺症侵蝕螺絲產業,24小時作業的熱處理與電鍍業者不堪成本大增,醞釀擇日停工因應。螺絲工廠擔心若無法化解,台灣螺絲產業將出現斷鏈危機。

國內最大小螺絲廠朝友工業董事長孫得人說,台灣是海島經濟,需要拚外銷與全球競爭,企業卻被自己人綁手綁腳,政府要了解企業運作,不要想到就做,造成企業困擾。

台灣螺絲公會理事長張土火表示,一例一休人事成本增加,抽線廠已經通知,原本1公斤加工費約1.5元,最高將增加0.3元,漲幅高達20%,電鍍成本約多10%。新制造成產業、資方與勞方多輸,想加班多賺錢的員工最無辜。

螺絲製造從鋼鐵線材開始,歷經打頭、成形、搓牙、熱處理、電鍍、包裝等流程,運交海內外用戶。其中熱處理與電鍍二大製程,八、九成都是中小型工廠,特性為24小時作業,傳統採二班、二班半至三班運作。

一例一休上路後,加班費以倍數遞增,中小型熱處理及電鍍廠表明將停工因應,由於當前產業分工處於高度飽和甚至有點塞車狀態,停工日增加將導致製程期間拉長,交貨勢必延宕,成本大幅增加。

螺絲大廠聚亨董事長黃文松說,原來三班生產,被迫改為四班三輪,排不過來的乾脆周日休息不出貨,外勞領基本工資基期低,加班多數都會委由外勞,想賺加班費的本勞反而無法如願。